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冬

作品数:177 被引量:625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5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0篇锅炉
  • 77篇超临界
  • 39篇传热
  • 37篇水冷壁
  • 33篇超超临界
  • 24篇传热特性
  • 23篇水动力
  • 23篇流化
  • 23篇流化床
  • 23篇壁温
  • 22篇循环流化床
  • 22篇炉水
  • 22篇锅炉水
  • 20篇螺纹管
  • 18篇质量流速
  • 18篇内螺纹管
  • 15篇直流锅炉
  • 15篇换热
  • 14篇临界锅炉
  • 14篇流化床锅炉

机构

  • 17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1篇哈尔滨锅炉厂...
  • 12篇上海锅炉厂有...
  • 7篇西安热工研究...
  • 6篇国网陕西省电...
  • 6篇国家电投集团...
  • 5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能源集团
  • 3篇浙江浙能技术...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西北电力试验...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华能(浙江)...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77篇杨冬
  • 42篇陈听宽
  • 27篇毕勤成
  • 11篇罗毓珊
  • 10篇李斌
  • 7篇刘均
  • 7篇沈植
  • 7篇郑庆华
  • 7篇彭挺
  • 7篇潘杰
  • 7篇王思洋
  • 7篇王文毓
  • 6篇伍洋
  • 6篇张之明
  • 6篇张帆
  • 6篇姜山
  • 6篇李永星
  • 6篇杨仲明
  • 6篇聂鑫
  • 5篇李永兴

传媒

  • 1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热力发电
  • 14篇中国电机工程...
  • 12篇动力工程学报
  • 8篇化工学报
  • 8篇洁净煤技术
  • 7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动力工程
  • 5篇核动力工程
  • 5篇锅炉技术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发电设备
  • 2篇中国电力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锅炉制造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电力科技与环...

