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荣培晶

作品数:295 被引量:1,48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 22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5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1篇迷走
  • 61篇迷走神经
  • 52篇针灸
  • 45篇针刺
  • 41篇耳穴
  • 40篇耳甲
  • 36篇电针
  • 36篇神经刺激
  • 36篇迷走神经刺激
  • 29篇抑郁
  • 23篇穴位
  • 20篇抑郁症
  • 19篇中医
  • 18篇失眠
  • 18篇缺血
  • 17篇电刺激
  • 17篇耳针
  • 14篇心肌
  • 14篇心肌缺血
  • 11篇糖尿

机构

  • 259篇中国中医科学...
  • 3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湖北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北京大学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93篇荣培晶
  • 64篇李少源
  • 56篇朱兵
  • 56篇贲卉
  • 50篇李亮
  • 40篇方继良
  • 38篇张金铃
  • 37篇高昕妍
  • 27篇朱兵
  • 22篇王俊英
  • 21篇何伟
  • 18篇王宏才
  • 17篇黄凤
  • 16篇赵敬军
  • 14篇翟煦
  • 13篇魏玮
  • 13篇焦玥
  • 12篇罗曼
  • 10篇吴冬
  • 10篇俞裕天

传媒

  • 43篇针刺研究
  • 20篇中国针灸
  • 18篇世界科学技术...
  • 15篇中医杂志
  • 15篇中华中医药杂...
  • 12篇World ...
  • 12篇中国中医基础...
  • 8篇世界中医药
  • 5篇第十八届中国...
  • 4篇科技导报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2009年传...
  • 3篇2017第十...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

