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辛欣 作品数:99 被引量:895 H指数:19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一种海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海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属于海洋生物技术,用于研制开发医药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的基料。将小球藻用超临界CO<Sub>2</Sub>萃取,萃取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35-40MPa、温度32℃-47℃、夹带... 胡秋辉 杨方美 潘碧枢 施瑛 黄媛媛 徐娟 安辛欣文献传递 一种香辣草菇加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辣草菇及其加工工艺,香辣草菇由包括草菇、柠檬酸、抗坏血酸、海藻碘低钠盐、香辣油、白砂糖组成,本发明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加工过程环保无污染,制得的香辣草菇不仅色、香、味俱佳,并且有食用方便的... 胡秋辉 常诗洁 赵立艳 杨文建 安辛欣文献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孢子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2014年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及灵芝孢子油中挥发性物质组成,为灵芝孢子油鉴别、质量控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灵芝孢子油脂得率和三萜类化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灵芝孢子油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获得最佳萃取分离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56℃。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脂得率29.45%、三萜类化合物得率38.14 g/kg。灵芝孢子油中共分离鉴定65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3.87%,以烃类、醇类、醛类、酯类成分为主。灵芝孢子油中主要气味物质为醇类、萜烯类、芳香烃和醛类,其中苯甲醇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6.35%、5.74%,初步判断为灵芝孢子油中特征性挥发性物质。 高宇杰 赵立艳 安辛欣 杨文建 方勇 马宁 胡秋辉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 灵芝孢子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化合物 富硒茶饮料研制 被引量:4 2000年 分析研究了富硒茶饮料生产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和解决方法,并综述了富硒茶饮料的生产工艺。 吕心泉 高翔 安辛欣 耿锋玲关键词:富硒茶 饮料 蛹虫草子实体超细粉对小鼠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2013年 为综合评价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子实体超细粉对小鼠的免疫增强和抗氧化作用,采用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耳肿胀法)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血凝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同时测定了小鼠体重、免疫器官重量、血清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肝脏中白介素-6、丙二醛等指标。结果表明:食用剂量为1.0g/kg BW的蛹虫草超细粉后小鼠耳片重量差值、血清抗体积数、肝脏匀浆(10%)中白介素-6含量显著升高,而小鼠体重、吞噬指数、胸腺/体重、脾脏/体重和肝脏/体重的比值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鼠肝脏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升高。 孙勇 杨文建 马宁 赵立艳 安辛欣 方勇 王少康 胡秋辉关键词:蛹虫草 免疫力 抗氧化 降血脂荷叶茶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一种降血脂荷叶茶的生产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将新鲜荷叶切成4cm左右的正方形,摊放在6CW-10E型茶叶微波杀青干燥设备的传送带上进行荷叶杀青,摊凉20min,再放入6CR-30型茶叶揉捻机,按照“轻-重-轻... 胡秋辉 张宴志 闻伯琴 杨方美 马寿年 安辛欣文献传递 一种高品质即食香菇脆片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即食香菇脆片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即食香菇脆片生产的主要过程为:采收品质优良的新鲜香菇,去蒂、清洗、浸渍、冷冻、真空冷冻干燥、调味后进行充氮包装。本发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新工艺生... 胡秋辉 裴斐 俞杰 杨文建 赵立艳 高兴洋 任鹏飞 单楠 胡军卫 刘福明 杨方美 安辛欣文献传递 条斑紫菜多糖的纯化、理化性质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2013年 利用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对木瓜蛋白酶法提取的条斑紫菜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PPYP-1、PYP-2、PYP-3和PYP-4多糖组分。然后对PYP-2、PYP-3和PYP-4单一组分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硫酸基含量、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红外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研究各组分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PYP-2、PYP-3和PYP-4组分总糖含量分别为91.83%、96.93%和97.66%,糖醛酸含量分别为19.39%、23.77%和18.23%,硫酸基含量分别为18.84%、17.63%和18.41%,分子质量分别为478.6、314.4、417.3kD,且3种多糖均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3种单糖以β-糖苷键链接的吡喃糖。3种多糖在25~2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增强其吞噬中性红能力,表现出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 邱伟芬 杨文建 薛梅 杨方美 赵清秋 方勇 马宁 安辛欣 赵立艳 胡秋辉关键词:条斑紫菜 多糖 纯化 理化性质 免疫活性 一种活性小球藻多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活性小球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海洋生物技术。将脱脂后蛋白核小球藻粉用20倍的纯水混匀,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于1000W破碎800S,再于100℃的沸水中水浴4小时,离心沉淀,去除藻体,再加入三氯乙酸(TCA)至终... 杨方美 施瑛 徐娟 胡秋辉 安辛欣文献传递 香菇超细粉对人体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2012年 通过青年志愿者服用香菇超细粉,使用Millipore Human Kit和液体芯片扫描仪检测服用前后血清中39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研究香菇对人体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食用5g香菇后EGF浓度显著升高、IP-10浓度显著降低,食用10g香菇后G-CSF、IL-12(p70)、IP-10、MCP-1 4种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食用15g香菇后Eotaxin、G-CSF、IL-12(p70)、MCP-1、MIP-1β、TGF-α6种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根据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进行信息检索,按照其合成与分泌细胞及其作用的靶细胞数据,构建食用3种剂量香菇后人体细胞通讯网络图。从细胞通讯网络图可以看出,食用5g香菇具有对人体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食用10g和15g香菇均具有下调免疫的作用;不同剂量组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不同,细胞通讯规律也不同,高剂量香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较强;推断香菇超细粉具有抑制炎症发生、抗过敏、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的功能。 孙勇 王连芬 徐增慧 马永征 杨文建 马宁 赵立艳 安辛欣 方勇 庞广昌 耿超宇 胡秋辉关键词:香菇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