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惠新

作品数:141 被引量:1,098H指数:14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胃癌
  • 18篇内镜
  • 18篇病变
  • 17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6篇综合征
  • 15篇易激综合征
  • 15篇幽门螺
  • 15篇幽门螺杆菌
  • 15篇螺杆菌
  • 14篇肠易激
  • 14篇肠易激综合征
  • 14篇大肠
  • 13篇蛋白
  • 11篇食管
  • 9篇肠癌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端粒
  • 7篇镜检

机构

  • 103篇惠州市中心人...
  • 2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惠州市中心医...
  • 7篇广东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6篇漳州市中医院
  • 5篇惠州市第一人...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40篇陈惠新
  • 46篇许岸高
  • 46篇余志金
  • 38篇徐永成
  • 30篇凌红
  • 23篇罗程
  • 23篇陈旻湖
  • 18篇刘集鸿
  • 17篇胡品津
  • 13篇熊理守
  • 13篇曾书君
  • 11篇甘爱华
  • 11篇宋鑫
  • 11篇童志勇
  • 10篇张晓慧
  • 10篇严山
  • 8篇陈洁
  • 8篇陈丽莎
  • 7篇许良锋
  • 7篇王伟岸

传媒

  • 8篇临床消化病杂...
  • 6篇胃肠病学和肝...
  • 5篇胃肠病学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新医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病案
  • 2篇现代消化病及...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鳞状细胞癌5例报告
目的: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
赵永斌吕军胡卫列曹启友邓志雄杨菁华陈惠新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全切术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学诊断标准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症状学诊断标准的特异性情况。方法 在广东省社区人群关于IBS调查中 ,共收集到 2 3 9例符合RomeⅡ标准及 479例符合Manning诊断标准的IBS症状人群。按一定比例选取其中 3 8例IBS症状人群到医院进行包括肠镜在内的相关检查。结果  (1) 3 8例接受检查的IBS症状人群中 ,男性 13例 ,女性 2 5例 ;城市 2 1例 ,农村 17例 ;年龄范围 18~ 73岁 ,平均年龄 41.5 5岁 ;已就诊过者 9例 ,未就诊过者 2 9例 ;3 8例均符合Manning诊断标准 ,其中 3 0例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 ;(2 ) 2例符合糖尿病 2型的诊断标准 ,2例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1例诊断为肠蛔虫病。该 5例均符合IBS的Manning诊断标准 ,IBS诊断的符合率为 86.84% ;其中 4例符合IBS的RomeⅡ诊断标准 ,IBS诊断的符合率为 86.67% ;(3 )另有 1例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有一单发息肉 ;1例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为 91g/L ;1例血沉为 2 6mm/h ,其余均小于 2 0mm/h ;腹部超声检查发现上述 2例糖尿病有轻度脂肪肝 ,另外 1例为肝区小囊肿。结论 RomeⅡ及Manning标准对社区人群中IBS的诊断均有较高的特异性 ;
陈惠新许岸高熊理守陈旻湖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特异性
不同胃粘膜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端粒酶的关系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胃癌胃粘膜演变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粘膜组织端粒酶表达规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酶TPCR ELISA法检测 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15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ICM )、15例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14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2 9例胃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 ,并对其中HP阳性与阴性病变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端粒酶阳性率由CSG→ICM→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胃癌逐渐增高 ,分别为 0、40 0 %、40 0 %、78 6%、79 3 %。胃癌及重度异型增生组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4.44 ,P <0 0 5 )。各组HP感染率分别为CSG 3 1 6%、ICM 73 3 %、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 66 7%、重度异型增生 64 3 %、胃癌 44 8%。ICM及轻度异型增生组与CSG组比较差异显著 (χ2 =5 .85 ,P <0 0 5 )。各病变组织中HP阳性与阴性组间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端粒酶激活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HP现行感染与端粒酶阳性表达无明显关系。
凌红陈惠新李韶光曾宏刘集鸿
关键词:癌前病变端粒酶幽门螺杆菌病理
MMP-9表达在胃癌转移侵袭中的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MMP-9表达在胃癌转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认的胃癌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6例非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MMP-9单克隆抗体对两组患者进行表达情况的标记分析。结果在观察组的胃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分别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达到64.5%、50.0%、60%、60%,对照组中的正常胃组织中无阳性表达。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将其作为标志对其侵袭性与转移性加以判断。
黄宇珊刘汉冕曾书君许良峰严山陈惠新
关键词:MMP-9胃癌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监测胃癌术后复发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25(CA125)在胃癌复发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美国Abbott公司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40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血清中的CEA、CA19-9、CA153和CA125的含量,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腹部B超或CT等检查。结果:复发病例多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上升,甚至高于术前水平,复诊时未复发病例各项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上升;腹腔种植、局部复发病例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5),而局部复发病例与腹腔多脏器转移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A153于胃癌根治术前、术后、复发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EA与CA19-9均为阳性者70.1%确诊为胃癌复发;CEA、CA19-9与CA125均为阳性者75.6%确诊为胃癌复发。结论:联合多项肿瘤血清免疫标志物检测诊断胃癌术后复发是一个较有价值、值得推荐的随访检查手段。
