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永强

作品数:121 被引量:344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0篇病毒
  • 29篇登革病毒
  • 15篇西尼罗病毒
  • 14篇基因
  • 13篇免疫
  • 12篇脑炎
  • 12篇脑炎病毒
  • 11篇蛋白
  • 11篇登革2型病毒
  • 11篇衣壳
  • 11篇衣壳蛋白
  • 10篇引物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病毒
  • 10篇标本
  • 9篇综合征
  • 9篇抗体
  • 9篇急性呼吸
  • 7篇细胞
  • 7篇呼吸综合征

机构

  • 121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121篇邓永强
  • 103篇秦鄂德
  • 91篇姜涛
  • 79篇秦成峰
  • 73篇于曼
  • 58篇陈水平
  • 36篇赵慧
  • 34篇李晓峰
  • 28篇祝庆余
  • 24篇范宝昌
  • 17篇彭文明
  • 17篇段鸿元
  • 15篇韩剑峰
  • 14篇杨保安
  • 12篇常国辉
  • 12篇刘洪
  • 11篇司炳银
  • 11篇刘娟
  • 9篇刘然
  • 7篇于学东

传媒

  • 2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军事医学
  • 4篇第九届全军流...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第九届海内外...
  • 2篇科学通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第九届全国病...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3篇2008
  • 17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 21篇2003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革4型病毒基因组cHP发卡结构对病毒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登革4型病毒C基因中保守的cHP发卡结构对病毒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在获得含有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报告基因的复制子(DEN-R.luc2A-RP)基础上,利用重叠PCR构建cHP发卡结构系列突变体(cHP1~cHP6)。将构建的突变体(包括相关的阳性和阴性对照复制子)分别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取等量各转录体RNA,以脂质体法分别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RT-PCR、R.luc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和实时定量RT-PCR对突变体的复制和翻译进行检测。结果:cHP发卡结构系列突变体均可在BHK-21细胞中复制并稳定表达病毒特异蛋白,在该发卡结构中引入缺失或突变对病毒早期翻译并无显著影响,但病毒RNA复制均显著下调。结论:cHP发卡结构在基因组RNA复制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于学东姜涛陈水平邓永强韩剑峰赵慧李晓峰刘然于曼秦成峰秦鄂德
关键词:登革病毒复制子报告基因翻译
重要蚊媒黄病毒对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并探讨日本脑炎病毒Beijing-1株和登革2型病毒43株对宿主细胞内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含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pISRE-Luc,通过检测IFN刺激应答元件(IF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活性对病毒感染细胞内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在IFN-α作用下病毒感染细胞内STAT1分子的分布情况。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在这两种病毒感染状态下宿主细胞内STAT1、JAK1和TYK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的细胞在IFN-α作用下,ISR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而且日本脑炎病毒对宿主细胞内ISRE活性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登革病毒;进一步研究发现,日本脑炎病毒可通过抑制JAK1和TYK2两种激酶的活性,降低STAT1的磷酸化水平,阻碍STAT1的核转运;而登革病毒则只抑制TYK2激酶的活化,降低STAT1的磷酸化及核转运水平。结论: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赵慧邓永强陈水平姜涛韩剑峰秦成峰秦鄂德
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登革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制备兔抗SN抗体。方法:从质粒pPLCSN中扩增SN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LEX后转化大肠杆菌GI724,以色氨酸诱导表达。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抗SN抗体,用Westernblot分析兔抗SN抗体的特异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LEXSN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的可溶性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7%,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制备的兔抗SN抗体能够特异识别SN。结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N,并制备了兔抗SN抗体,为进一步探讨其作为抗病毒因子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秦成峰秦鄂德于曼姜涛陈水平邓永强段鸿元
关键词:葡萄球菌核酸酶抗体
SARS-CoV BJ01株S蛋白基因突变对病毒感染性的影响
SARS-CoV 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其刺突蛋白 S 参与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以及入侵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决定着病毒的嗜性和毒力。目前对 SARS9-CoV 基因组中毒力相关位点大多为生物信息学预测,确切的毒...
