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
- 作品数:95 被引量:4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溯源变形河段的演变规律探讨
- 自1980以来,东江下游及三角洲发生了高强度的采沙活动,由此导致水文条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河床也发生了显著的溯源变形的响应,主要表现为:(1)大规模的采沙效应,直接引起同流量条件下水位明显下降,尤以枯水期表现最为显著,博...
- 任杰周作付吴超羽
- 关键词:河床变形
- 高超声速边界层Grtler涡二次失稳和转捩控制研究
-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Grtler涡失稳和相关流动转捩控制问题。在线性稳定性理论框架下,本文首先探究了Ma=4.5边界层内Grtler模态离散谱的激发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曲率(凹面)对F模态和S模态的同...
- 任杰
- 关键词:层流控制
- 盐场高度分层下的三维斜压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01年
- 采用基于 Backhaus 的三维斜压模式计算珠江口水动力特性?改进了原模式的盐度差分格式和方程,采用二阶精度差分格式并引入了物理扩散项?改进后盐度差分方程能较好地反映珠江口盐度成层现象?本文给出了两个点的水位数值模拟与实测值的对比,给出了包含 8 个口门珠江口的计算潮流场及盐场,讨论了盐度高度成层条件下珠江河口水动力特性?
- 包芸任杰
- 关键词:数值模拟珠江口水动力特性
- 粤西海陵湾底质沉积特征与泥沙输运路径被引量:10
- 2001年
- 在分析粤西海陵湾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应用泥沙搬运矢量模型计算了泥沙净输运趋势 .结果表明 ,海区南北两端均存在着一个泥沙聚集区 ,北侧是径流与涨潮上溯流交绥的响应 ,南侧是波浪与落潮下泄流交绥的响应 .分选性好的中部广大区域受单一动力作用 。
- 任杰刘沛然戴志军
- 关键词:沉积环境
- 广东省沿海地区年最高设计潮位计算与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选取广东省沿海28个潮位站(或水位站)作为计算基本站,对基本站潮位资料进行了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检验,资料系列均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根据情况对各站潮位资料进行了极大值处理,对基本站按极值Ⅰ型和PⅢ型分布律进行了频率计算,通过适线对比选用适当的线型。广东省沿海年最高潮位均值变化趋势总体上呈自东向西增大的趋势,与潮差大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广东省沿海Cv值的大小受风暴潮的影响较大,因此,沿海站位Cv值一般大于河口站位,多大于0.20。广东省沿海年最高设计潮位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态势,以潮差最大,遭受风暴潮影响最多的粤西地区年最高设计潮位最高,以潮差较小的港口、汕尾站年最高设计潮位最低。
- 贾良文任杰余丹亚
- 伶仃洋盐度高度层化现象及盐度锋面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5年
- 根据1999年7月实测资料,首次发现珠江口伶仃洋出现盐度高度分层的现象。本文对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三维斜压模型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垂向最小0.5m的高分辨率计算模拟盐度高度分层现象。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并很好的反映出伶仃洋盐度高度层化现象整体分布,给出了计算模拟的盐度锋面。
- 包芸任杰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高超声速边界层Grtler涡二次失稳和转捩控制研究
-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Grtler涡失稳和相关流动转捩控制问题。在线性稳定性理论框架下,本文首先探究了Ma=4.5边界层内Grtler模态离散谱的激发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曲率(凹面)对F模态和S模态的同步起...
- 任杰
- 关键词:层流控制
- 沉默的言说——浅析《透明的红萝卜》中“沉默”的几个维度
- 2013年
- 本文从被叙述者(黑孩)和叙述者这两个方面分析了《透明的红萝卜》中的"沉默",认为沉默既是小说的一种整体性审美境界,也是一种叙事策略,并体现了作者把握世界的一贯角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在与同时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中文革叙事的对话中,这篇小说以沉默的态度实现了对此前文革叙事中"个体"缺失的反拨。
- 任杰
- 关键词:沉默黑孩叙事视角
- 珠江口磨刀门河口动力平衡特点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应用ECOMSED模型输出、运动方程简化等方法,研究了珠江口磨刀门河口动力平衡的特点。研究表明:在磨刀门河口动力平衡中,纵向的主要平衡项为压力项和垂向涡动摩擦项,侧向的主要平衡项为侧向正压力项和科氏力项。正压力为磨刀门河口动力的主导因素,但在枯季动力平衡中,斜压力也是不可忽略的项。人类活动对磨刀门河口动力最主要的影响是改变了正压力项的大小,近几十年来,磨刀门河口正压力呈减小的趋势。
- 贾良文吴超羽任杰
- 珠江口磨刀门枯季表层沉积物特征被引量:10
- 2005年
- 根据2003年12月在珠江口磨刀门附近水域采集的河口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资料,研究了磨刀门河口表层沉积物的组成、分布、运动等特征及其动力环境指示作用。研究表明,磨刀门口枯季表层沉积物组成以粉砂为主,其次为粘土和砂。表层沉积物平均中值粒径为6.356(0.0122mm),表层沉积物的级配与悬沙的级配较接近。口门附近表层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分选性沿程没有明显的变化。枯季表层沉积物的形成以悬移质沉积为主,跃移和推移运动形式很少。磨刀门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枯季表层沉积物与历史相比出现明显的细化,磨刀门口附近枯季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枯季以潮流作用为主的相对较弱的动力环境。
- 贾良文吴超羽雷亚平任杰周水华
- 关键词:磨刀门表层沉积物级配珠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