余志金陈惠新彭晓峰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癌胚抗原
社区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3年5-9月,采用整群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随机选取了广州市(较发达城市)、惠州市(中等发达城市)和惠阳县新圩镇(农村地区)作为调查地区,采用最近衍生出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进行调查。对调查中收集到的GERD症状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和生活质量的分析。在调查中,每发现1例GERD患者,随后即选取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以比较和分析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估采用SF-36量表。用SPSS10.0作卡方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调查中共收集到的GERD症状人群(RDQ评分≥12)83例,并选取16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2.6%和2.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岁以上是相对高发人群(3.5%),但各年龄组GERD的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与GERD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离婚、分居或丧偶人群(OR4.61)及工作压力大者(OR3.43)倾向于发生GERD。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在GERD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
陈惠新熊理守许岸高贺龙君胡品津陈旻湖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生活质量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被引量:35
2004年
目的 探讨与评价社区人群中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HRQOL)情况。方法 在广东省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中收集到的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 2 31例IBS患者 ,并随机选取 6 36例非IBS(NIBS)者为对照组 ;生存质量的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SF 36量表。结果  (1)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学历及城乡分布方面 ,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IBS组比NIBS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状况、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各个维度分值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IBS就诊者SF 36各个维度的分值比非就诊者有所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SF 36各维度分值与IBS患者每月犯腹痛的次数相关 (P <0 0 5 ) ;并与患者自诉腹痛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相关 (P <0 0 5 ) ;也与IBS患者是否出现乏力的症状相关 (P <0 0 5 ) ;(4)应对方式与HRQOL明显相关 ;控制应对方式对HRQOL的影响后 ,IBS组仍比NIBS组的HRQOL有明显下降。结论 与NIBS者相比 ,IBS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SF 36量表适用于IBS的HRQOL评估 ;但有必要进行有关IBS特异的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分析。
熊理守陈旻湖王伟岸陈惠新许岸高胡品津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IBS流行病学结肠疾病
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meta系统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截止于2018年1月的99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来自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99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共计12096例外科治疗的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患者,通过联系原作者获取病例的治疗情况,统计关于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的数据。结果:治疗结果表明,纳入39个数据集均报告了治疗成功率较高。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I2=27.3%<51.2%,P> 0.05提示异致性较小,具体见表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率的合并,总共治疗13205例,合并后的治疗成功率为95%(95%CI:91%~97%),失败率为5%(95%CI:3%~8%),丢失率为0.9%(95%CI:1%~3%),其他为0%(95%CI:0%~1%)。结论: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较为有效,其还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肠梗阻,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张园园陈惠新
关键词:奥曲肽肠梗阻META分析手术时机
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的活性 ,探讨在这些病变演化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酶TRAP ELISA法定量检测 33例胃癌、8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5例轻度异型增生、7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胃癌 ,端粒酶阳性率逐渐增高 ,分别为 0 %、42 9%、40 0 %、75 0 %、84 0 %。端粒酶阳性率在胃癌及重度异型增生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0 5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及轻度异型增生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2 5 ) ,而胃癌与重度异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追踪端粒酶阳性的胃癌前病变患者有利于早期发现胃癌。
陈惠新凌红李韶光曾宏刘集鸿童志勇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皮质激素治疗肺质结核合并顽固性咯血疗效观察
本文对14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的病例进行分析,主要探讨皮质激素治疗顽固性咯血的疗效。结果表明:一般药物治疗42%的病例可获止血;部分无效病例加用脑垂体后叶素,疗效提高(?)58.2%。对上述病例无效的顽固性咯血病例短期加用...
潘治民陈惠新石幸国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