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水平

作品数:118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5篇病毒
  • 37篇登革病毒
  • 21篇登革2型病毒
  • 16篇免疫
  • 16篇基因
  • 13篇登革热
  • 11篇蛋白
  • 11篇衣壳
  • 11篇衣壳蛋白
  • 11篇西尼罗病毒
  • 11篇细胞
  • 11篇免疫原性
  • 9篇登革4型病毒
  • 7篇疫苗
  • 7篇SARS-C...
  • 6篇突变
  • 6篇冠状
  • 6篇冠状病毒
  • 6篇杆菌
  • 6篇SARS冠状...

机构

  • 10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7篇解放军第30...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8篇陈水平
  • 94篇秦鄂德
  • 85篇于曼
  • 71篇姜涛
  • 58篇邓永强
  • 56篇秦成峰
  • 28篇范宝昌
  • 27篇赵慧
  • 23篇李晓峰
  • 20篇杨佩英
  • 20篇胡志君
  • 19篇赵卫
  • 17篇韩剑峰
  • 17篇段鸿元
  • 13篇于农
  • 13篇陈建魁
  • 13篇王鹏程
  • 9篇尹秀云
  • 8篇金欣
  • 8篇刘然

传媒

  • 2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中华微生物学...
  • 9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中国生物化学...
  • 8篇标记免疫分析...
  • 5篇第九届全军流...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军事医学
  • 3篇第九届海内外...
  • 2篇国外医学(分...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09
  • 14篇2008
  • 20篇2007
  • 8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14篇2001
  • 1篇2000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革4型病毒基因组cHP发卡结构对病毒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登革4型病毒C基因中保守的cHP发卡结构对病毒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在获得含有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报告基因的复制子(DEN-R.luc2A-RP)基础上,利用重叠PCR构建cHP发卡结构系列突变体(cHP1~cHP6)。将构建的突变体(包括相关的阳性和阴性对照复制子)分别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取等量各转录体RNA,以脂质体法分别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RT-PCR、R.luc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和实时定量RT-PCR对突变体的复制和翻译进行检测。结果:cHP发卡结构系列突变体均可在BHK-21细胞中复制并稳定表达病毒特异蛋白,在该发卡结构中引入缺失或突变对病毒早期翻译并无显著影响,但病毒RNA复制均显著下调。结论:cHP发卡结构在基因组RNA复制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于学东姜涛陈水平邓永强韩剑峰赵慧李晓峰刘然于曼秦成峰秦鄂德
关键词:登革病毒复制子报告基因翻译
重要蚊媒黄病毒对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并探讨日本脑炎病毒Beijing-1株和登革2型病毒43株对宿主细胞内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含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pISRE-Luc,通过检测IFN刺激应答元件(IF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活性对病毒感染细胞内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在IFN-α作用下病毒感染细胞内STAT1分子的分布情况。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在这两种病毒感染状态下宿主细胞内STAT1、JAK1和TYK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的细胞在IFN-α作用下,ISR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而且日本脑炎病毒对宿主细胞内ISRE活性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登革病毒;进一步研究发现,日本脑炎病毒可通过抑制JAK1和TYK2两种激酶的活性,降低STAT1的磷酸化水平,阻碍STAT1的核转运;而登革病毒则只抑制TYK2激酶的活化,降低STAT1的磷酸化及核转运水平。结论: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赵慧邓永强陈水平姜涛韩剑峰秦成峰秦鄂德
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登革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制备兔抗SN抗体。方法:从质粒pPLCSN中扩增SN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LEX后转化大肠杆菌GI724,以色氨酸诱导表达。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抗SN抗体,用Westernblot分析兔抗SN抗体的特异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LEXSN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的可溶性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7%,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制备的兔抗SN抗体能够特异识别SN。结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N,并制备了兔抗SN抗体,为进一步探讨其作为抗病毒因子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秦成峰秦鄂德于曼姜涛陈水平邓永强段鸿元
关键词:葡萄球菌核酸酶抗体
基于N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SARS-CoV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2007年
目的:建立基于SARS-CoVN蛋白稳定表达细胞系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在普通实验室对SARS-CoV特异抗体进行检测。方法:将含有SARS-CoVN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并制备间接免疫荧光抗原片,以鼠抗SARS血清进行检测,并以其他呼吸道病毒抗体评估其特异性。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可检测SARS-CoV抗体的基于SARS-CoVN蛋白稳定表达重组细胞系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他呼吸道病毒抗体为阴性,特异性良好。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SARS-CoV抗体的普通实验室检测提供了快速安全的诊断方法。