年份

  • 13篇2023
  • 12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连续体机械臂重建方法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连续体机械臂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对单目相机进行标定;S200:利用标定后的单目相机采集连续体机械臂的弯曲运动位姿图像;S300:将所采集的位姿图像输入目标检测模型中,以获得若干目标预测框;S...
杨来浩杨冬杨浙帅孙瑜兰雨刘金鑫陈雪峰
660MW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优化计算及节能策略被引量:3
2018年
在正确建立及求解炉膛燃烧和流动换热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模拟锅炉冷态启动过程的计算程序H`,并用该计算程序模拟了直流锅炉从点火到最小直流负荷的冷态启动过程,通过试验确定了启动过程的最小安全流量,同时提出机组启动过程中的节能及安全运行策略。结果表明:该计算程序能很好地模拟机组冷态启动过程,提供了从锅炉点火至最小直流负荷的最佳启动曲线,可用于实际工程计算;采用较低的20%BMCR(其中BMCR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启动流量能满足机组安全启动的要求,与该发电公司目前37%BMCR启动流量方案相比,启动时间大为缩短,并有效节约了启动过程中燃料量和耗水量,对节能减排和加快机组并网发电具有积极作用。
刘万宇杨冬万李刘丹党龙赵广勋周海克
关键词:超临界锅炉优化计算节能策略
一种超超临界CFB锅炉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CFB锅炉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化学预处理系统、膜过滤系统、电渗析系统、脱硫废水预热系统、脱硫废水蒸发器、固液分离装置和蒸汽冷凝装置;本实用新型以超超临界CFB锅炉旋风分离器出...
杨冬谢海燕梁梓宇万李刘丹欧阳诗洁
文献传递
一种多路媒体同步呈现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媒体同步呈现控制方法,主要解决需要同步播放的多路媒体在呈现时的时间同步问题。针对不同媒体的重要程度及媒体之间的不同同步需求进行有区别的同步呈现控制,能提高多路媒体呈现效果。使得在多路媒体呈现过程中,重...
郑庆华刘均彭挺伍洋杨冬张帆姜山张之明杜海鹏
文献传递
倾斜内螺纹管中亚临界及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超(超)临界锅炉机组内螺纹管水冷壁的传热特性,在倾角5°~90°的ϕ35 mm×7.75 mm倾斜上升内螺纹管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为压力15~28 MPa,质量流速600~1000 kg∙m^(-2)∙s^(-1),热通量300~500 kW∙m^(-2)。实验对比了内螺纹管与ϕ25 mm×3 mm光管的壁温特性;讨论了倾斜角度、质量流速和压力的变化对内螺纹管中亚临界、近临界和超临界水传热的影响;拟合了不同倾斜角度下超临界水的传热关联式。结果表明:所用内螺纹管有明显的推迟传热恶化、强化传热的性能;不同倾斜角度的内螺纹管传热特性存在差异;亚临界压力下质量流速对气液两相区传热系数影响很小,近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随质量流速的增加,整体上传热系数增大;压力为15 MPa时的传热系数最大。超临界压力下,随压力的增大,大比热容区的传热系数减小。
张鑫刘朝晖毕勤成吕海财杨冬
关键词:内螺纹管传热质量流速超临界水两相流
变湍流Prandtl数模型在垂直上升管内超临界水传热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准确地预测超临界压力水的传热恶化(HTD),本文分析了湍流Prandtl数(Prt)对超临界压力水传热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物理性质相关的可变Prt模型。利用所提出的Prt模型以及其他2个先前的Prt模型和2个常数Prt模型对垂直上升加热管内超临界水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文献中的2组传热恶化工况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发现本文所提出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壁温。
周熙宏朱超吴鹏举董乐杨冬
关键词:超临界水传热恶化数值模拟
电站锅炉炉膛性能设计方法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参量分析优选及数据回归处理方法,对国内36个电站运行状况良好的大容量燃煤锅炉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炉膛截面热负荷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煤质特性综合判别指数之间,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与燃料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燃煤结渣特性综合判别指数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建立了炉膛截面热负荷及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计算方法.该方法弥补了我国现用性能设计方法中,没有炉膛截面热负荷及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计算公式的不足.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明显提高了电站锅炉的性能设计精度,优化了我国现用的电站锅炉炉膛性能设计方法.
李永星陈听宽杨冬
关键词:电站锅炉炉膛性能设计
超临界环形炉膛锅炉低质量流速内螺纹管传热特性被引量:6
2015年
在压力p=24-32 MPa、质量流速G=420-800kg/(m^2·s)、外壁热流密度q=150-360kW/m^2的参数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下水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环形炉膛锅炉水冷壁中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内螺纹管的壁温分布规律,分析了外壁热负荷、质量流速和压力对内螺纹管传热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可用于工程实践的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内螺纹管壁温随流体焓值的增加单调增加,在拟临界点附近发生了传热强化现象,壁温曲线变平缓,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外壁热负荷的增大、质量流速的减小以及压力的增大都会使内螺纹管壁温升高,传热系数减小。
沈植姜勇王少飞谢贝贝沈艳荣杨冬
关键词:超临界内螺纹管壁温低质量流速传热特性
多源流媒体传输QoS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流媒体传输QoS控制方法,由多源流媒体描述语言解释器、多源流媒体带宽分配、定值带宽检测、数据传输控制以及RTP/RTCP五个模块组成。MSML解释器根据MSML文件获得各路流媒体的URL、传输质量要求...
郑庆华刘均彭挺林杰伍洋张帆王晨旭吕伟梅张之明丁凯江丕峻姜山杨冬陈洪
文献传递
一种支持多源流媒体的同步播放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源流媒体的同步播放控制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分离器、解码器组、多源流媒体同步、多源视频流融合、OSD以及音频滤镜;分离器将多个本地媒体文件或多路流媒体中的视音频数据进行分离;解码器组调用相应解码...
郑庆华刘均张之明江丕峻王晨旭彭挺陈洪杨冬林杰伍洋张帆吕伟梅姜山丁凯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