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德山

作品数:130 被引量:715H指数:15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病毒
  • 29篇流感
  • 23篇流行病
  • 23篇流行病学
  • 17篇病原学
  • 15篇病原
  • 14篇流感病毒
  • 12篇血清
  • 12篇流行性
  • 12篇抗体
  • 12篇儿童
  • 12篇病毒性
  • 11篇脑炎
  • 11篇基因
  • 11篇监测分析
  • 11篇腹泻
  • 8篇疫情
  • 8篇住院
  • 7篇乙型
  • 6篇乙型脑炎

机构

  • 129篇甘肃省疾病预...
  • 29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天水市疾病预...
  • 6篇酒泉市疾病预...
  • 4篇湖南省疾病预...
  • 4篇白银市疾病预...
  • 4篇平凉市疾病预...
  • 3篇安徽省疾病预...
  • 3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长春市儿童医...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陕西省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129篇于德山
  • 33篇李红育
  • 30篇汪鹏
  • 25篇张慧
  • 22篇蒋建祥
  • 21篇李保娣
  • 21篇孟蕾
  • 19篇刘新凤
  • 19篇陈建华
  • 18篇张广业
  • 15篇康倩
  • 10篇许亚宁
  • 10篇党清辉
  • 10篇姜中毅
  • 10篇何健
  • 9篇李国太
  • 9篇刘海霞
  • 8篇刘建地
  • 8篇李慧
  • 7篇刘学珍

