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毅

作品数:210 被引量:1,393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2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3篇土壤
  • 38篇玉米
  • 37篇秸秆
  • 26篇渗灌
  • 26篇还田
  • 22篇水分
  • 16篇土壤侵蚀
  • 16篇干旱
  • 15篇土壤水
  • 15篇半干旱
  • 14篇旱地
  • 14篇旱区
  • 13篇水土
  • 13篇耕地
  • 13篇灌溉
  • 13篇保护地
  • 12篇温室
  • 12篇秸秆还田
  • 12篇节点式渗灌
  • 11篇节水

机构

  • 18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2篇辽宁省水土保...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凌源市农业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辽宁省农业科...
  • 3篇铁岭市水土保...
  • 2篇辽东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辽宁省白石水...
  • 2篇辽宁水利职业...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喀左县农业技...
  • 1篇康平县农业技...
  • 1篇沈阳市东陵区...
  • 1篇沈阳市水利局

作者

  • 205篇黄毅
  • 111篇张玉龙
  • 64篇邹洪涛
  • 55篇虞娜
  • 28篇张玉玲
  • 23篇王瑞丽
  • 12篇王秋兵
  • 12篇魏凤兰
  • 11篇范庆锋
  • 11篇王铁良
  • 11篇任文涛
  • 9篇李军
  • 8篇杨丽娟
  • 8篇白雪卫
  • 8篇党秀丽
  • 8篇杨宇
  • 8篇林素兰
  • 7篇崔红光
  • 7篇刘鸣达
  • 6篇张政利