  • 5篇2024
  • 21篇2023
  • 21篇2022
  • 24篇2021
  • 35篇2020
  • 15篇2019
  • 7篇2018
  • 16篇2017
  • 20篇2016
  • 7篇2015
  • 17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2篇2005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生物学在中医针灸学研究中的应用
<正>系统生物学是一个相对新的生物学研究领域,着重于实验和计算方法的整合研究。它通过对生物有机体有序的干扰(包括生物学的、遗传的、化学的、物理的)来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监控基因、蛋白和信息通路反应;整合这些数据;构建描述...
肖贵山荣培晶
文献传递
“学科交叉与针灸发展”专刊序言被引量:1
2021年
学科交叉是"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研究活动,其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及知识体系的更新至关重要。针灸作为中医学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备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天然具有与其他学科或领域融合的特点,《黄帝内经》中针灸体系雏形的建立便是最直接的反映。对于某种学科、学术的发展,其本身有着不断演变与自我更新的属性,而针灸学科、学术的发展演进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这对于我们不断推进针灸学科、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荣培晶
关键词:针灸学科发展演进自我更新相对独立性
耳针疗法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耳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耳针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共37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①耳针治疗失眠的有效率优于单用安眠西药(RR=1.26,95%CI:1.15~1.39,Z=4.77,P<0.00001)、常规针刺治疗(RR=1.10,95%CI:1.05~1.16,Z=3.83,P=0.0001)、中药治疗(RR=1.41,95%CI:1.23~1.63,Z=4.80,P<0.00001);②耳针治疗在降低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安眠西药治疗(MD=-1.61,95%CI:-2.61~-0.60,Z=3.14,P=0.002)、中成药治疗(MD=-3.76,95%CI:-4.84~-2.68,Z=6.84,P<0.00001),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2,95%CI:-2.11~0.08,Z=1.82,P=0.07);③耳穴选择:迷走神经分布区耳穴为主治疗在降低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其他耳区穴位为主治疗(MD=-3.21,95%CI:-4.45~-1.96,Z=5.03,P<0.00001);④刺激物选择:使用不同刺激物(磁珠、王不留行籽、微针)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62,95%CI:0.71~3.73,Z=1.14,P=0.25);⑤刺激频率:高频次刺激与低频次刺激耳穴在有效率、降低PSQI总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需要谨慎对待;⑥不良反应:耳针(耳穴贴压)治疗较西药不良反应例数少(MD=0.15,95%CI:0.06~0.35,Z=4.38,P<0.0001)。结论:耳针治疗失眠较中西药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优势,可以改善失眠的相关症状,且不良反应少,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焦玥焦玥韩颖周劲草张金铃荣培晶
关键词:失眠耳针META分析
轻中度抑郁症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与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轻中度抑郁症(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MMD)的脑功能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精神科被诊断为MDD的患者病例作为MMD组。健康者来源于广告招募,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最终共纳入48例MMD患者病例及51例HC,且两组满足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对匹配。受试者均参加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静息态脑功能扫描,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items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评分。采用DPABI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与统计分析,获得两组差异脑区ALFF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别对ALFF值与临床量表及炎症因子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MD组在HAMD-17、HAMA-14评分上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L-2、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与健康组相比,MMD组的ALFF值在左侧颞下回增高,右侧颞极、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减低。相关分析显示:左侧颞下回与HAMD-17、HAMA-14评分、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1,P<0.001;r=0.549,P<0.001;r=0.479,P<0.001);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TNF-α呈负相关(r=-0.285,P=0.004),HsCRP水平与HAMD-17、HAMA-14评分呈正相关(r=0.723,P<0.001;r=0.667,P<0.001)。结论MMD患者存在免疫炎症因子异常,MMD组存在ALFF差异脑区,主要位于边缘叶、默认网络等脑网络,其中左侧颞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是外周炎症因子相关的异常脑区,这可能是MMD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更为复杂的原因。
马跃何家恺郭春蕾孙继飞鲁新宇罗屹高山山陈庆燕张樟进荣培晶方继良刘勇
关键词:轻中度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血清炎症因子
国外针灸临床试验研究的病种趋势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以MEDLINE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为基础,对国外30年来针灸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计量分析。其中排名前5位的疾病种类包括: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295篇)、神经系统疾病(230篇)、妇产科疾病(164篇)、手术相关症状(134篇)、戒断症状(70篇);在这5类疾病中各国的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德国(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59篇、神经系统疾病62篇、妇产科疾病17篇、手术相关症状21篇、戒断症状8篇)、美国(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43篇、神经系统疾病27篇、妇产科疾病24篇、手术相关症状27篇、戒断症状29篇)、英国(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38篇、神经系统疾病17篇、手术相关症状14篇、戒断症状6篇)、瑞典(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17篇、神经系统疾病16篇、妇产科疾病28篇)以及韩国(神经系统疾病14篇、手术相关症状5篇、戒断症状3篇)。
何巍童元元荣培晶杨坤杰赵英凯李凤玲
关键词:针灸疗法病种文献计量学
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给针灸学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兴起的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将闭环式控制刺激系统和神经调控相结合,是医学和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医学临床实践中,闭环式控制刺激的思维随处可见,医者、患者同时达到“得气”状态,就是一种类似闭环式控制刺激系统的反馈调节过程。多学科交叉共同发展是未来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美国SPARC计划和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针灸通过刺激外周达到治疗效果的话语权。这些挑战同时也促使传统中医针灸必须通过理论和方法创新、多学科交叉等途径加快现代化进程,以保护和发展学科阵地。借鉴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将“闭环”思想引入针灸学科,可为探索经络、腧穴、针刺手法、穴位配伍的本源及提高中医针灸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何家恺赵亚楠贾宝辉方继良王瑜张帅荣培晶
关键词:针灸针刺研究得气
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客观睡眠结构及各睡眠阶段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原则,评估经taVNS治疗4周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PSG),分析睡眠连续性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入睡后的觉醒(WASO);睡眠结构:非快速眼动睡眠1、2、3期(NREM 1、NREM 2、NREM 3)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百分比,并分析其脑电功率谱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taVNS治疗4周后失眠伴抑郁患者PSQI、HAMD-17评分显著降低;SE和NREM 3显著升高、SL显著缩短;NREM 1的delta1功率谱显著降低、NREM 3的delta2功率谱显著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aVNS可有效改善失眠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睡眠连续性、睡眠结构及增加NREM 3的delta2功率谱,降低皮层过度觉醒状态。
赵亚楠王瑜张金铃李素霞何家恺张帅焦玥翟伟航荣培晶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睡眠结构脑电功率谱
电针耳甲区对2型糖尿病大鼠痛觉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耳甲区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痛觉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13只、耳甲区电刺激组13只;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耳电区电刺激组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并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50 mg/kg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30天后对耳甲区电刺激组大鼠连续进行14天电针干预,每次30 min。记录造模前、造模3、15、30天及电针治疗14天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行为学评分及机械刺激和热刺激收爪延迟时间。结果造模3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耳甲区电刺激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血糖显著升高,行为学评分降低,机械刺激和热刺激收爪延迟时间延长(P<0.05或P<0.01);电针14天与模型组比较,耳甲区电刺激组大鼠体重上升,血糖下降,行为学评分升高,热刺激和机械刺激收爪延迟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电针刺激耳甲区可改善STZ介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消瘦、高血糖、抑郁症状及机械、热痛觉障碍。
李少源翟煦荣培晶王宏才李荣俊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症电针
针灸治疗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8年
近年来,国内外对针灸治疗糖尿病做了一些机制研究。本文整理和分析了Pubmed及SC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可能是通过多个机制起作用,包括增强胰岛功能、减轻体质量及减少食物摄入、直接降低血糖、调整体内激素等机制。此外,针灸与降糖药物还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超王宏才翟煦黄凤吴冬吴冬
关键词:针灸糖尿病
内关穴埋针治疗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的心脏CT注射优化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在针刺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实验中,采用CT灌注增强扫描证实其疗效,现总结实验技术,重点是优化静脉穿刺及埋针方法,保障高压注射的成功率,准确有效实施穴位埋针。方法:选择猪的耳缘静脉,熟悉其解剖特点,结合高压注射的要求,总结穿刺技术方法以及穴位埋针技巧。结果:前4头小猪因采用与临床患者相似的穿刺方法,图像质量不高,其后逐步改进及优化穿刺与注射技术,图像质量明显好转,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反复练习,总结出小型猪静脉穿刺及高压注射方法,从而保障了CT心脏灌注扫描的成功。
张今朝朱秀玲赵青包岩佟海滨高波方继良俞裕天贾术勇张金玲何勋荣培晶
关键词:慢性心肌缺血静脉穿刺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