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炳银

作品数:77 被引量:418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7篇病毒
  • 19篇脑炎
  • 17篇基因
  • 16篇脑炎病毒
  • 15篇抗体
  • 13篇森林脑炎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病毒
  • 11篇登革热
  • 10篇登革2型病毒
  • 10篇登革病毒
  • 10篇森林脑炎病毒
  • 10篇综合征
  • 10篇免疫
  • 10篇急性呼吸
  • 9篇登革热病毒
  • 9篇基因组
  • 9篇非典
  • 9篇非典型肺炎
  • 9篇肺炎

机构

  • 77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海南省卫生防...

作者

  • 77篇司炳银
  • 41篇祝庆余
  • 39篇于曼
  • 36篇秦鄂德
  • 22篇杨佩英
  • 17篇张雨
  • 12篇杨保安
  • 12篇常国辉
  • 12篇彭文明
  • 12篇刘洪
  • 11篇邓永强
  • 11篇范宝昌
  • 10篇李豫川
  • 10篇王翠娥
  • 9篇杨银辉
  • 8篇阎国珍
  • 8篇曹务春
  • 7篇姜涛
  • 6篇甘永华
  • 6篇石玉玲

传媒

  • 14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中华微生物学...
  • 7篇中华实验和临...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单克隆抗体通...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2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登革3型病毒单链抗体的可溶性表达和鉴定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为解决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用於临床会引起变态反应等负作用问题,试图从基因水平上对登革3型病毒鼠源性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以减少其鼠源性。方法选用对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及部分黄病毒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登革3型病毒单克隆抗体3D3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通过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扩增后的轻重链可变区PCR产物通过连接引物连接成单链抗体基因,然后与噬菌体载体pCANTAB5E连接,转化大肠杆菌HB2151,使单链抗体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在上清液中。结果通过免疫荧光和SDS-PAGE分析表明,可溶性表达的单链抗体能与登革3型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SDS-PAGE中在28kD处有一条带和单链抗体的分子量大小一致。结论表达产物与原单抗3D3一样,具有与登革3型病毒抗原结合的特性。
司炳银杨佩英秦鄂德徐品芳于曼
关键词:登革3型病毒基因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WJ0601株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保存的基孔肯雅病毒WJ0601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并阐明该病毒与已报道毒株序列的关系。方法对基孔肯雅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分14段进行RT-PCR扩增,对非编码区采用RACE法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将测序结果拼接得到基因组序列。结果与结论基孔肯雅病毒WJ0601株基因组核苷酸共11826nt,编码3722个氨基酸,其中5′端的2/3基因组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和nsP4;3′端的1/3基因组编码5种结构蛋白C、E3、E2、6K和E1蛋白。结构基因和非结构基因之间有68nt的连接区为非翻译区。病毒基因组5′端和3′端分别有76nt、526nt的非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株病毒与S27-African株的同源性最高,两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8%,同属于(ESCA)基因型。
谭刚张雨司炳银余蓉祝庆余
关键词:基孔肯雅病毒基因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ESCA
抗登革病毒3型单链抗体的基因克隆表达和免疫学鉴定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单链抗体在治疗中的免疫反应问题。方法选用对登革病毒四个血清型及部分黄病毒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登革3型病毒单克隆抗体3D3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通过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扩增后的轻重链可变区PCR产物通过一个93个核苷酸连接引物连接成单链抗体基因(ScFv),然后将其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的外壳蛋白g3p基因中,使单链抗体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结果通过免疫荧光鉴定,这种抗体仍保留着亲代抗体的特性,能与登革3型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这一研究结果为登革3型病毒抗体在登革病毒的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司炳银杨佩英秦鄂德徐品芳于曼
关键词:登革病毒单链抗体聚合酶链反应
Sephadex G-200柱层析与蔗糖梯度速率区带离心对Sindbis病毒纯化的比较
1982年
在病毒的浓缩提纯中,广泛采用各种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把“分子筛”柱层析作为一重要步骤,国内外均有报告。由于方法简便,适于大量制备,我们在早先工作的基础上,对PEG6000沉淀结合SephadexG-200柱层析浓缩提纯病毒进行了研究。
黄祥瑞于曼陈建龙李红司炳银黄志尚
关键词:柱层析梯度离心SINDBIS病毒纯化血凝效价
非典型肺炎标本感染乳鼠和Vero E6细胞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1
2003年
为查明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作者以死亡患者肺组织感染KM乳鼠和VeroE6细胞 ,对发病鼠的主要脏器作病理学检查 ,对出现病变的培养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 ,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电镜负染检查。结果发现 ,患者肺组织可致乳鼠发病死亡 ,病变主要表现在肺脏和肝脏 ,在肺组织中检出病毒。在感染的培养细胞中发现大量病毒 ,在细胞培养液中也检出病毒 ,检出的病毒大多呈球形 ,直径 90~12 0nm ,其形态和细胞内分布与冠状病毒相一致 。
王翠娥秦鄂德甘永华李豫川吴小红曹军田于曼司炳银严格李金风祝庆余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标本感染乳鼠病理学观察冠状病毒
西尼罗病毒外膜蛋白的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血清学分类与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同属JEV复合组。该病毒主要引起人和哺乳动物的西尼罗热和西尼罗脑炎,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新发虫媒传染病之一。WNV基因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由约11kb核苷酸组成。
张久松张泮河高玉然刘一萍司炳银曹务春
关键词:单股正链RNA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虫媒传染病
免疫荧光法检测广州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被引量:7
2003年
石玉玲李林海徐德兴司炳银于曼杨保安
关键词:免疫荧光法非典型肺炎血清
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观察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将BJ0 1株SARS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的培养液过滤澄清 ,经 β 丙内酯灭活和超滤浓缩 ,然后经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的SARS灭活疫苗 .经HPLC分析其纯度为 97.6 %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SARS病毒样颗粒 .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纯化SARS灭活疫苗可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起反应 .纯化的SARS灭活疫苗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 .用SARS灭活疫苗免疫猴体可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 ,可阻止SARS病毒在猴体内增殖 ,且对SARS病毒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在低中和抗体情况下 ,用SARS病毒攻击免疫猴后没有出现感染增强现象 .猴体免疫SARS灭活疫苗后 ,无论正常剂量还是大剂量疫苗免疫 ,均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副反应 。
秦鄂德石慧颖唐琳王翠娥常国辉丁志芬赵铠汪建于曼司炳银刘建源陈则吴东来彭文明孟庆文刘伯华韩伟国尹训南段鸿元杨保安战大伟田龙程晓洁吴劲松谭刚李懿李豫川李双利刘永刚刘洪
关键词:猴体SARS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中和抗体疫苗免疫
河南新乡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病毒基因组特征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对2008年分离自河南新乡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相关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以了解新分离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将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制备抗原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将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PCR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测序获得的3株EV71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7 405 nt,VP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Blast分析表明F3(F8)-Henan-08毒株均与安徽阜阳2008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最高,而F4-Henan-08毒株与我国台湾省2004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最高。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毒株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新分离的河南EV71毒株与安徽阜阳分离的毒株可能具有相同来源。
韩剑峰安康刘洪陈浩利于曼张勇朝司炳银杨再维秦成峰赵世方秦鄂德林小军祝庆余常国辉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病毒基因组进化分析
森林脑炎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刘艳丽司炳银祝庆余
关键词:森林脑炎黄病毒科疫苗TBE头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