韩剑峰姜涛陈水平李晓峰赵慧秦成峰邓永强于曼秦鄂德
文献传递
用于鉴定人类腺病毒55型的引物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人类腺病毒55型的引物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包括DNA片段‑Ⅰ、DNA片段‑Ⅱ、DNA片段‑Ⅲ和DNA片段‑Ⅳ,均为单链DNA片段,依次如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所示...
秦成峰姜涛刘娟邓永强朱舜亚秦鄂德
文献传递
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观察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将BJ0 1株SARS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的培养液过滤澄清 ,经 β 丙内酯灭活和超滤浓缩 ,然后经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的SARS灭活疫苗 .经HPLC分析其纯度为 97.6 %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SARS病毒样颗粒 .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 ,纯化SARS灭活疫苗可与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起反应 .纯化的SARS灭活疫苗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 .用SARS灭活疫苗免疫猴体可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 ,可阻止SARS病毒在猴体内增殖 ,且对SARS病毒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在低中和抗体情况下 ,用SARS病毒攻击免疫猴后没有出现感染增强现象 .猴体免疫SARS灭活疫苗后 ,无论正常剂量还是大剂量疫苗免疫 ,均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副反应 。
秦鄂德石慧颖唐琳王翠娥常国辉丁志芬赵铠汪建于曼司炳银刘建源陈则吴东来彭文明孟庆文刘伯华韩伟国尹训南段鸿元杨保安战大伟田龙程晓洁吴劲松谭刚李懿李豫川李双利刘永刚刘洪
关键词:猴体SARS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中和抗体疫苗免疫
基于SARS-CoV N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SARS作为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检测需在BSL-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免疫荧光法(IFA)不但可检测病毒特异抗原,也可检测病毒特异抗体,尤为重要的是,基于稳定表达病毒特异蛋白的细胞株而建立的免疫荧光方法,可在普通...
赵海龙姜涛陈水平赵慧邓永强于曼秦鄂德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检测免疫荧光蛋白抗体
文献传递
基于N蛋白稳定表达细胞株的SARS-CoV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2007年
目的:建立基于SARS-CoVN蛋白稳定表达细胞系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在普通实验室对SARS-CoV特异抗体进行检测。方法:将含有SARS-CoVN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并制备间接免疫荧光抗原片,以鼠抗SARS血清进行检测,并以其他呼吸道病毒抗体评估其特异性。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可检测SARS-CoV抗体的基于SARS-CoVN蛋白稳定表达重组细胞系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他呼吸道病毒抗体为阴性,特异性良好。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SARS-CoV抗体的普通实验室检测提供了快速安全的诊断方法。
赵海龙姜涛陈水平赵慧邓永强于曼秦鄂德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N蛋白免疫荧光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森林脑炎病毒检测方法
刘娟姜涛邓永强徐莉娟刘志辉秦鄂德秦成峰
SARS相关病毒(BJ01株)的全序列及其比较分析被引量:23
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急性传染病。对一株已确认为SARS病原体的冠状病毒(BJ01)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与其他已知病毒进行了比较分析。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29.725kb,含11个可读框(ORFs),由1个稳定区和1个可变区组成,其中稳定区编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包括两个ORFs;可变区含有4个蛋白质编码序列(CDSs),分别编码病毒的4个结构蛋白(S,E,M,N蛋白)。此外,可变区还包括5个非典型的预测蛋白(PUPs)。此病毒基因的排列顺序与其他已知的冠状病毒一致。通过与已知RNA病毒的序列比对,可以确认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与GenBank中已知的5个SARS相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显示,已在30个核苷酸位置上检出序列差异,总体突变率为0.1%,其中15个变异位点在编码区,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改变(异义突变)。S蛋白中已发现3处可能引起该蛋白质物化特征变化的变异,而该蛋白质可能参与病毒与宿主间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包膜形成相关的M蛋白中则已发现两处氨基酸变化。进化分析表明,SARS病毒可能不是来源于人类,但没有证据证明是人为制造的。为了阐明SARS相关病毒的病因学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SARS病原体的存在,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秦鄂德祝庆余于曼范宝昌常国辉司炳银杨保安彭文明姜涛刘伯华邓永强刘洪张雨王翠娥李豫川甘永华李晓萸吕富双谭刚曹务春杨瑞馥汪建李蔚徐祖元李彦吴清发林伟陈维军唐琳邓亚军韩玉军李昌峰雷蒙李国庆
关键词:冠状病毒基因组系统发生学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