赵海龙姜涛陈水平赵慧邓永强于曼秦鄂德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N蛋白免疫荧光
国内首次自患者标本中同时分离的登革2型和3型病毒的鉴定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抗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 ;同时将病人急性期血清接种C6 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病毒悬液中提取RNA ,进行RT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该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登革病毒的IgM和IgG抗体。从病人血清中分离的病毒 ,经RT PCR和序列测定证实为登革 2型和 3型病毒的特异序列。表明该患者为登革 2型和
于曼彭文明范宝昌邓永强秦鄂德姜涛段鸿元陈水平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抗体
我国登革3型病毒广西株基因组非编码区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RACE) ,获得我国登革 3型病毒株基因组的包括 5′和 3′端非编码区的扩增片段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长度分别为 710bp和 470bp。序列分析表明 ,与登革 3型病毒菲律宾株 (H87株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 >99%。进化树分析提示 ,该株病毒属于登革 3型病毒Ⅰ亚型。基因组的 5′和 3′端可能含有较强的二级结构域。
苑锡同李晓萸耿丽卿于曼陈水平范宝昌秦鄂德
关键词:RACE登革3型病毒CDNA非编码区
GM、G试验及真菌培养鉴定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检测疑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血清(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G test]并对BALF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评估上述实验诊断方法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IFI疑诊患者,总结血清/BALF GM、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评估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联合检测对IFI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病例中临床诊断为IFI有48例,临床排除100例,在48例IFI患者中,血清GM阳性3例,BALF GM阳性25例,G试验阳性31例,真菌培养阳性30例。联合检测敏感性91.6%、特异性70.0%、阳性预测值59.5%、阴性预测值94.6%,联合检测大幅度提高了其诊断敏感性。结论联合检测GM、G试验和真菌培养鉴定能提高IFI诊断敏感性,对肺部IFI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马清于农尹秀云金欣陈水平陈建魁
关键词:肺真菌感染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
我国登革2型病毒毒力的多位点控制
04株是我国自行分离的无乳鼠神经毒力的登革2型病毒,其E蛋白62、203位分别为Glu、Asp.pDVWS501为含有登革2型病毒全长cDNA的质粒,可经体外转录、转染BHK-21细胞回复为有活力的病毒MON501.MO...
赵卫范宝昌胡志君陈水平王鹏程李晓萸于曼秦鄂德杨佩英
文献传递
我国D2-43病毒株PrM-E基因的复制型载体质粒DNA的免疫原性(英文)被引量:1
2002年
观察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株 (D2 4 3)的PrM E基因的复制型SFV(semlikiforestvirus)重组质粒DNA的免疫原性 ,为登革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 .将PrM E基因自T载体上切下 ,插入复制型SFV病毒载体质粒DNA中 .将此重组质粒DNA以电穿孔法导入BHK2 1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登革 2型病毒特异蛋白的表达 .采用去除内毒素的质粒提取试剂盒制备重组质粒DNA ,然后以不同剂量通过肌肉多点注射途径免疫Balb c鼠 ,获得的鼠血清可与登革D2 4 3感染的C6 36抗原片起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 .结果表明 ,含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复制型SFV病毒载体质粒DNA在Balb c鼠中可诱导登革 2型病毒特异抗体的产生 ,但抗体水平较低 .
陈水平秦鄂德于曼胡志君赵卫范宝昌王鹏程杨佩英
关键词:免疫原性登革病毒DNA免疫
登革4型病毒5′非编码区SLB元件对病毒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登革4型病毒5′非编码区SLB元件对病毒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通过mfold3·2软件对登革4型病毒5′端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确定了3个突变位点:SLB1,缺失位于短茎环82-87位5′UAR环化序列,并破坏其保守茎环结构;SLB2,在次环引入突变破坏其环状结构(M77G/C);SLB3,突变仅涉及核苷酸,不破坏该次环二级结构(M77-78AG/GA)。然后在含有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报告基因的复制子(DEN-R·luc2A-RP)基础上,利用重叠PCR构建上述突变体。将突变体(包括相关的阳性和阴性对照复制子)分别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取等量各转录体RNA,以脂质体法分别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RT-PCR、R·luc报告基因技术和实时定量RT-PCR对突变体的复制和翻译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LB1突变体的翻译水平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但其复制水平出现显著下调。SLB2突变体的翻译水平亦未受到显著影响,但其复制水平受到完全抑制;SLB3突变体的复制和翻译水平均受到了完全抑制。结论登革4型病毒5′非编码区SLB元件对基因组RNA复制和翻译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于学东姜涛陈水平邓永强韩剑峰赵慧李晓峰刘然于曼秦成峰秦鄂德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复制子病毒复制翻译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