传媒

  • 15篇中华实验和临...
  • 13篇疾病监测
  • 1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0篇中国病毒病杂...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病毒学报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17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种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后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检测原理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来自甘肃省33例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58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了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和总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COVID-19发病后IgM、IgG和总抗体阳性率随发病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发病早期3d以内,三种试剂盒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在13.6%~31.8%之间;发病4~7d时,阳性率在36.4%~45.5%之间;发病8~14d时,阳性率在55.6%~77.8%之间;而发病15d以上时,阳性率达到100%。此外,本研究使用三种试剂盒检测了健康人血清标本,检测特异性在99%~100%之间。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三种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COVID-19疑似病例在核酸检测阴性时的辅助诊断;本研究初步获得的SARS-CoV-2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可为COVID-19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症状感染者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姜中毅毛乃颖朱贞张燕崔爱利汪鹏徐丛杉董茂星王雪莹于德山许文波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
10省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成人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10省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哨点监测纳入的成人住院病例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2月-2014年6月全国10省市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哨点监测医院纳入的≥15岁的成人SAR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调查,按照疾病临床严重性将SARI成人病例分为轻症住院病例和重症住院病例,分析两组病例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SARI住院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家哨点医院共纳入3 071例SARI成人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8岁,≥65岁老年人占39.69%。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共432例(14.07%),轻症病例2 639例(85.93%)。重症和死亡病例中男性比例较高,≥65岁老年患者、患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例及孕妇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病例(P<0.001)。发热(96.44%)、咳嗽(85.47%)是成人SARI病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30%的病例出现并发症。5.95%的SARI成人病例发病后应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SARI病例240例(7.82%),以A(H1N1)pdm和A(H3N2)亚型流感为主。重症病例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发病-入院时间>7 d等是重症的危险因素,肺炎是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SARI成人住院病例主要集中在男性,≥65岁的老年人。流感病例的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足,建议流感住院患者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引发SARI的主要病原体尚未可知,建议进行呼吸道多病原体检测。
姜慧于德山阮峰徐闻黄婷李玲王开利刘社兰张恒娇贾平东杨鹏彭质斌郑建东冯录召余宏杰
关键词:流感住院病例成人
2009-2011年甘肃省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及主要临床症状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临床症状。方法于2009--2011年,以甘肃省各监测哨点医院中监测到的32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采集其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其中,296例患者采集到合格标本,纳入研究。结合患者疾病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确定进行检测的病毒种类(均至少检测1种病毒)。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JEV)、肠道病毒(EV;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的IgM抗体。对各病毒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患者各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差异,以及乙脑患者和其他病毒性脑炎患者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296例患者病毒检测阳性率27.03%(80/296)。JEV、EV、腮腺炎病毒、HS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3%(22/292)、8.75%(23/263)、13.84%(22/159)、15.09%(40/265),各病毒检测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49,P〈0.05)。90.91%(20/22)的JEV检测阳性患者分布于天水、陇南、平凉市,且主要于7-9月发病,占95.45%(21/22)。23例EV检测阳性患者均于4-12月发病,且年龄分布为1~44岁。腮腺炎病毒、HSV检测阳性患者各月均有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现意识障碍(OR=15.487,95%CI:2.266—105.852)、嗜睡(OR=11.659,95%CI:1.783~76.242)、抽搐(OR=11.062,95%CI:1.687—72.530)等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感染JEV的可能性较大。结论HSV是甘肃省病毒性脑炎的最主要病原;JEV感染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有明显集中趋势,且乙脑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
王旭霞蒋建祥王芳张晓曙于德山汪鹏赵海李慧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流行病学
甘肃省蚊类四新记录被引量:5
2002年
平凉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3省交汇处,东接陕西,北靠宁夏,全区总面积11 169.67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5°1′~107°5′,北纬34°34′~35°46′之间.
李国太于德山张有良付鸿赵德寿
关键词:蚊类孳生场所
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空分布及自然疫源地研究
王旭霞穆秋玲于德山刘旭红张晓曙贾玉新董茂星李慧
该研究属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课题组以乙脑这一特殊传染性疾病为切入点,收集甘肃省长达60年的乙脑发病数据,从时空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的可视化角度,研究甘肃省乙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进一步研究并明确甘肃省的气象、环境等因...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疾病
甘肃省2010—2018年度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0—2018年度流感监测结果及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在甘肃省19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全省各级流感网络实验室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用犬肾细胞(canine kidney cell,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结果2010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共检测ILI标本93334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3440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4.40%,阳性标本中乙型流感病毒所占比率最高(37.02%),其次为季节性H3N2型流感病毒(35.25%)、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26.78%)。不同时期优势型别不同。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流感高峰期,其中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0.34%),其余年龄组发病率相近,不同年龄组流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153,P<0.001)。男性、女性流感病毒感染无统计学差异。对16101份ILI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分离到3892株流感病毒,其中乙型流感病毒占比最高(37.82%),其次为季节性H3N2型流感病毒(33.04%)、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28.96%)。结论甘肃省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较为明显,呈冬春季单峰流行,要加强对学龄期青少年儿童的流感防控。
张慧李红育徐丛杉李保娣姜中毅于德山刘子梅何健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
甘肃省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甘肃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和就诊经过、可能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并排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医学观察,同时开展外环境采样检测和疫点消毒。结果甘肃省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本地感染病例为82岁男性,城市居民,2017年3月29日因发热、全身乏力前往私人诊所就诊,4月3日到酒泉市医院就诊,有在检出H7N9病毒核酸的活禽销售店附近活动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该病例经治疗于发病17 d后治愈出院;9名密切接触者实施为期7 d的医学健康观察,未出现健康异常;强化监测全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357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酒泉市发现的3例H7N9病例均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其中1例死亡。结论暴露于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的外环境是人感染H7N9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加强散养家禽和活禽市场管理;外环境禽流感监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王磊徐烨向国锋杨晨于德山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
携带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在某患者体内播散及耐药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分析携带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NDM-1)基因(blaNDM-1)菌株在患者不同部位间的播散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方法 于2010年,在某51岁男性患者因车祸入院时及整个治疗过程中,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粪便样本,同时对患者病房环境进行取样,按照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常规操作进行碳青霉烯耐药菌株筛查和分离;利用VITEK微生物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仪和E-test试剂条对分离的耐药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利用PCR、PFGE及Sourthern杂交对菌株blaNDM-1进行检测及定位。结果 患者从10月1日入院到11月4日出院,在其血液、痰液、尿液、粪便及病房地面共分离到的9株菌株,血液样本分离到产酸克雷伯菌、植生拉乌尔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痰液样本中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尿液样本中分离到洛菲不动杆菌,粪便样本中分离到大肠杆菌,病房地面样本中分离到洛菲不动杆菌和不动杆菌属菌株,其中4株菌为blaNDM-1菌株,分别为从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的植生拉乌尔菌(RpNDM1),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EcNDM1),从病房地面分离的洛菲不动杆菌(AlDNM1)和不动杆菌属菌株(AsNDM1);4株菌株均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且携带的blaNDM-1均位于质粒上。结论 blaNDM-1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跨种属传播,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应考虑blaNDM-1菌株在不同部位间传播的风险,加强对携带该菌株患者的粪便样本的处理。
赵晓菲袁敏陈霞刘新凤于德山李娟
关键词:抗药性Β内酰胺酶类
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对2008~2014年收集的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A亚型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动态变异特征。根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的靶基因特征,从2008~2014年中国8省市流行的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挑选代表株,并采用RT-PCR方法对G蛋白编码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Sequencher 5.0、MEGA5.0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分析基因亲缘性和氨基酸变异特点。2008~2014年中国8个代表省市收集的296份HRSVA阳性标本,依据靶基因变异程度及特征共挑选出代表株87株,覆盖2008~2014年流行的各基因型,包括GA5,NA4,NA1,NA3,ON1;对87株代表株进行G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同源性为88.2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2.09%~100%,与原型株long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2%~91.07%和82.77%~86.82%;变异主要集中在第二高变区,其次在胞浆区和第一高变区。根据G蛋白全长核苷酸序列构建亲缘关系进化树,87株代表株可以分为5个分支,与国际上通用的依据G蛋白第二高变区为靶基因进行的基因分型及进化树分支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08~2014年中国8省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G蛋白编码基因的基因特征及氨基酸变异情况,为中国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基础研究数据。
宋金华王慧玲石晶崔爱利崔爱利杨子峰孙利伟于德山张蕾张红张燕
关键词:G蛋白基因特征
甘肃省康县儿童腺病毒7型流行特征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儿童腺病毒7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采集病例咽拭子样本118份,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呼吸道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 V)等12种病原进行初筛检测。对HAd V核酸初筛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Hexon基因片段测序,核酸序列采用ClustalⅩ和Mega 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日共报告118例感染病例,均为儿童,年龄最小的仅2个月,最大的11岁,分布在康县21个乡镇中的17个乡镇,〈1岁27例,1~岁37例,2~岁40例;〉5岁14例,其中男性67人,女性51人,男女性别比为1.31∶1。临床特征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部分病例伴扁桃体发炎、腹泻等症状。实验室确诊为HAd V感染的有33例,分布在13个乡镇。118例病例咽拭子经实时荧光PCR检测,HAd V阳性33例,流感病毒H3N2阳性7例,RSV阳性6例,HAd V和RSV混合感染2例。HAd V阳性标本用Hep-2细胞分离到病毒18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复核HAdV7 17株,HAdV3 1株,毒株测序结果表明,HAd V7毒株同源性高达100%,所有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上。结论该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疫情的主要病原是HAdV7;疫情初期为H3N2流感病毒感染,后期RSV病毒感染病例使疫情持续时间延长;当地的恶劣气候,医院门诊对发热患者未按要求进行预检分诊,输液大厅、儿科病房等通风条件差,病例拥挤是本次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陈建华于德山刘东鹏苟发香武海卓高强申明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腺病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