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国内外干预项目的内容及成果经验,为以后在我国慢性病防控从业群体中推广循证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1995年1月1日—2019年11月31日发表的与慢性病防控循证能力干预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4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国内极为缺乏针对提升公共卫生从业者慢性病防控循证能力的干预项目。发达国家较早实践提升医务人员慢性病能力的干预措施,包括各类面对面课程、研讨会、网络课程、书籍等,但干预课程设置普遍遇到的问题包括慢性病防控机构缺乏数据库权限,未对不同循证认知层次和工作环境的从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结论我国应积极借鉴慢性病防控的国外经验,开发各类干预途径并加以推广和应用。
目的回顾和分析现有的国内外慢性病风险评估进展,提出当前我国慢性病风险评估的关键问题,推动我国慢性病风险评估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方法系统回顾分析国内外慢性病风险评估进展,以“慢性病”“风险评估”等作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2000年以来的文献予荟萃分析。结果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医疗机构对多类慢性病患者提供了疾病风险评估及长期支持管理,且目前仍旧以单一疾病的风险评估居多,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乳腺癌。我国此方面工作开始起步,但实践相对薄弱。结论目前存在风险评估前后的相关数据源建立和方法学等问题,我国实践情况相对发达国家滞后,慢性病风险评估并未广泛推行。未来需完成公共卫生多渠道数据整合,实现多维方法学整合和利用、完善不同风险状态下的人群健康促进措施。
背景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截至2015年,我国慢性病患者数达到2.8亿,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并发症多、病程长,有效的随访工作和随访方式可大大延缓慢性病进程。目的调查我国当前慢性病随访情况,剖析已有随访方式的优缺点及关键问题,探索提高慢性病随访成功率、改善随访质量的方向。方法系统检索2000-01-01至2019-07-31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数据库中与慢性病随访有关的文献,全面获得我国慢性病随访现状及相关问题;于2019年8月,采用非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例来自上海市某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就随访方式、优缺点、瓶颈等开展深入访谈。结合文献荟萃分析和访谈结果,归纳出我国慢性病随访开展现况及关键问题。结果目前,面对面随访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随访方式,二、三级综合性医院普遍使用面对面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但效率不高,网络智能随访应用较少。关键问题在于:随访工作主体主动性与依从性较差、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及随访资源配置不足等。结论未来需优化随访模式,借助于智慧化形式,激发患者主动健康意识,实现有效的慢性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