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仕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互动
  • 4篇大学生
  • 4篇心理
  • 4篇心理健康
  • 4篇自我效能
  • 4篇自我效能感
  • 4篇效能感
  • 4篇教育
  • 4篇课堂
  • 4篇课堂互动
  • 3篇心理健康课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自我
  • 3篇健康课
  • 2篇大学生自我效...
  • 2篇学生自我

机构

  • 7篇广西幼儿师范...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曹仕燕
  • 2篇韦宏霞
  • 1篇莫小兰
  • 1篇黄冰

传媒

  • 2篇湖北开放职业...
  • 1篇河南广播电视...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高教论坛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 1篇广西教育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堂互动中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探析
2011年
自我效能感并不是生而有之的,它是人与环境的互动经验来社会性的建构的。而学校作为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与培养其自我效能的。因此,课堂中,我们通过课堂互动如何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曹仕燕
关键词:课堂互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课课堂互动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班杜拉社会认知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个体效能的自我知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决定着人们行为活动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还会...
曹仕燕
关键词:课堂互动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课大学生
文献传递
社会网络视阈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互动研究——以团体辅导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论述团体辅导中的师生互动社会关系网、互动模式与互动方法,总结该模式中的领导者要求、常用的技术,提出"准备阶段—导入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的实施步骤,认为教师在团体辅导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网中"中介人物"的"枢纽"作用,提高灵活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注意处理好上、下次团体辅导的时间间隔问题,充分发挥长辈在督导评估中的积极作用。
莫小兰曹仕燕韦宏霞
关键词:社会网络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
风险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探究
2010年
由于时代的新变化和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风险意识的浓郁及风险社会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应该如何体现出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在风险社会的理论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作新的探究。
曹仕燕
关键词:风险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马尔库塞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比较
2010年
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的基本问题。对“人到底为何”不作出回答,则不可能进一步探讨人的问题。马尔库塞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分别构成了各自人学思想的基础。
曹仕燕
关键词:马尔库塞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是科尔伯格整个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西方道德心理学和德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我国德育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曹仕燕
关键词:道德认知德育
心理健康课互动中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差异;(2)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差异;(3)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差异;(4)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差异;(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曹仕燕
关键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课互动
国际课堂互动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课堂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场域,课堂互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1—2020年WOS数据库中以课堂活动为主题的906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国际课堂互动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增长、稳步上升三个阶段;美国和芬兰的高校成为课堂互动研究的重要机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课堂互动质量的评估、课堂互动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研究前沿涉及学龄前、课堂评价、课堂观察等。未来的研究可创新研究方法、拓展课堂互动研究主题。
韦宏霞吴昊曹仕燕
关键词:课堂互动话语分析课堂教学CITESPACE
论马克思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引量:2
2014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不仅表明了马克思同唯心主义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标志。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整体理论的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曹仕燕
关键词:实践观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途径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力量,有着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特性。要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民教师,师范院校更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课程因自身课程特点,是实现立德育人的理想阵地。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为指导的“话题”教学模式,依据“话题”分类选择思想政治教育题材,创设故事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黄冰曹仕燕
关键词:师范院校大学英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