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娜

作品数:185 被引量:1,496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7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6篇土壤
  • 23篇设施土壤
  • 23篇保护地
  • 20篇水分
  • 19篇渗灌
  • 17篇水稻
  • 17篇番茄
  • 15篇土壤水
  • 14篇灌溉
  • 13篇玉米
  • 13篇施肥
  • 11篇滴灌
  • 11篇养分
  • 11篇有机氮
  • 11篇水肥
  • 11篇土壤水分
  • 11篇温室
  • 10篇氮素
  • 9篇干旱
  • 8篇有机氮组分

机构

  • 182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天水市麦积区...
  • 3篇天津经济技术...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凌源市农业技...
  • 1篇喀左县农业技...
  • 1篇通辽市农业科...

作者

  • 185篇虞娜
  • 163篇张玉龙
  • 122篇邹洪涛
  • 102篇张玉玲
  • 55篇黄毅
  • 37篇范庆锋
  • 25篇党秀丽
  • 12篇安晶
  • 8篇刘鸣达
  • 8篇王展
  • 7篇姬景红
  • 7篇汪景宽
  • 7篇杨丹
  • 7篇叶旭红
  • 6篇张辉
  • 6篇杨宇
  • 6篇吴汉卿
  • 5篇陈温福
  • 5篇王喜艳
  • 5篇张鹏

