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曼

作品数:179 被引量:5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8篇病毒
  • 59篇登革病毒
  • 48篇登革2型病毒
  • 40篇基因
  • 29篇登革热
  • 24篇免疫
  • 22篇登革热病毒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病毒
  • 15篇基因组
  • 14篇细胞
  • 13篇蛋白
  • 13篇免疫原性
  • 12篇衣壳
  • 12篇综合征
  • 12篇西尼罗病毒
  • 12篇抗体
  • 12篇急性呼吸
  • 11篇衣壳蛋白
  • 9篇非典

机构

  • 178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卫生部北京生...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9篇于曼
  • 168篇秦鄂德
  • 85篇陈水平
  • 78篇姜涛
  • 73篇邓永强
  • 70篇杨佩英
  • 55篇秦成峰
  • 47篇范宝昌
  • 39篇司炳银
  • 37篇胡志君
  • 35篇赵卫
  • 35篇祝庆余
  • 25篇段鸿元
  • 23篇赵慧
  • 21篇李晓峰
  • 17篇杨保安
  • 17篇耿丽卿
  • 16篇韩剑峰
  • 16篇王鹏程
  • 15篇彭文明

传媒

  • 49篇军事医学科学...
  • 25篇中华微生物学...
  • 13篇解放军医学杂...
  • 11篇中国生物化学...
  • 6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第九届全军流...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第九届海内外...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Journa...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3篇2008
  • 20篇2007
  • 8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 27篇2003
  • 13篇2002
  • 23篇2001
  • 12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细胞中SARS相关病毒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标本感染细胞,为SARS病原体的分离鉴定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以北京和广州地区SARS病例尸检肺组织和鼻咽拭子标本感染Vero E6细胞,通过对培养上清液和病变细胞超薄切片观察,了解病毒的大小、形态、在感染细胞中的分布和装配情况,初步判定病毒的分类。结果 在3价标本感染的细胞培养液和病变细胞中均查见病毒,病毒颗粒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80~120nm,外周有冠状排列的纤突。在广州肺组织标本感染的细胞中还查见大量的短杆状和少量肾形、不规则形的病毒颗粒,大小100~200nm×60~90nm,其他标本感染细胞中这种形态的病毒颗粒较少见。切片中见病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池、高尔基体、空泡、包涵体内和细胞外,呈空心和实心两种形式。包涵体内病毒颗粒排列紧密,其大小、形态不一。病毒以胞饮或膜融合形式进入细胞,以出芽方式增殖。结论 电镜查见SARS病例标本中分离出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冠状病毒,与文献报道的SARS相关新型冠状病毒相符。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另一种以短杆状为主,偶见梨形、肾形、多形性的病毒颗粒,它们在SARS研究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王翠娥李豫川吴小红曹军田严格李金凤司炳银于曼秦鄂德祝庆余
关键词:感染细胞SARS形态学非典型肺炎
我国3株登革2型病毒E基因序列测定及毒力基因位点分析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测定我国 3株临床症状、乳鼠神经毒力不同的登革 2型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并找到可能与毒力相关的基因位点。方法 运用RT -PCR法测定我国 3株登革病毒的E基因序列。结果 DEN2 - 0 4、43、44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在 95 %以上 ,DEN2 - 0 4与DEN2 - 43、44共有 4个氨基酸差异引起极性或电荷的变化。结论 E6 4、E2 0
赵卫胡志君杨敬杨佩英秦鄂德于曼段鸿元欧武
关键词:登革病毒毒力基因
登革1~4型病毒prM-E基因的双价和四价重组质粒DNA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在鼠模型中观察登革(DEN)病毒双价和四价重组质粒DNA的免疫原性,为登革多价DNA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可去除内毒素的试剂盒大量提取质粒DNA。将双价质粒DNA及将它们配伍后再与鼠源GM2CSF进行联合免疫,免疫途径采用肌肉注射,并加以电刺激,以提高质粒DNA的摄入效率。于初次免疫后第2和4周各加强免疫1次。然后在小鼠中分别测定针对登革1~4型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中和试验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通过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和其分泌的IFN2γ浓度进行评价。细胞浸润实验通过对免疫部位的肌肉进行HE染色确定。结果小鼠在初次免疫后第4周即开始产生针对DEN1~4型病毒的抗体,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效价逐渐上升。第14周中和抗体效价最高达1∶32。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及其分泌IFN2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M2CSF对体液免疫应答有促进作用,但对细胞免疫应答无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双价和四价重组质粒DNA在鼠模型中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这为登革多价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水平刘素辉赵慧姜涛秦成峰段鸿元于曼秦鄂德
