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烜 作品数:37 被引量:180 H指数:8 供职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四川省泸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己酮可可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SAP相关肺损伤模型。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前30min给予己酮可可碱。12h后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系数、胰腺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胰腺及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其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下降,肺组织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亦明显减少。结论己酮可可碱对SAP相关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产生相关。 王烜 邓明明 夏国栋 康敏关键词:胰腺炎 肺损伤 己酮可可碱 细胞因子 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钙超载学说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3年 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很多环节并不十分清楚,自1995年Ward等提出了胰腺腺泡细胞钙超载是AP发病的“触发点”的假说以来,“胰腺腺泡细胞钙超载学说”一直是AP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随着多学科研究技术相结合在该学说研究领域的应用,钙超载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得以深入研究,本文拟对此进行综述。 王静 王烜关键词:胰腺炎 钙超载 胰腺腺泡细胞 CD13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CD13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中CD133的表达,比较CD133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33在胰腺癌中表达为63.8%(37/58),在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CD133表达呈下降趋势。CD133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与胰腺癌组织学分化呈负相关(P<0.01)。结论:CD133作为胰腺癌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以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王烜 邓明明 杜光红 贺凯关键词:胰腺癌 CD133 淋巴转移 白介素-22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4年 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一个新型的IL-10相关因子,最初发现于2000年,以后人们不断探索发现IL-22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尽管IL-22及其受体在基因水平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无明确关联,仍有很多研究表明IL-22在IBD患者肠黏膜表达增强.从几个IBD临床前模型的数据表明,IL-22通过加强肠道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和先天免疫而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IBD易感基因如IL-23R、IL-17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与IL-22相关,因此,对IL-22的进一步研究不仅能进一步了解IBD的基本机制,还能为把IL-22作为该病一个新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孟娅 王烜关键词:白介素-22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纤维结合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FN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小时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 王烜 张瑞 邓明明 李丽文献传递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例SPA患者入院后第5~10d进行安置鼻空肠管后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定期测定电解质、肝肾功能、观察和记录体重等。结果 20例SAP患者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等均恢复正常,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再次复查CT,20例患者胰腺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胸腹腔均无渗液,无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的形成。结论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SAP患者的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忠琼 王烜 邓明明 刘芳 钟晓琳关键词:鼻空肠营养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血清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诊断肝硬化肾受损的价值 2006年 探讨血清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CysC)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受损的诊断价值。根据24h肌酐清除率(Ccr)将9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肾功正常组、代偿组和肝肾综合征(HRS)组;上述所有患者均检测血肌酐(Scr)、CysC和Ccr;CysC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PETIA)。结果显示血清CysC的浓度在代偿组和HRS组明显高于肾功正常组(P<0.001);而Scr的浓度在代偿组和肾功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RS组Scr的浓度明显高于代偿组和肾功正常组(P<0.001);Ccr与CysC和S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0和-0.699,P<0.01)。说明血清CysC的测定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具有诊断价值,尤其对轻中度肾受损的早期诊断明显优于Scr。 邹义君 王烜 李晓云关键词: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 肌酐清除率 肾功能损害 肝肾综合征 腹水中α_1-酸性糖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测定腹水α1-酸性糖蛋白 (AAG)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比浊法 ,对自发性腹膜炎 4 8例 ,癌性腹水 32例 ,肝硬化腹水 38例进行血清和腹水AAG测定。结果 :血清AAG :自发性腹膜炎 (SBP)组 (12 4 .30±72 .0 8)mg/dl,癌性腹水组 (16 5 .4 0± 5 1.4 7)mg/dl,肝硬化腹水组 (86 .30± 4 2 .5 2 )mg/dl,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腹水AAG :自发性腹膜炎组 (5 7.30± 32 .4 2mg/dl) ,癌性腹水组 (90 .2 0± 2 9.75mg/dl) ,肝硬化腹水组 (2 0 .80± 2 2 .4 8mg/dl)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腹水AAG测定不仅能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 。 王烜 欧阳钦 邓明明关键词:腹腔积液 Α1-酸性糖蛋白 渗出液 漏出液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重症胰腺炎肝脏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DAD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脏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DADA对SAP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7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24)、SAP组(n=24)和DADA治疗组(n=24),假手术组、SAP组、DADA治疗组分别设12h、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大鼠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1ml/kg)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建立;DADA组大鼠在模型制备成功后10min开始给予肝乐注射液[0.375ml/(kg.12h)]尾静脉注射;SAP组经尾静脉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时间点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AST、ALT,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肝脏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肝脏组织细胞色素C、Bcl-2、fas基因表达。结果:重症胰腺炎组AST、ALT、细胞色素C、fas基因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cl-2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下降,肝脏细胞凋亡指数随着病程进展明显增加,光镜下见肝脏组织损害明显;经DADA治疗后,AST、ALT、细胞色素C、fas基因表达下降,而Bcl-2基因表达增强,肝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光镜下见肝脏组织损害减轻。结论:1肝脏细胞凋亡在重症胰腺炎肝脏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2细胞色素C、Bcl-2、fas基因表达参与SAP肝脏损伤的发病机制。3在SAP早期给予DADA治疗对减轻肝脏损害程度、改善预后是有益的。 刘宏 邓明明 王烜 何彩关键词:胰腺炎 细胞因子类 别嘌呤醇治疗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的的实验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痛风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治疗影响。方法健康 Sprague -Dawley大鼠42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经同样外科手术并插管,但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n=6,SAP 组 n=18... 邓明明 陈果 王烜 张瑞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别嘌呤醇 急性肺损伤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