赵山红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损害控制手术策略探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毗邻脏器损伤的术中损害控制外科(DCS)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初期行髂内动脉结扎19例,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栓塞2例;伤道和腹膜后填塞止血11例;膀胱造瘘7例,膀胱修补加尿道会师2例;腹膜内结直肠伤I期修补4例,造瘘1例;腹膜外直肠伤结肠造口13例,远近端钳夹留待Ⅱ期手术3例;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14例;其他合并伤予相应处理。确定性骨盆整复内固定及结直肠和后尿道重建术留待后期。结果死亡6例(29%),死因为大出血致严重休克5例,腹腔盆底严重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1例。并发症7例次:直肠膀胱瘘3例,腹腔间隙综合征(ACS)2例,髂血管血栓形成截肢1例,截瘫1例;除截瘫外,其余均非手术治疗临床治愈。结论髂内动脉结扎加填塞是治疗严重开放骨盆骨折出血的重要手段;合并膀胱结直肠损伤时应完成初期改道术;应常规安置骨盆外固定支架。
- 赵山红高劲谋胡平项震
- 关键词:骨盆骨折损害控制外科手术
- 胰腺损伤148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术方式和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年间收治的胰腺损伤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伤因、AAST分级、术式和疗效、并发症和死因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全组148例,手术132例,包括修补或仅引流、远端胰切除、远端胰(或囊肿)空肠Roux-n-Y吻合或其他内引流、憩室化、Whipple手术和损伤控制外科方法等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83%。Ⅲ~Ⅴ级与Ⅰ~Ⅱ级伤的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11.49%,死因主要为合并伤大出血(76.47%);而胰腺损伤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先控制合并伤大出血是提高胰腺损伤生存率的关键;术式取决于主胰管是否损伤,清除失活组织、充分外、内引流是胰腺损伤治疗的核心;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术式将明显减少并发症。
- 高劲谋赵山红杨俊林曦曾剑波
- 关键词:胰腺损伤外科手术并发症
- 损伤控制外科在骨盆骨折合并毗邻脏器伤早期救治中的实施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骨盆骨折合并毗邻脏器伤早期救治中的实施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3年9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科应用DCS方法救治骨盆骨折合并毗邻脏器伤21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期手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11例,栓塞4例,骨盆填塞5例;外固定支架使用18例;膀胱造口11例,尿道会师2例;腹膜外直肠及肛管伤做结肠造口4例。本组死亡2例(9.5%)。死因为失血性休克及脑伤各1例。并发症7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直肠膀胱瘘、骨盆感染、腹腔间室综合征、尿道狭窄、下肢短缩各1例。结论髂内动脉断血、稳定骨盆、骨盆填塞是DCS在骨盆骨折合并毗邻脏器损伤早期救治中控制出血的三大措施;膀胱造口和结肠造口,是急诊治疗时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创伤专科化能提高骨盆骨折合并毗邻脏器伤的救治成功率。
- 王建柏高劲谋胡平杨俊赵山红林曦艾涛徐炎安
- 关键词:损害控制外科早期救治骨折
- 创伤性胆汁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胆汁瘤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肝和胆道损伤患者资料和胆汁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46例胆汁瘤中,40例发生在Ⅲ~Ⅴ级肝损伤后,胆汁瘤发生率为15.2%(40/263).Ⅳ、Ⅴ级与Ⅲ级肝损伤胆汁瘤发生率分别为22.6% (31/137)和7.1% (9/126)(χ^2=12.20,P<0.01);钝性和穿透性肝损伤胆汁瘤发生率分别为19.3%(35/181)和6.1% (5/82)(χ^2=7.67,P<0.01).46例胆汁瘤中36例发生在非手治疗后,4例出现在手术治疗后.另6例为肝外胆道损伤所致,发生率18.8%(6/32).46例均经螺旋CT检查,9例同时行MRI;11例加做ERCP.肝损伤后胆汁瘤40例中,28例经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2例<30 cm3的胆汁瘤自行吸收.肝外胆道损伤所致6例经手术治愈.本组无死亡,亦无与胆汁瘤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非手术治疗严重肝损伤应警惕胆汁瘤发生;肝损伤后胆汁瘤优先选择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肝外胆道损伤引起者多需手术治疗.