关键词:登革病毒DNA疫苗免疫原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用3'非编码区通用引物通过RT-PCR检测登革1~4型病毒RNA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根据登革病毒 (DEN) 3 端非编码区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 ,设计登革 1~ 4型通用引物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登革病毒 1~ 4型RNA。方法 用C6/ 3 6细胞培养登革病毒。用热酚法提取病毒RNA ,进行RT PCR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DEN 2 NGC株可扩增出至少 10TCID5 0 的病毒 ,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一致。DEN 1~ 4型标准株和DEN -2 -0 4与DEN 2 4 3株均能够扩增出唯一的一条特异条带。结论 应用通用引物RT PCR法可从病毒浓度少至 10TCID5 0 的感染细胞培养液中检出DEN 2 NGC株病毒 ,并且该对通用引物对于其他 3型登革病毒亦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其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亦较强。
段鸿元杨佩英秦鄂德于曼欧武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RT-PCR
我国登革2型病毒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以我国登革2号病毒43(D2-43)株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E基因。扩增的cDNA片段约1290bp,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经HindⅢ酶切鉴定和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了E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将E基因的扩增片段首先克隆到pBluescriptⅡKS^+质粒DNA中,利用重组子中载体的酶切位点,将该基因片段再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BV220中。
于曼秦鄂德杨佩英孙蕾徐品芳司炳银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E基因DNA扩量基因表达
新分离登革2型病毒福建株5′和3′端序列测定及二级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测定新分离登革 2型病毒福建 (FJ 10 )株 5′和 3′端非编码区序列 ,分析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从FJ 10株感染的乳小鼠脑中提取总RNA ,利用RACE法分别扩增 5′和 3′端cDNA片段 ,并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中 ,然后分别测定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并用RNA绘图软件预测 5′和 3′端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结果和结论 :FJ 10株 5′和 3′端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 96和 4 54个核苷酸 ,并形成复杂的茎环结构 ,可能与病毒的复制和毒力有关。
耿丽卿秦鄂德于曼赵卫胡志君苑锡同李晓萸杨佩英
关键词:登革2型病毒碱基序列PCR
新分离的无乳鼠神经毒力的登革2型病毒福建株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测定对乳鼠不致病登革 2型病毒福建株 (DEN2 FJ11)全基因组序列 ,探讨其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和 5′、3′端RACE方法测定病毒基因组的全序列 ,并运用DNASTAR软件的Clustal法将该毒株的序列与其它 6株登革 2型病毒进行比较 ,分析其进化关系。结果 DEN2 FJ11株基因组全长 10 72 3个核苷酸 ,含有 1个单一的读码框架 ,编码 3391个氨基酸。 5′、3′端非编码区 (NCR)长度分别为 96和 45 4个核苷酸。DEN2 FJ11与同时分离的对乳鼠致病的FJ10株之间共有 32个核苷酸不同及 13个氨基酸的变化 ,其中 8个氨基酸是其极性或电荷的改变。 3′端非编码区 134位的单个核苷酸变化导致其二级结构改变。DEN2 FJ11与FJ10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 99.7%和 99.6 %,这 2株病毒与印度尼西亚株亲缘关系最近 ,同为Ⅳ基因型。结论 DEN2 FJ11株基因组与FJ10株及其它登革 2型病毒株类似。位于病毒编码区的 8个氨基酸差异及 3′端非编码区 134位的核苷酸可能与病毒的乳鼠神经毒力有关。
于曼赵月峨胡志君苑锡同耿丽卿赵卫范宝昌王鹏程陈水平段鸿元杨佩英秦鄂德
关键词:全基因组登革热
长链RT-PCR扩增我国登革2型病毒5′半分子被引量:1
2000年
范宝昌赵卫胡志君杨佩英秦鄂德于曼耿丽卿苑锡同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
北京株和广州株SARS病毒与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中和抗体反应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北京和广州地区分离的SARS病毒的抗原性关系 ,为非典型肺炎疫苗候选株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eed Muench法测定BJ0 1和GZ0 1株病毒的滴度 ,分别选取北京和广州地区SARS病人血清各 6份 ,采用固定病毒 稀释血清法进行微量细胞交叉中和试验 ,测定两地病人血清对BJ0 1和GZ0 1株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及交叉中和能力 ,分析这两株SARS病毒抗原性的差异。结果 北京和广州两地的非典型肺炎病人血清能够中和本地分离的SARS病毒。两地血清可互相交叉中和BJ0 1和GZ0 1株SARS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相同。结论 北京和广州两地分离的SARS病毒BJ0 1和GZ0 1株抗原性相似、差异较小。
彭文明常国辉刘洪于曼谭刚范宝昌姜涛邓永强段鸿元祝庆余秦鄂德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抗原性
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登革病毒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制备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方法在DEN2-43株病毒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之上,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衣壳蛋白基因缺失的全长cDNA,将其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经电穿孔法导入宿主细胞获得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结果序列比对表明,所获得的恢复病毒带有与预期一致的缺失突变。结论成功制备衣壳蛋白缺失突变病毒,为进一步研究衣壳蛋白基因突变对登革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朱武洋秦鄂德于曼秦成峰于学东
关键词:登革病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