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宗祐

作品数:48 被引量:217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肿瘤
  • 13篇直肠
  • 13篇手术
  • 13篇肠癌
  • 11篇直肠癌
  • 7篇胃癌
  • 7篇结直肠
  • 7篇腹腔
  • 7篇肠肿瘤
  • 6篇直肠肿瘤
  • 6篇外科
  • 5篇术后
  • 5篇胃肿瘤
  • 5篇细胞
  • 5篇结直肠癌
  • 4篇蛋白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局部复发
  • 4篇复发
  • 4篇腹腔镜

机构

  • 46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作者

  • 48篇陈宗祐
  • 20篇项建斌
  • 14篇周易明
  • 11篇顾晓冬
  • 9篇李震洋
  • 7篇孙鹏
  • 6篇杨逸
  • 6篇臧怡雯
  • 5篇蔡彦韬
  • 3篇黄文海
  • 3篇姜笑明
  • 3篇周儒
  • 3篇王树彦
  • 3篇刘常星
  • 3篇王依婷
  • 2篇王俊
  • 2篇邬剑华
  • 2篇汪志明
  • 2篇蔡端
  • 2篇张大伟

传媒

  • 9篇复旦学报(医...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6
  • 1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胃转流术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胃转流术式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30只6~8周龄雄性GK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第1组:行十二指肠旷置、保持胃容量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第2组:行十二指肠旷置、保持胃容量的胃空肠襻式吻合术;第3组:行胃部分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第4组:行胃部分切除、胃空肠襻式吻合术。第1、3组中空肠与空肠吻合口和第2、4组中胃空肠吻合口距屈氏韧带均为3cm。第5组手术方式同第1组,但空肠与空肠吻合口距屈氏韧带10cm。观察各组大鼠手术前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FBG)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术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P〈0.05),第1、3组之间以及第2、4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3、5组血糖改善比第2、4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周OGTT峰值,第1、5组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4组虽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周OGTT3h水平,第1、3、5组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第2、4组虽较术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糖控制和术后36周OGTT峰值及3h水平第1、5组大鼠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是有效的,行十二指肠旷置、保持胃容量的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既能最有效降低血糖,又能使手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相对比较理想的术式,但不宜盲目增加旷置肠襻长度。
黄文海张学利章勇陈宗祐
关键词:胃转流术手术方式2型糖尿病
术中腹腔缓释化疗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中人氟安缓释化疗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胃癌根治术+中人氟安缓释化疗)与对照组(单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BC、PLT、TBIL、SCr等生化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化学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瘘、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80.00%、62.5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0%、55.00%、35.00%;观察组患者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6.67%(χ2=6.108,P=0.014)、90.00%(χ2=8.796,P=0.003)、78.33%(χ2=4.579,P=0.03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33%(χ2=3.902,P=0.045)、86.67%(χ2=6.635,P=0.010)、70.00%(χ2=5.203,P=0.0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腹腔缓释化疗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提高术后无瘤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张大伟李莹陈宗祐
关键词:中人氟安胃癌根治术生存率
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自噬作用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以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当细胞代谢能量不足时,细胞依靠自噬作用实现细胞内成份的循环利用,从而维持自我稳态和生存。近期的研究发现,自噬作用在肿瘤的形成中亦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凋亡缺陷的肿瘤细胞可以凭借自噬作用减少坏死和炎症反应,以减轻代谢压力下的基因损伤,维持长久生存。但另一方面,自噬作用的缺陷与肿瘤的增长亦相关。对于自噬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也为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树彦周易明陈宗祐
关键词:自噬凋亡肿瘤发生肿瘤治疗
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疗安全性及腹腔镜手术可行性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生及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共104例(其中21例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手术方式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短期疗效等。结果≤75岁患者组(55例)的术前合并疾病发生多于〈75岁组(49例)(77例次、40例次)(X^2=8.03,P〈0.01),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数两组平均(0.45±0.65)次/例、(O.67±0.92)次/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08.5,P=0.301)。腹腔镜手术组的术前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及较早进食流质饮食。各组的术后病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并尽可能按规范范围清扫。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