- 高劲谋杨俊赵山红梁绍勇林曦艾涛
- 关键词:引流术胆汁瘤
- 腹部创伤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
-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年间58例腹部创伤非计划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计划再手术占同期2679例创伤剖腹术病人的2.2%,钝性伤43例穿透伤15例,再手术原因为首次漏诊15例,处...
- 杨俊胡平李昌华赵山红林曦
- 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37例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原因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7例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17~73岁,平均37.25岁。分析损伤部位、致伤原因、腹腔感染原因、治疗方法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7例病例经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超声或CT等确诊。腹腔感染主要原因:剖腹探查漏诊13例,手术方式不当9例,胃肠延迟破裂7例。分别行胃肠修补或吻合7例,膈下引流8例次,脓肿穿刺置管引流5例次,结肠单腔造口4例,坏死肝组织清除和胆囊切除各1例,负压封闭引流2例。35例腹腔液作药物敏感鉴定,全部病例使用抗生素。并发脓毒性休克17例。死亡1例(2.7%),死于严重腹腔感染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漏诊胃肠道损伤、手术方式不当及胃肠延迟破裂是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控制感染源和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关键。
- 王建柏高劲谋胡平周伦上赵山红梁绍勇刘朝普何平向江侠项震徐炎安
- 关键词:创伤腹腔感染
- 地震后送伤员18例救治
- 2008年
- 回顾分析汶川“5.12地震”伤后6—13天送入我院的18例伤员的临床资料。1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5例后送前作了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7例行不同部位骨折内固定共11处,所有患者康复顺利,8例已痊愈出院。
- 赵山红高劲谋
- 关键词:地震创伤外固定
- 十二指肠损伤64例被引量:5
- 2013年
- 十二指肠损伤病死率高达20%~30%^[1]。笔者结合我科199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救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l例,女13例;年龄14~61岁,平均45.4岁。致伤原因:钝性损伤48例,其中交通伤28例,高处坠落伤17例,锐器穿透伤16例,砸压伤3例。损伤部位:球部8例,降部33例,水平部17例,升部6例。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rgan injary scale,OIS)分级Ⅲ:I级6例,Ⅱ级21例,Ⅲ级22例,Ⅳ级9例,V级6例。
- 赵山红高劲谋胡平项震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高处坠落伤救治经验钝性损伤致伤原因
- 钝性肝脏损伤后胆汁瘤形成28例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胆汁瘤(biloma)是继发于肝胆手术、外伤及肝肿瘤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是胆漏包裹后形成的胆汁性囊肿。按病因可分为医源性、外伤性和自发性三种。钝性肝脏损伤是胆汁瘤形成的常见原因。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145例钝性肝脏损伤病例,其中28例有胆汁瘤记录,现总结分析如下。
- 王建柏高劲谋胡平杨俊赵山红林曦何平艾涛
- 关键词:肝脏损伤胆汁瘤钝性介入治疗后肝胆手术损伤病例
- 结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总结结直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72例结直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72例结直肠损伤患者的ISS评分平均为29 ±18;钝性伤45例,穿透伤27例;腹膜内结直肠伤57例,腹膜外直肠伤15例;入院时伴休克28例,合并多发伤69例.诊断:伤道探查13例,直肠指检3例,镜检1例,造影剂注入2例,剖腹探查53例.治疗:修补术46例,切除吻合术6例,结肠造口术18例,远、近端结扎2例.术后死亡5例,死亡组平均ISS评分43 ±7,死因为失血性休克3例,严重颅脑伤1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存活者中与结直肠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 (9/67),均治愈.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救治结直肠损伤成功的关键;准确把握一期手术适应证;对腹膜外直肠伤应分期手术.
- 赵山红高劲谋胡平艾涛薛兴森
-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