传媒

  • 38篇土壤通报
  • 1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土壤学报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中国土壤与肥...
  • 4篇土壤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生态环境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北方园艺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节水灌溉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保护地中应用被引量:37
2005年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主要分析了渗灌技术应用于保护地生产所体现出的诸多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渗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王淑红张玉龙虞娜颜文
关键词:保护地渗灌技术
不同水分条件对东北风沙土花生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东北风沙土花生各生长期植株形态、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式对花生各生长期的土壤水分进行调控,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风沙土栽培花生苗期适当干旱对花生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花针期对水分要求明显增高,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为宜;结荚期必须提供充足的水分,否则严重影响荚果生长,导致减产。在各组处理中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时,水分利用率最高,达到1.53g/kg,产量92.9g/盆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该指标可用来指导东北风沙土花生补水灌溉。
杨志孟邹洪涛周子铉蔡倩虞娜迟道才张玉龙
关键词:花生灌水量风沙土水分利用率
包膜缓释肥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8年
本文概述包膜缓释肥料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详细地介绍了该类肥料的缓释材料、缓释机理、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邹洪涛张玉龙黄毅虞娜张玉玲张玉玲
关键词:缓释材料
灌溉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以长期定位灌溉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滴灌、渗灌、沟灌3种不同灌溉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法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有不同趋势;各处理土壤硬度在0—20cm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渗灌条件下的土壤硬度在20—30c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后继续增加;灌溉方法不同,作物根系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灌水量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硬度、速效养分含量和番茄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番茄品质的相关性不显著。滴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番茄作物产量,而且不影响番茄品质,同时达到了高产、高效、节水的目标,为3种方法中最佳的灌溉方法。
张西超邹洪涛张玉龙范庆锋张玉玲虞娜
关键词:渗灌沟灌土壤理化性质番茄
温室膜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与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被引量:87
2006年
【目的】在探讨温室膜下滴灌不同生育时期灌水控制下限与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出适宜的番茄生育前、后两时期灌水控制下限组合。【方法】采用了日光温室小区作物栽培试验的方法,对试验数据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番茄的耗水量多少、产量的高低是番茄生育前期和后期灌水控制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后期灌水控制下限的高低对于全生育期灌水量的影响要高于前期,而前期灌水控制下限对产量的影响比后期更加明显;水分利用效率随番茄产量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当产量为9.69×104kg·ha-1时,水分利用效率有最小值62.28kg·m-3。【结论】温室覆膜滴灌栽培番茄,应将各个生育时期的灌水控制下限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综合考虑节水、增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因素,番茄生育前期和后期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分别控制在20和60kPa左右为宜;与番茄生育后期相比更应加强对番茄生育前期的水分调控管理。研究结果可为温室覆膜滴灌蔬菜栽培的水分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张辉张玉龙虞娜田义
关键词:日光温室膜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水稻土可矿化氮与微生物量氮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短期淹水密闭培养法、长期淹水密闭培养-间歇淋洗法及氯仿薰蒸法,探讨不施氮肥、施氮肥、氮肥+有机肥、氮肥+有机肥+放萍4种施肥措施,连续16年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的可矿化氮及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6年培肥及水稻种植,与不施氮肥相比,单施化学氮肥使水稻土可矿化氮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可极显著地提高水稻土可矿化氮数量(p<0.01);而化学氮肥及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均可极显著增加水稻土微生物量氮的数量(p<0.01),但以单施化学氮肥增加的幅度最大。与氮肥和有机肥配施相比,在此基础上,连续7年水稻插秧后接种"Azolla"固氮菌体,水稻土可矿化氮及微生物量氮数量均无显著变化。两种培养方法,水稻土可矿化氮量与微生物氮量之间无密切联系,但水稻土可矿化氮和矿化氮与微生物量氮比率之间则有密切正相关关系。
张玉玲张玉龙虞娜王丽娜党秀丽
关键词:长期施肥水稻土可矿化氮微生物量氮
施用废渣后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Ⅱ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其与pH的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选取5种工矿废渣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工矿废渣作为硅肥施用对土壤硅素释放特性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y=kxm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硅素释放的动力学特征;施用废渣可显著提高水田土壤硅素释放速率,增加土壤硅素释放量,提高土壤溶液的pH值,土壤溶液pH与培养127天硅素累积释放量间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三种高炉渣(A、B、F)的施用效果明显好于粉煤灰(H)和金刚石矿渣(J),即三种高炉渣更适于作为生产硅肥的原料。
杨丹张玉龙刘鸣达虞娜
关键词:水稻土PH
水氮耦合对设施农田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
2023年
水氮措施影响设施土壤氮素的转化及硝化微生物活性,但水氮耦合对设施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作用差异的影响尚不明确。以连续8年设施水氮耦合田间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WHC)(40%WHC、60%WHC和80%WHC)进行室内微宇宙培养试验,通过添加乙炔抑制剂抑制自养硝化途径,研究水氮耦合对设施土壤自养和异养硝化速率及参与自养硝化的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分析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古细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对自养硝化作用的贡献。结果表明,水氮耦合下,不同硝化途径NH_(4)^(+)-N、NO_(3)^(-)-N含量以及参与自养硝化的AOA amo A和AOB amo A基因拷贝数均有显著差异。无乙炔培养7 d后,NO_(3)^(-)-N含量显著增加,而NH_(4)^(+)-N含量显著降低,AOA amo A和AOB amo A的基因丰度显著增加。添加乙炔后,NO_(3)^(-)-N、NH_(4)^(+)-N含量基本保持恒定,AOA amo A和AOB amo A基因丰度显著减少。水氮耦合显著影响自养和异养硝化速率,冗余分析(RDA)表明,NH_(4)^(+)-N含量、AOB amo A、NO_(3)^(-)-N-C_(2)H_(2)、AOA amo A可分别解释自养和异养硝化速率变异的68.9%、34.9%、32.8%和24.4%。设施土壤存在自养硝化和异养硝化两种途径,60%~80%WHC各施氮处理均以自养硝化为主,占总硝化速率的65%~86%;仅40%WHC下,氮纯养分量300和525 kg·hm^(-2)处理以异养硝化为主,占总硝化速率的61%~77%。AOB和AOA共同驱动自养硝化,且AOB贡献更大。
曹万德崔嘉华李娜何雪莲张玉玲邹洪涛张玉龙虞娜
关键词:设施土壤水氮耦合异养硝化
东北地区滨海盐渍土型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用Bremner法测定东北地区滨海盐渍土型开垦5年、30年稻田土壤和邻近未开垦稻田的旱地土壤的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1)在0~60cm土层,3种土壤非酸解性全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率明显大于酸解性全氮,但总体上以表层土壤(0~20cm)为最高。(2)与未开垦旱地土壤相比,种稻5年和30年均使表层土壤酸解全氮含量明显下降,但种稻5年使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的含量及其占全氮比率明显增加,使氨态氮和未知态氮的含量及其占全氮比率明显下降;而种稻30年则均使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率明显下降。(3)与未开垦旱地土壤相比,种稻5年和30年稻田土壤酸解全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2种稻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率的剖面分布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张玉玲陈温福虞娜张玉龙邹洪涛
关键词:稻田土壤有机氮组分
水钾耦合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明确不同水钾耦合对花生生理性状及生殖生长的影响,以‘花育25’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分[土壤含水量为35%(水分胁迫,W1)、50%(轻度水分胁迫,W2)、65%(水分适中,W3)、80%(水分过量,W4)田间持水量]和钾肥[0 g(K2O)·kg^(-1)(土)(缺钾,K0)、0.15 g(K2O)·kg^(-1)(土)(低钾,K1)、0.30 g(K2O)·kg^(-1)(土)(中钾,K2)、0.45 g(K2O)·kg^(-1)(土)(高钾,K3)]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通过遮雨棚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水钾耦合下花生叶片保护酶活性在结荚期后期的差异,以及生殖生长的差异,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的高效水肥管理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分对花生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叶片含水量对叶绿素有明显的稀释作用,随灌水量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两者为极显著负相关。水分和钾肥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交互效应。3种酶对不同的逆境响应不同,SOD活性在缺钾(K0)或高钾(K3)条件下升高明显,POD酶在水分胁迫(W1)或K3时升高极显著,CAT酶在W1或K0时升高显著。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叶片CAT活性迅速下降,且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CAT在花生结荚期后期可减缓叶绿素降解,延长叶片功能期。钾肥和灌水对单株开花总量的影响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钾肥能显著推迟始花时间,而减少灌水量能提前终花时间。在中钾(K2)时各水分处理有效花量和有效花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水分适中(W3)时,钾肥对单粒仁重有促进作用,水分轻度胁迫(W2)也有利于单粒仁重的增加。单株荚果数显著增加和双仁果率提高是水分效应增产的重要原因。以中水中钾W3K2处理花期最短(25 d)、有效花率最大,达51.0%,籽仁产量最高。
张鹏张玉龙迟道才邹洪涛高娜曲晶虞娜
关键词:花生生殖生长抗氧化酶活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