传媒

  • 17篇土壤通报
  • 17篇水土保持科技...
  • 15篇水土保持研究
  • 1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0篇水土保持学报
  • 9篇水土保持应用...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辽宁城乡环境...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农机化研究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节水灌溉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农业科技与装...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15篇2012
  • 15篇2011
  • 10篇2010
  • 17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19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耕年限对东北旱田土壤性质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试验以免耕1年,免耕2年,免耕4年和免耕5年的玉米农田为对象,探索免耕年限对不同层次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根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免耕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在免耕4年以后比常规耕作显著增加;免耕栽培玉米根系的表面积、根长、体积、根尖数均显著低于传统翻耕,但根系直径差异不显著,且随免耕年限增加,玉米根系在0~20 cm土层呈现集聚现象,说明免耕能够促进玉米根系对0~20 cm土壤养分的吸收;随免耕年限增加,不同免耕年限处理分别比传统翻耕增产7.7%、7.9%、9.7%和4.6%,在免耕4年产量达到最高。综合各项指标测定,免耕应以4年左右为宜。
张音霄邹洪涛张玉龙张玉玲虞娜范庆锋黄毅
关键词:土壤性状玉米根系
美国应用RUSLE及GIS评估军训基地土壤侵蚀危险程度被引量:6
2003年
用土壤侵蚀危险评级的方法对Williams军训基地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估。用GIS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和侵蚀量估计值对该地进行分组定级。评估结果指明了发生侵蚀问题的区域及相对的侵蚀危险 ,但定量分析缺乏精确性。除了没有防护性植被的区域外 (如道路 ) ,其他场地不存在土壤侵蚀问题。从综合结果的精确性比较来看 ,将GIS采集的 3个因子值 (K ,S和C)与来自田间的因子值进行比较 。
李华蕾黄毅
关键词:RUSLE土壤侵蚀GIS技术
辽西易旱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辽宁西部易旱区地域辽阔,旱灾频繁,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与作物生产需要不吻合;多年来,并未把着眼点放在拦蓄与科学利用雨水资源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这一地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包括空间上对降雨拦、蓄和时间上的夏深松、秋覆膜、春增墒技术,讨论了这一技术所收到的效果及其原理,对今后这一技术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推广应用做出了展望。
黄毅邹洪涛虞娜张玉龙
关键词:雨水资源
辽东山区非耕地土壤侵蚀及其控制被引量:2
1999年
辽东山区非耕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5% ,其中林草面积占主导地位。非耕地土壤侵蚀模拟试验表明:植被盖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非常关键,故在控制侵蚀的策略上要从3 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土地利用上坚持以林为主的方针;二是在控制上坚持以防为主;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全区的土壤侵蚀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对各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定期定点监测,以便给侵蚀控制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
黄毅张本家
关键词:非耕地
辽宁省水田土壤硅素肥力状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通过田间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辽宁省不同类型水田土壤的硅素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醋酸-醋酸钠(pH4)缓冲液法测定的辽宁省水田土壤的有效硅含量不能准确反映土壤的供硅能力,淹水培养法的测定过程同水稻的生长过程相似,测定出的水浸态硅含量同硅肥的增产效果密切相关,因此,这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水田土壤的供硅能力;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硅肥可提高水稻的产量,增产幅度和水浸态硅含量的关系可用CateandNelsen校验曲线进行描述;通过该曲线初步确定的辽宁省硅素丰缺的临界标准为水浸态硅含量80mg/kg;根据初步确定的临界标准,辽宁省绝大多数的水田土壤硅素缺乏,合理施用硅肥将成为辽宁省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张玉龙李军刘鸣达黄毅
关键词:水田土壤硅素土壤肥力田间试验
机械打孔节点渗灌管的出水特性试验被引量:3
2004年
在一定水头压力和出水历时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内试验和温室内试验,测量节点渗灌管每单节管的出水量,利用均匀度公式,分别按照单位节点计算渗灌管的出水均匀度, 同时考虑渗灌管与灌水毛管的粘合与否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打孔渗灌管出水流量小于一般节点渗灌管。温室内、实验室内渗灌管出水均匀度都不够高,渗灌管总出水量与时间不成线性关系;粘合后的渗灌管出水比较稳定。室内试验发现,灌水毛管的总水头损失很小,整个管路的总水头损失不大。
郭维东张玉龙黄毅关德仕梁振海朱小凯
关键词:农业灌溉
耕作模式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研究翻耕、旋耕、免耕对作物根系生长影响的机理,以耕层棕壤(0-20cm)和犁底层棕壤(20-40cm)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模拟了不同耕作模式及容重,并研究了这些条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下层不同土样及不同容重对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1)。与1.2g/cm3容重相比,容重为1.4g/cm3和1.6g/cm3的土壤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酶的活性,中、下层容重变化对表层酶活性影响相对较小,但中层受下层容重变化影响较大,容重由1.4g/cm3升到1.6g/cm3时酶活性下降尤为明显。多数情况下,模拟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在对应土层与生育期总比模拟翻耕的高,模拟翻耕土壤处理的中、下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保护性耕作处理的酶活性。
郑存德依艳丽黄毅张大庚栗杰刘小梅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酶活性免耕翻耕
玉米精量施水播种机的研制被引量:8
2005年
研制了一种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玉米,又能同时施水、施肥的小型播种机。该机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农业技术要求,调节每穴施水量、施肥量和播种量;种子和肥料分开,避免了肥料烧苗;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具有鼠道特征,实现了自动覆土,防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任文涛黄毅杨懿刘伟韩双王义明张玉龙
关键词:玉米半干旱地区土壤墒情施水量播种量烧苗
节点式渗灌管打孔机构
一种节点式渗灌管打孔机构,它包括动力驱动的辊轮、对轮及固定台架,其特征是辊轮上用顶紧螺钉固定安装伞形打孔部件,伞形打孔部件前端设置打孔锥体。在辊轮和对轮转动过程中,靠摩擦力使渗灌管沿两轮啮合点处的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同时...
张玉龙黄毅邹洪涛虞娜任文涛
文献传递
辽西半干旱地区中耕深松对土壤养分及其玉米产量的影响
以辽宁西部阜新旱作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中耕深松对这一地区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中耕深松能够提高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0~20cm土层土壤全N、P、K含量,...
张玉玲张玉龙黄毅邹洪涛孙占祥信东旭张哲元
关键词:中耕深松土壤养分玉米产量辽西半干旱地区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