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美忠

作品数:26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合川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11篇腰椎
  • 6篇椎体
  • 5篇羟基磷灰石
  • 5篇关节
  • 4篇胸腰椎
  • 4篇置换术
  • 4篇入路
  • 4篇人工椎体
  • 4篇椎间孔
  • 4篇微创
  • 4篇内固定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关节置换
  • 4篇PA66
  • 4篇HA
  • 3篇胸腰椎骨折
  • 3篇腰椎骨折
  • 3篇植骨

机构

  • 21篇合川区人民医...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25篇朱美忠
  • 10篇陈滔
  • 7篇邹文
  • 6篇权正学
  • 5篇伍庆
  • 5篇周鹏程
  • 2篇何苗
  • 2篇陈福灵
  • 2篇蒋电明
  • 2篇欧云生
  • 2篇胡义军
  • 1篇杨军
  • 1篇蒲海波
  • 1篇刘孙伟
  • 1篇安洪
  • 1篇邓忠良
  • 1篇赵军
  • 1篇匡静
  • 1篇张波
  • 1篇张春

传媒

  • 6篇重庆医学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系统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失败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降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失败概率。方法收集合川区人民医院骨科2002~2009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病例165例,统计术中问题,分析假体前倾角异常、大转子重建情况、假体位置及假体周围骨折等问题。结果手术失败病例16例。假体前倾角错误5例,股骨大转子重建失败致髋关节不稳4例;股骨近端骨折2例,假体安置过深致关节松动2例,假体安置过浅致关节复位困难2例,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1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方法,手术技术操作不当是发生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邹文朱芸朱美忠周鹏程荆安龙何苗蒲海波
关键词:老年人工股骨头股骨转子间骨折
脑卒中偏瘫后康复训练联合药物预防继发性骨质疏松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使联合使用降钙素和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治疗,分析对预防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32例,实验组72例,对照组60例,按Brunnstrom分期治疗,两组均进行正规康复训练,实验组采用降钙素联合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测定患侧股骨Ward三角、桡骨远端、第1腰椎三部位骨密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Brunnstrom I~Ⅱ期两组三部位均相当(P>0.05),Ⅲ~IV期、VI~V期实验组三部位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晚期预防骨质疏松疗效显著。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极易继发骨质疏松,在正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明确预防继发性骨质疏松。
匡静朱美忠胡天志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骨质疏松骨密度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微创经皮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随机抽取出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患者利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则利用颈椎旁肌间隙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创伤大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8.21±4.6)mm,(30.25±5.1)mL;(59.34±5.1)min,(30.16±4.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4 8,t=3.548 2,>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分别为:(44.35±5.1)mL,(71.3±19.1)min,(6.8±1.1)d;(54.31±4.9)mL,(80.2±18.4)min,(7.8±0.9)d,(t=5.349 2,5.647 2,6.249 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所获得的VAS评分为:(5.6±0.5)分,(2.6±1.0)分,(1.7±0.4)分,(6.4±0.6)分,(3.3±0.8)分,2.4±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4 8,5.264 9,5.187 6,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能够获得的更加优良的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朱美忠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
2019年
目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将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阐述.方法对该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将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情况康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患者通过带锁髓内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1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498,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康复时间、住院时间远远优良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83、5.2483、6.3512,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为8.0%(2/25),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不连情况各有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为24.0%(6/25),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不连情况各有3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情况改善情况良好,不良情况发生概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朱美忠伍庆
关键词:闭合复位四肢长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闭合复位并经皮穿针固定、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技术方法,探讨其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7例实施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31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随访8~20周,研究组全部骨性愈合(100%),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5%,P<0.05);愈合时间(11.2±1.4)周短于对照组(15.8±1.1)周(P<0.05);肩关节评分优良率(91.74%)明显高于对照组(55.68%,P<0.01)。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明显、并发症少的微创技术方法。
陈滔朱美忠伍庆荆安龙刘孙伟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交叉针内固定老年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肢体骨缺损应用87例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四肢骨缺损术中填充植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四肢骨手术后骨缺损,包括四肢松质骨暴力压缩骨折导致骨缺损和干骺端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填充植骨。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分别摄x线片及CT,观察骨缺损的修复生长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8个月),伤VI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骨缺损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周围骨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骨缺损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模糊,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3.8个月,愈合率为91.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治疗四肢骨缺损,能与植骨区骨生长融合,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缺损植骨填充材料。
朱美忠李晓斌陈滔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缺损人工骨
椎体成形术生物材料的应用与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朱美忠权正学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脊柱稳定性PVP影像引导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并在术前1天、术后7天、术后30天及术后3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其疼痛的程度。结果:这些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6毫升,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70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0天。这些患者术后7天、术后30天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其术前1天的VAS评分(P<0.05)。这些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0.00%。结论:使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手术持续的时间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身体恢复的速度快。
伍庆朱美忠唐跃先袁中华涂旭霞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
电磁导航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1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电磁导航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1例(26个椎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2.2±0.3)cm],Cobb′s角[(7.6±4.5)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3±0.8)分]、活动能力评分[(1.3±0.8)分]与术前[分别为(1.8±0.5)cm、(28.6±3.5)度、(8.0±1.5)、(2.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在电磁导航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短,疗效满意,而且视野清楚,减少人体X线辐射量,使手术变得更加安全。
邹文朱美忠胡天志陈滔张波邓忠良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电磁导航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48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需椎管内减压者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随访18~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改善,随访中未见椎体高度丢失和Cobb角改变;38例脊髓损伤患者36例Franke1分级获得不同程度提高,2例神经功能无改善者均为Franke1A级且入院时间晚。结论:在把握手术时机与适应症的前提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杨军朱美忠权正学赵军
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