周儒周易明陈宗祐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检查外科手术
心肌梗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大鼠的主动脉对外源性α-心钠素的反应
2003年
目的:观察心功能下降大鼠血浆中α-心钠素(α-A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主动脉平滑肌对外源性α-ANP反应的变化。方法:采用心肌梗死(MI)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α-ANP的浓度,观察模型大鼠对外源性α-ANP的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MI组α-ANP浓度在术后1,4,8 wb均显著增加(P<0.05);AI组α-ANP浓度仅在术后1,4 wk显著增加(P<0.05);2组大鼠的主动脉条松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出现一过性的下降,且MI组的主动脉对外源性α-ANP反应的下降程度比AI组更大。结论:与对照组相比,MI和AI组血浆中α-ANP浓度显著增高(P
王依婷陈宗祐黄卓
关键词: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
化学合成siRNA阻断小鼠骨髓源性不成熟树突状细胞GAPDH基因的表达
2006年
目的 观察化学合成siRNA在转录后水平降低小鼠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基因表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体外取小鼠胫骨和股骨的骨髓,分离、培养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应用化学合成的不同浓度siRNA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介导下转染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的转染效率,RT-PCR检测小鼠不成熟树突状细胞中GAPDHmRNA水平的变化,锥虫蓝染色测定各组中培养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转染终浓度为100~600nmol/L的siRNA能特异有效地阻断GAPDH基因的表达,而转染终浓度为50~400nmol/L的siRNA对细胞具有低毒性。结论 siRNA能在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内启动RNA干扰作用,400nmol/L的siRNA能在特异有效地阻断内源性基因表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细胞活力。
顾晓冬项建斌陈宗祐姚宇锋
关键词:SIRNA树突状细胞GAPDHRNA干扰
胃肠道肿瘤术后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本专业组2006年1—6月间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16例的相关病史资料,对真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16例中诊断为真菌感染的18例,共获46份培养阳性标本,真菌感染患者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占15/20,感染部位以肠道为主,占14/18;②胃肠道肿瘤手术后真菌感染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低蛋白血症、术后高血糖、合并细菌感染有关,其中抗生素使用时间是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应规范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适时开始肠内营养、控制血糖,从而有效预防真菌感染。
姚宇锋陈宗祐孙鹏项建斌顾晓冬蔡端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真菌感染
大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分析大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大肠癌伴脑转移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数据采用单因素Log-Rank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结果 大肠癌继发脑转移的中位年龄为57(41~75)岁,原发肿瘤与转移瘤间隔的中位时间为13.5个月,其中合并颅外(肺、肝、骨)转移占61%(17/28),仅有脑转移的占39%(11/28).脑转移瘤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征候群和偏瘫、下肢乏力、失语等定位症状以及癫痫等,颅内转移瘤以单发病灶为多见,占82%(23/28),位于幕上(枕叶、顶叶、额叶)者占57%(16/28),位于幕下(小脑)者占43%(12/28) 转移性脑瘤手术切除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4个月,1年生存率为28.9%,5年生存率为7.1%.多因素分析提示颅内单发病灶转移(χ^27.35,P〈0.05)和无颅外其他部位转移(χ^26.47,P〈0.05)是大肠癌脑转移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8例均接受手术切除和多学科协作治疗,无手术死亡和出血及再手术病例.结论 大肠癌脑转移总体预后欠佳,手术切除脑转移病灶可延长部分患者的存活时间.
项建斌顾晓冬孙鹏陈宗祐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外科手术
腹腔多房棘球蚴病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病例:女,54岁,江苏省丹阳珥陵镇农民。因右下腹肿块4年八院。肿块呈逐渐增大,1个月前于劳累后开始出现右下腹阵发性隐痛,无发热、腹泻等症状。病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无疫区接触史,无啮齿类动物及狗的接触史。20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5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查体:右下腹触及一直径约10cm固定肿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无触痛。
姜笑明刘常星李震洋项建斌孙鹏陈宗祐
关键词:棘球蚴病回肠外科手术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分析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开展了十余年,不断发展,在结直肠外科领域逐渐巩固了地位。本文就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安全性、对机体病理生理的影响、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黄文海项建斌陈宗祐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