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展安

作品数:40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12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文学
  • 8篇哲学
  • 5篇代文
  • 5篇章太炎
  • 5篇政治
  • 4篇当代文学
  • 4篇主义
  • 3篇特质
  • 3篇物论
  • 3篇小说
  • 3篇佛学
  • 2篇当代文学研究
  • 2篇道体
  • 2篇形而上学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社会
  • 2篇思想史
  • 2篇农民
  • 2篇齐物

机构

  • 32篇上海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埃克塞特大学

作者

  • 38篇周展安
  • 1篇李磊
  • 1篇贾艳艳
  • 1篇何吉贤
  • 1篇李猛
  • 1篇袁红涛
  • 1篇黄平
  • 1篇唐文明
  • 1篇陈立胜
  • 1篇丁耘
  • 1篇刘春
  • 1篇李长春
  • 1篇吴增定
  • 1篇蔡翔
  • 1篇汪晖
  • 1篇张志强
  • 1篇王光东
  • 1篇陈少明
  • 1篇刘轶
  • 1篇方向红

传媒

  • 8篇文艺理论与批...
  • 6篇开放时代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东方学刊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经济导刊
  • 1篇现代哲学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长江文艺评论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百家评论

年份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重探20世纪50—70年代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及其内部逻辑被引量:3
2017年
50—70年代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中极为独特的一段,它承接了近代以来的历史逻辑,高扬了革命的正当性,同时又暴露了自身的若干问题,消耗了革命。本文选择贯穿这一时段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内在脉络、特质,其所以发生的历史契机与内部包含的逻辑,探索"哲学"在运动中所得到的"解放",并借此来摸索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与政治的基本特点,分析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解放政治在这一时期的突进,在突进过程中所遭遇的危机,及其对于危机的应对方式,在整体上去理解此一时期"解放"或者说"解放政治"本身所具备的"哲学"形态。而所有这些问题将从"哲学"这个视点出发进行探讨,以把握"哲学"在特定时代中的角色、位置与功能。
周展安
关键词:哲学政治危机
科学、理势与现在主义-试论鲁迅与进化论的关系
周展安
“以百姓心为心”:章太炎《齐物论释》阐微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俗情"、"俗谛"的肯定性阐释,分析了章太炎如何运用佛学的"中道"义来导引其阐释;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对"俗情"的肯定来抒发其志在救世的"菩萨一阐提"精神;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两行"之道来绾合"丧我"之义与对"俗情"的肯定,并区分了这种新的"两行"之道和多元主义及相对主义的区别;最后,以章太炎对"阿赖耶识"中"种子"义的论述为核心,分析作为整个"齐物哲学"之归宿的"以百姓心为心"的内涵。
周展安
关键词:俗情中道
“革命儒学”的政治构想及其哲学基础——以熊十力《乾坤衍》为中心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以熊十力的晚年思考及其“衰年定论”——《乾坤衍》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勾勒熊十力的“革命儒学”,特别是其如何将“社会主义”和“儒家”进行对接并使二者相互激发的思想轨迹=熊十力对传统儒学进行“判教”,区分了“大道之学”和“小康之学”,对代表“大道之学”的《易经》《春秋经》《周官经》《礼运经》做出新的原理性解释,获得了将“儒家”和“社会主义”进行对接的契机,发展出“革命儒学”的“外王学”和“内圣学”。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激进性解释,特别是对“大道之学”的哲学基础即“体用不二”的解释,熊十力为既定的“社会主义”构想提供了新的要素,对“唯物论”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综合来看,熊十力激进的判教工作,对“社会主义”的儒家形态做了具有极限性的思考尝试,这为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儒家”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周展安
关键词:熊十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扎根的逻辑与特质——从中国近代史的内在趋势出发的视角被引量:3
2015年
20世纪中国革命的展开是和一个努力向外探求真理的过程相伴随的。在探求的过程中,中国人遇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外来的真理。而要把握20世纪中国革命,一定不能脱离全球性的视角——这里的全球性,不仅指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体系,也指世界范围内对于这种压迫体系的反抗,所以要在中国历史的内在脉动中来认识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沿用进化论的逻辑或者将后者看成对前者被动承受的结果,更不是要用文明史观来吞噬革命史观,而是对历史大势的重新发现和解释,不仅是重新发现新的"势",同时也发现新的"理"。
周展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
无法篡改的命——读东西长篇小说《篡改的命》被引量:2
2016年
《篡改的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是一部有雄心的作品。这一雄心体现在作者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汪长尺高考两度落榜后的一系列遭际与挣扎的描写,来揭示19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的矛盾与痼疾。作者是从巨大的城乡差距这个角度人手来摸索这一痼疾的。
周展安
关键词:篡改长篇小说中国社会城乡差距主人公
“当代性”的绽出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反历史化”契机
2022年
当下是这样一个时刻:一切首尾相顾的历史都处于破裂之中,时间链条上的过去、现在、未来被同时召唤然后并置,一切都敞开着,一切都显示为未知,一切都在为一场“决战”准备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当代性”正在绽出。这使我们获得了一种重新肯定性评估“当代文学”的契机。
周展安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肯定性并置召唤
“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被引量:1
2021年
章太炎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对章太炎佛学思想的探讨要将之置于近代以来佛学发展的脉动中加以把握。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法藏的辩难为中心,围绕“十钱喻”与“椽舍喻”以及阿赖耶识缘起、无尽缘起等问题焦点,可以分析章太炎的“齐物哲学”与华严宗的离合关系,凸显章太炎思想与华严宗之间的张力。在性寂说与性觉说、妄心系与真心系的佛学判摄框架中摸索章太炎佛学所处的位置,亦可为进一步探讨其“齐物哲学”的特质提供思想前提。
周展安
关键词:章太炎法藏华严宗
“戊戌变法”中保守派“中体”论述的限度和意义再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绝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对于此前的历史来说,'戊戌变法'是从龚自珍时代开始的一系列'自改革'举措的集成和高潮,是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在甲午战败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反思性跃进。今文经学政治潜能从刘逢禄到康有为的逐步彰显和激进化,与《校邠庐抗议》《危言》《盛世危言》这三本书在戊戌年的再次进呈,(1)具体而微地显示了这种历史的连续性推进。对于此后的历史来说,我倾向于认为“戊戌变法”构成庚子新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源头。
周展安
关键词:保守派维新运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在文学内部思考政治——重探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及其历史逻辑被引量:3
2017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当前正处于一种暧昧不清的状况当中。晚近以来,研究者或者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种长时段提法将“中国现代文学”含而化之,或者用“二十年代文学”、“三十年代文学”这类更细致也更实证的命名方式将其搁置或分离,或者用“民国文学”的概念将其替换。有些还在使用“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概念的学者,则或者追步异域执着于“现代”、“现代性”等理论概念的反复定义,或者径直用“新民主主义”、“西方文明”、“个人主体性”、“民族国家想象”等来指涉“现代”。
周展安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历史逻辑特质政治民族国家想象新民主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