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晓春

作品数:106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理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冶金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有限元
  • 19篇碰撞
  • 12篇弹塑性
  • 12篇桥梁
  • 11篇支梁
  • 11篇简支
  • 11篇简支梁
  • 9篇地震
  • 9篇瞬态波
  • 9篇塑性
  • 8篇竖向
  • 8篇竖向地震
  • 8篇撞击力
  • 7篇导波
  • 7篇塑性变形
  • 7篇周向导波
  • 7篇转炉
  • 7篇仿真
  • 6篇弹塑性变形
  • 6篇瞬态响应

机构

  • 104篇南京理工大学
  • 6篇华北水利水电...
  • 5篇安徽工业大学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常州大学
  • 3篇上海梅山钢铁...
  • 3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中州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南车戚墅堰机...

作者

  • 105篇尹晓春
  • 17篇沈煜年
  • 11篇骞朋波
  • 11篇杨海波
  • 11篇田阿利
  • 11篇刘中华
  • 9篇吴林峰
  • 9篇杨钧
  • 8篇余春华
  • 8篇徐然
  • 6篇张慧玲
  • 6篇李同勇
  • 6篇戚晓利
  • 5篇孔德平
  • 4篇王文
  • 4篇张伟
  • 4篇郝用兴
  • 3篇金腾飞
  • 3篇陈德亮
  • 3篇吴凯

