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盛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1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4篇植被
  • 3篇植物
  • 3篇土壤
  • 3篇小叶章
  • 3篇火山
  • 3篇降水
  • 2篇林线
  • 1篇氮沉降
  • 1篇地区植被
  • 1篇亚高山
  • 1篇严重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方法
  • 1篇优势种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分布

机构

  • 19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吉林财经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宗盛伟
  • 13篇杜海波
  • 12篇吴正方
  • 6篇李明
  • 6篇王雷
  • 5篇许嘉巍
  • 4篇孟祥君
  • 3篇靳英华
  • 2篇王鹏
  • 2篇张莲芝
  • 1篇陶岩
  • 1篇秦丽杰
  • 1篇刘彩伶
  • 1篇王晓东
  • 1篇乔琳琳
  • 1篇王丹丹
  • 1篇贺红士
  • 1篇神祥金
  • 1篇梁宇
  • 1篇王丹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农业与技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灾害防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60a丹东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变化特征被引量:24
2013年
利用丹东1951~2010年逐日温度和降水资料,以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定义极端事件的阈值,分析了该地区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和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丹东极端最低温度事件比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次数多,极端最高温度强度比极端最低温度大,平均超出了1.5℃,而极端降水平均强度为30.3 mm,都在20世纪70年代最小,70年代是转折期;50年代的极端气候事件(温度和降水)最为严重,其次是90年代,70年代的严重度最轻;极端降水频次变化不明显,极端最高温度事件可以由夏季平均最高温度的变化预测,有不显著的增多趋势,而极端最低温度事件可以用冬季平均日较差温度的变化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显著减少的趋势。
杜海波吴正方张娜宗盛伟孟祥君
关键词:极端温度极端降水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不同林隙土壤性质对比研究
林隙是森林景观格局中一种广泛存在的干扰现象。它是研究森林种群、群落和景观生态的基本时空动态单元。林隙的产生改变了森林群落微生境的光照及水热条件,提供了森林苗木更新的场所,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对林隙的研究...
宗盛伟
关键词:林隙微生境主成分分析
文献传递
火山干扰下的长白山植被分布规律被引量:24
2013年
距今约800 a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普林尼式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植被。由于受喷发倾角和强劲高空西北风影响,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南坡和西坡次之,北坡最少。火山灰与浮石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在流水持续侵蚀下,对破坏后的植被演替产生了长期影响。利用野外调查和现有资料,论证了长白山植被分布独特性规律是长白山火山喷发及喷发物水蚀过程对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确认火山喷发虽历经800多a,目前各坡向植被仍然处在演替的不同进程之中,呈现差异性分布规律。
靳英华许嘉巍梁宇宗盛伟
关键词:植被分布
氮沉降对长白山苔原植被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为了探讨氮沉降增加对苔原植被的影响,特别是对草本植物侵入苔原的作用,在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进行了连续4 a的人工氮沉降模拟实验,测定3种设定的氮沉降水平下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和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的生长状况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与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等苔原本地种相比,氮沉降量增加更有利于侵入的小叶章生长;牛皮杜鹃生长对氮沉降量变化响应微弱,氮沉降量增加能明显抑制笃斯越橘的生长。2无小叶章侵入的牛皮杜鹃和笃斯越橘斑块在不同氮沉降量条件下,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氮沉降增加不是小叶章侵入苔原带的直接原因。3在小叶章侵入牛皮杜鹃和笃斯越橘斑块后,氮沉降量增加强化了小叶章的竞争能力,逐渐取代牛皮杜鹃或笃斯越橘,成为优势种,推动高山苔原向高山草甸转化。因此,随着氮沉降量的不断增加,长白山苔原带将面临退化与草甸化。
靳英华许嘉巍宗盛伟王鹏
关键词:氮沉降群落变化
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调查与机理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受火山活动干扰,长白山各坡向植被演替进程表现出较大差异,东坡植被演替处于早期阶段;而北坡出现岳桦(Betula ermanii Charm.)上侵现象;南坡植被演替处于二者之间。经过多年野外调查对比分析,首次提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Kom.)Y.L.Chang)侵入苔原的现象。调查显示小叶章呈现从低海拔处向高海拔逐渐侵入的趋势,威胁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 Pall.)及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等苔原带植物的生存,并导致苔原带景观变化。在调查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的基础上,根据苔原带的环境变化设计了小叶章移栽与增温实验、小叶章种子着床实验。实证了小叶章上侵是火山喷发后植被演替的一个特殊阶段,并提出长白山苔原带西坡小叶章上侵代表了岳桦林带上移的理论。
宗盛伟许嘉巍吴正方
关键词:小叶章
基于遥感方法的长白山地区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目前,越来越多的遥感数据被用来监测大面积植物物候的动态变化。利用长时间序列的SPOT/NDVI旬合成数据,通过doublelogistic模型获取了1999~2008年长白山地区植被的3个关键物候参数: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多年平均值,并绘制了它们的变化趋势空间格局图。结果表明,林地的生长季开始日期为第100-120天,草地和耕地相对较晚,分别为第130~140天和第140~150天;林地和草地生长季的结束日期为第275-285天,耕地的相对较早,为第265~275天;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生长季长度范围分别为160-180d、140-160d和110--130d。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生长季长度延长区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中东部,平均每年延长约0.7d;缩短的区域在西北地区,平均每年缩短1.1d。最后通过部分物候观测数据及前人在相同研究区的结果验证了利用doublelogistic模型提取预测长白山植被物候期的可行性。
李明吴正方杜海波宗盛伟孟祥君张莲芝
长白山亚高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机理研究
长白山苔原带经历了火山喷发,气候变暖以及台风干扰等多个自然过程,当前植被变化已表现出明显的坡向差异,东坡植被受火山干扰影响,仍然处于原生演替阶段;北坡岳桦正逐步向苔原带上移,侵蚀苔原带的分布范围;西坡受小叶章等草本植物上...
宗盛伟
关键词:林线
文献传递
吉林省人口发展演变趋势的分形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建国60余年来,吉林省人口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转折,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对吉林省人口发展过程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的R/S分析方法,基于其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对人口发展演变的时间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口的变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特征,未来20年~30年间,仍将继续增长。
李明吴正方张莲芝宗盛伟杜海波
关键词:R/S分析
基于SPI的1958-2009年吉林省旱涝时空特征分析
利用吉林省21个地面气象站1958-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分别计算1、3、6、12个月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并分析旱涝的时间变化特征。运用EOF和REOF两种数学方法来分析吉林省旱涝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吉林省旱涝空间变...
秦丽杰张辉李明宗盛伟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EOF
吉林省东部森林地区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吉林省东部山区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林业产区,是吉林省林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是实现吉林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保障。本研究对吉林省东部森林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东部森林地区经历了逐渐变暖的气候变化过程,从1961~2010年5个年代际的变化来看,东部森林地区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经历了逐渐改善的过程,极端温度减小,水分供应增加,低温冻害逐渐减轻,此外,利于树木生长的积温条件逐渐增加。吉林省东部森林地区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经历了逐渐改善的过程。
于德江宗盛伟杜海波王雷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