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建军

作品数:99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4篇机械工程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4篇柴油
  • 39篇发动机
  • 38篇燃料
  • 28篇柴油机
  • 26篇燃烧
  • 22篇甲醇
  • 18篇混合燃料
  • 17篇F-T柴油
  • 14篇甲醇发动机
  • 14篇甲醚
  • 14篇二甲醚
  • 11篇混合气
  • 10篇双燃料
  • 10篇排放特性
  • 10篇燃烧特性
  • 9篇汽油
  • 8篇预混
  • 8篇预混合
  • 8篇进气
  • 7篇供油

机构

  • 99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汽车技术...
  • 2篇山西潞安煤基...
  • 2篇山西潞安矿业...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潍柴动力股份...
  • 1篇山西华顿实业...

作者

  • 99篇朱建军
  • 26篇王铁
  • 17篇张翠平
  • 13篇高聪慧
  • 10篇韩卫
  • 10篇苏志伟
  • 10篇王晋
  • 10篇吴子龙
  • 8篇郭宇杰
  • 7篇王勇
  • 6篇郭文亮
  • 6篇韩念琛
  • 6篇郭政
  • 5篇王大书
  • 5篇刘磊
  • 5篇耿新
  • 5篇谢玉峰
  • 4篇王淑平
  • 4篇张杰
  • 4篇李文

传媒

  • 8篇机械设计与制...
  • 8篇可再生能源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车用发动机
  • 3篇汽车工程
  • 3篇小型内燃机与...
  • 2篇汽车技术
  • 2篇煤矿机械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中国农机化学...
  • 2篇中国内燃机学...
  • 2篇2016中国...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内燃机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汽车安全与节...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供油提前角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2015年
利用在缸内加装电热塞的ZS1115单缸柴油,实现纯甲醇(M100)燃料的扩散燃烧,利用柴油机热效率高的优点,提高甲醇燃料的能量转换效率。通过改变供油提前角,研究不同供油提前角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并与原单缸柴油机燃用0#柴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对甲醇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均有影响。与原机燃用0#柴油相比,燃油消耗率上升,使用成本降低;HC排放量升高,CO和NOX排放量降低。供油提前角提前4°CA时CO排放最少,最低平均减少23.89%;供油提前角退后2°CA时NOX排放最少,最低平均减少94.74%。
高聪慧朱建军王晋安俏俏
关键词:单缸柴油机甲醇供油提前角
预混引燃燃烧模式下甲醇比例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防爆柴油机尾气中NO_x和PM排量高,单使用尾气净化装置效果有限的现状,通过在CY25型柴油机上加装防爆装置,研究了甲醇预混合气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引燃燃烧模式下甲醇占能比对防爆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甲醇占能比增加,PM和NO_x排放下降,较F-T柴油引燃PM排放最大降幅达70%;而THC、CO、HCHO排放会随甲醇占能比提高而上升。甲醇预混合气PODE引燃燃烧模式可以使防爆柴油机同时有效降低NO_x和PM排放。
郭宇杰朱建军韩卫苏志伟吴子龙
关键词:防爆柴油机甲醇
F-T柴油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实现F-T柴油在柴油发动机上的推广应用,通过改变供油提前角和压缩比对F-T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F-T柴油时,如果供油时刻提前,那么爆发压力、瞬时放热率、滞燃期和持续期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且PM,THC,CO排放下降,NO_x排放上升;如果压缩比降低,那么爆发压力和持续期下降,瞬时放热率略有上升。
葛振宇朱建军
关键词:F-T柴油燃烧供油提前角压缩比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降低NO_x和PM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D30燃料特性,对某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和喷射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燃用D30燃料和柴油燃料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造低压油路和调整发动机喷油泵参数后,D30混合燃料能够使发动机基本保持原机的动力性;通过对高压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和喷油嘴启喷压力进行调整,相对于原机,燃用D30燃料发动机NOx排放平均降幅为30%,PM排放最大降幅为87.8%。
李文王铁朱建军王大书李小粉
关键词:混合燃料柴油二甲醚PM
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柴油机燃油供给方法
一种甲醇/柴油双燃料柴油机燃料供给方法是由甲醇燃料供给系统与柴油燃料供给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将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的燃烧模式,实现双燃料柴油机燃油供给。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二套缸内直喷的供油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燃料的...
朱建军王铁张翠平安俏俏
文献传递
柴油机燃用二元煤基燃料的燃烧和碳烟排放特性被引量:5
2015年
为缓解石油短缺现状并降低柴油机有害物排放,采用二元煤基燃料在1115型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燃烧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F-T柴油供油时刻和引燃量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油时刻由16°CA BTDC提前至24°CA BTDC,碳烟排放最高降低27%,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先减小后增大,放热率中心先靠近后远离上止点;随着引燃量的增加,放热率中心缓慢接近上止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变短,中低负荷下,碳烟排放趋于平稳,高负荷下,碳烟排放逐渐变大。通过调整F-T柴油的供油时刻和引燃量可以对燃烧和碳烟排放进行匹配优化。
韩卫朱建军安俏俏高聪慧苏志伟
关键词:燃烧碳烟
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F-T柴油和煤基甲醇在发动机中燃烧时的各自优势,在一台CY25TQ型柴油机上,研究了甲醇占能比及F-T柴油喷油时刻对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燃烧方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甲醇占能比增加,碳烟和NOx排放明显下降,而THC,HCHO,CO排放上升;F-T柴油喷油时刻提前,CO和NOx排放上升,而碳烟,HCHO,THC排放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
苏志伟朱建军安俏俏韩卫郭宇杰
关键词:排放特性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分析了二甲醚物理化学特性,并在增压中冷多缸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比例二甲醚与高比例柴油混合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供油系统参数,在柴油机上掺烧D30(二甲醚柴油质量分数比3∶7),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PM排放大幅度下降,NOx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得到控制。
王克亮王铁饶海生朱建军
关键词:二甲醚混合燃料供油系统排放特性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料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在保证乳化稳定和成本低的前提下制备了甲醇—柴油微乳化液,并在D1110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在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燃用此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料,动力性无明显差异,燃油消耗率略有下降,同时大幅降低了NOx和PM排放,CO排放也有所降低,HC排放略有升高。
饶海生王铁王克亮朱建军
关键词:微乳化甲醇燃料添加剂燃料试验
D30燃料在载货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2010年
在SXQ4181G载货汽车上开展了燃用D30(二甲醚与柴油质量分数比3∶7)燃料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针对D30燃料的特性,改造了原车燃料供给系统和优化了喷油泵及喷油器参数后,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燃用D30燃料的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经热值修正后的当量燃料消耗率有所改善;NOx排放下降(低转速时尤其明显);HC排放有所降低,CO排放没有明显变化,烟度在全转速范围内大幅度下降。
朱建军王铁寇子明张翠平
关键词:载货汽车燃料供给系统动力性燃料经济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