传媒

  • 14篇南京理工大学...
  • 10篇工程力学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机械工程师
  • 5篇机械强度
  • 4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固体力学学报
  • 2篇中国冶金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煤矿机械
  • 2篇拖拉机与农用...
  • 2篇烧结球团
  • 2篇力学季刊
  • 2篇爆炸与冲击
  • 2篇机械设计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兵工学报
  • 2篇航空兵器
  • 2篇船舶力学
  • 1篇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4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结烟气SCR脱硝过程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2024年
为减少铁矿烧结过程中NO_(x)等有害气体排放并解决某钢厂SCR反应器脱硝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SCR反应器内流场和脱硝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反应器内气流流动和均匀性、脱硝氨气与NO_(x)的混合度和脱硝效率,找出该SCR反应器脱硝效率低的原因,随后依据数值分析结果设计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对烟气发挥显著整流作用,可改善烟气流速的均匀性,使催化层上方和靠近反应器内侧流动死区的范围有所降低,流速的相对标准偏差由29.8%降低至7.14%;第一层催化剂上方氨气进入脱硝塔内的均匀程度得到提升,氨氮浓度比的相对标准偏差由22.3%降低至4.7%,进而使NO脱除率从48%提升至73%,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黄德巍尹晓春海坤丁怀平高程刘隆健
关键词:SCR脱硝导流板
非均质柔性杆撞击瞬态动力学动态子结构法被引量:7
2008年
该文运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动态子结构法,研究非均质变截面杆受刚性质量轴向撞击问题,导出了用模态坐标表示的瞬态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撞击初始条件确定的两种方法。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计算非均质变截面杆轴向撞击的复杂撞击力变化形式、撞击瞬态波在杆中的传播过程以及撞击瞬态动力响应。算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单元总数为180个,且仅保留2阶固定界面主模态时,计算结果已经收敛,与理论解相比,计算精度较高。因此,当选取更多单元总数和更高的主模态时,该方法有可能被应用于复杂的柔性结构撞击瞬态动力学的研究中。
沈煜年尹晓春
关键词:碰撞应力波碰撞力
变截面梁多次碰撞响应的动态子结构方法
2014年
该文考虑多次碰撞过程和多次分离过程,考虑阻尼对变截面梁运动的影响,将动态子结构方法推广应用于变截面梁的多次碰撞响应问题,导出了模态坐标表示的变截面梁-弹簧碰撞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Newmark隐式积分方法进行求解,研究了开启-关闭过程中簧片阀与升程限制器和阀座的多次碰撞现象,碰撞动力学响应,以及阀片厚度及中空部分尺寸对阀片开启和关闭动作的影响。数值收敛性结果和与三维动力有限元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动态子结构方法可合理、有效地分析变截面梁的多次碰撞响应问题,适用于研究时间跨度较长的变截面梁多次碰撞问题,以及阀门结构的优化设计计算。
王文尹晓春沈煜年董晓云
关键词:变截面梁碰撞
刚性质量对自由梁的塑性次撞击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接触和分离对撞击响应的影响,该文基于刚塑性动力学理论和单轴压缩多次弹塑性接触模型,研究了刚性质量水平撞击自由梁的过程。研究结果发现该撞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次塑性撞击过程,按照撞击力变化形式可以划分为两个撞击区,计算结果表明该两个撞击区的总冲量相当。塑性次撞击造成撞击能量以间歇方式传递,并且大部分撞击能量是由后续次撞击传递给梁的。不断出现的次撞击将迫使移行塑性铰作短暂的往复运动。通过与三维动态有限元方法的比较表明,刚塑性动力学理论可以应用于塑性次撞击问题的研究,并可获得梁撞击响应的主要特征。
杨钧尹晓春刘中华骞朋波
关键词:自由梁
考虑桩-土-锤相互影响的基桩瞬态动力响应被引量:2
2012年
考虑桩-土-锤的相互作用,采用瞬态波特征函数展开法,研究端承桩或嵌岩桩在打桩过程中的瞬态动力响应和次撞击现象。该文基于一维杆波动理论,根据系统的初边值条件,分别给出了打桩过程桩-土-锤结构的瞬态响应解和分离过程基桩的瞬态响应解。根据合理的撞击与分离过程转换条件,实现对次撞击问题的分析。通过算例,给出了基桩系统在打桩过程和分离过程的频率变化;考虑撞击激发的高频响应,分析不同模态截断项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了瞬态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和次撞击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基桩设计以及基桩长期运作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田阿利尹晓春
关键词:瞬态响应基桩应力波
三维接触问题的液压扭矩扳手的数值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考虑了部件间的接触问题 ,分析了液压扳手的三维应力和应变 ,得到了应力应变精确的数值解 ,发现该产品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 ,找出了有严重应力集中和材料冗余的区域 ,并且讨论了扳手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情况 。
李同勇陈爱军尹晓春
关键词:液压扳手有限元非线性
自由杆对简支梁的多次弹塑性撞击
2012年
文章将单轴压缩模型应用于模拟多次撞击和分离过程中接触区的弹塑性接触行为,推导了弹性杆和弹塑性梁的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加以求解,研究了弹性自由杆撞击弹塑性简支梁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整个撞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多次弹塑性撞击过程,存在两个以上的明显撞击区,每个撞击区包含了形式多样的复杂的次撞击过程。相对于第一个撞击区,剩余撞击区的撞击冲量不可忽略,所以多个撞击区将对撞击系统的物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撞击产生的纵向应力波在弹性杆中的传播和反射,直接影响多次弹塑性撞击行为,使得撞击过程初期出现了撞击力突降为零的现象。杆撞击端曲率对第一次撞击力峰值的影响明显,但对整个撞击过程中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有限。
刘中华尹晓春
关键词:弹塑性变形撞击力
割台支架数值模拟优化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割台支架是一个空间焊接结构,在使用中会产生拖拉机前轮轴超重,造成前轮轴疲劳断裂或是拖拉机沉陷土壤中。为了分析支架的强度和变形,文中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割台支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完成了割台支架的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该割台支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富裕度过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优化了支架结构。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减小了材料的厚度,支架的质量减轻了20.42%。同时指出了该分析方法在同类产品中应用的可能性。
吴林峰肖启敏郝用兴尹晓春雷冀南
关键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数值模拟结构优化
变截面柔性杆撞击动力学子结构法研究
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子结构法对柔性体的撞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提出研究的力学模型,将模型子结构离散化,导出撞击时多自由度高度非线性的动力学方程,运用无条件稳定的直接积分法(Newmark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变截...
沈煜年尹晓春
关键词:子结构法
文献传递
球-梁弹塑性次碰撞的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被引量:2
2016年
次碰撞是柔性结构碰撞时特有的物理现象。为观测和深入研究这一现象,专门研制了一套柔性结构次碰撞试验平台。借助该试验平台,结合Hertz碰撞理论和动态子结构方法,对钢球坠落碰撞简支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试验测试和数值仿真,观察到了复杂的次碰撞现象,深入探讨了次碰撞的碰撞接触时间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子结构方法可以作为球-梁弹塑性次碰撞行为分析的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手段。研究发现,在低速碰撞时Hertz碰撞理论所揭示的碰撞接触时间规律仍然适用于首个次碰撞过程,表明局部接触变形主导了首个次碰撞过程。次碰撞现象一旦发生,将导致简支梁碰撞端位移响应的前三阶振幅比和第一阶相位角均发生明显的变化。进一步的探讨则发现,次碰撞的发生与球-梁质量比、碰撞初速度和碰撞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若用质量比来度量次碰撞的发生条件,发现存在一个质量比阈值,只有满足该质量比阈值,才会出现次碰撞。
戚晓利尹晓春骞朋波潘紫微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