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霞

作品数:251 被引量:1,309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6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9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8篇贮藏
  • 60篇保鲜
  • 45篇采后
  • 24篇贮藏品质
  • 23篇气调
  • 19篇货架期
  • 19篇果实
  • 18篇抗氧化
  • 17篇活性
  • 16篇甘薯
  • 13篇保鲜剂
  • 12篇保鲜方法
  • 11篇杏鲍菇
  • 11篇生理
  • 10篇贮藏温度
  • 9篇多酚
  • 9篇贮藏期
  • 9篇酶活性
  • 7篇脂肪
  • 7篇脂肪酸氧化

机构

  • 240篇江苏省农业科...
  • 3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扬州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6篇淮阴师范学院
  • 5篇江苏徐淮地区...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昆山益群农产...
  • 1篇北京市园林绿...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49篇李鹏霞
  • 178篇胡花丽
  • 81篇王毓宁
  • 76篇罗淑芬
  • 70篇周宏胜
  • 56篇王炜
  • 56篇张雷刚
  • 29篇李志强
  • 26篇王贵禧
  • 22篇梁丽松
  • 20篇黄开红
  • 17篇赵延存
  • 14篇孙娅
  • 13篇李国锋
  • 12篇郭峰
  • 9篇伍玉洁
  • 9篇常有宏
  • 9篇刘红锦
  • 8篇古荣鑫
  • 8篇黄雯

传媒

  • 28篇食品科学
  • 2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0篇江苏农业学报
  • 16篇食品与发酵工...
  • 15篇江西农业学报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8篇保鲜与加工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核农学报
  • 3篇酿酒
  • 3篇农产品加工(...
  • 3篇食品科学技术...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包装工程
  • 2篇园艺学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0篇2023
  • 11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22篇2018
  • 11篇2017
  • 15篇2016
  • 14篇2015
  • 19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32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4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商品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以常温(10~2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温度(1、4、7℃)处理对采后紫心甘薯和黄心甘薯贮藏期间冷害率、霉腐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降低甘薯的霉腐率和失重率,1℃和4℃虽能在短期内保持甘薯的商品性,但不宜长期贮藏。其中,1℃贮藏下甘薯发生冷害的时间为9 d左右,4℃贮藏下甘薯发生冷害的临界点在45 d左右,而7℃贮藏甘薯180 d,未发生冷害。因此,7℃贮藏的效果最好,可以抑制甘薯的霉腐和失重,有利于甘薯商品性的保持,并能在生产上实际应用。
王炜黄开红刘春泉李鹏霞
关键词:甘薯贮藏温度商品性
气调贮藏对猕猴桃抗坏血酸-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为探讨气调贮藏调控猕猴桃采后衰老的可能机理。以空气比例(20.9%O2+0.04%CO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气体成分[CA1(2%O2+3%CO2)、CA2(2%O2+6%CO2)、CA3(5%O2+3%CO2)、CA4(5%O2+6%CO2)]对采后‘红阳’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普通冷藏和其它气体成分相比,CA1(2%O2+3%CO2)处理可抑制果实SSC、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增加,减缓淀粉、TA含量的下降。另外,CA1、CA2和CA3处理可提高猕猴桃的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减缓果实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相关酶活性的下降,其中CA1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因此,2%O2+3%CO2对‘红阳’猕猴桃衰老的抑制作用与其维持果实中较高的ASA和GSH有关。
胡花丽王毓宁李鹏霞
关键词:猕猴桃气调贮藏谷胱甘肽抗坏血酸
娃娃菜(Brassica campestris)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21年
为鉴定导致娃娃菜采后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以新鲜娃娃菜为试验材料,常温贮藏一定时间至发病后,选取典型软腐病病症叶片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出病原菌的相关种属。结果表明:娃娃菜软腐病病原菌株C-2和C-11菌落呈圆形,乳白色,稍凸起,菌体呈短杆状,为革兰氏阴性菌;可在37℃和含有7%NaCl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可利用柠檬酸盐和明胶,并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甘油、半乳糖、水杨苷、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作为碳源发酵产酸;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关系表明,C-2和C-11与其他的P.carotovorum subsp.odoriferum(Pco)菌株形成明显的Pco类群,因此,可以判断该菌株属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co亚种,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娃娃菜软腐病的研究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赵欢欢张元元张映曈胡花丽周宏胜罗淑芬李鹏霞
关键词:娃娃菜软腐病
常温下不同低氧贮藏对松籽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2009年
本研究以朝鲜红松为试材,将松籽置于O2含量分别为2%±1%、5%±1%、10%±1%的密闭容器中,并以空气贮藏的松籽为对照(CK),研究了常温下(20 ̄30℃)贮藏180d期间松籽的脂肪酸氧化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松籽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不同浓度低氧贮藏对于防止总脂肪的降解有显著的效果,贮藏180d时低氧贮藏松籽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K,而碘价则显著高于CK,2%低氧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也有明显作用。低氧能较好的抑制松籽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松籽的贮藏品质,其中2%低氧贮藏的效果最好。
李鹏霞王炜黄开红梁丽松王贵禧
关键词:松籽低氧常温贮藏脂肪酸氧化
一种可食性油桃涂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性油桃涂膜保鲜剂,其中每百分重量份的保鲜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乳木果油2.0~4.0份,大豆卵磷脂0.5~1.0份,天然虾青素0.01~0.02份,油溶性茶多酚0.03~0.05份,水溶性茶多酚0....
李鹏霞周宏胜黄雯胡花丽张雷刚罗淑芬李志强
文献传递
一种保肝降压、消脂减肥冷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肝降压、消脂减肥冷泡茶,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如下重量份的新鲜原料制备而成:假酸浆20-25份,桑叶20-25份,菊花10-13份,荷叶12-15份,荷花5-7份,决明子5-6份,银杏叶7-8份,蒌蒿2-3...
王毓宁李鹏霞胡花丽胡卫成张雷刚李志强罗淑芬
外源乙烯对采后杏鲍菇内源乙烯释放和衰老进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深入了解杏鲍菇成熟衰老机理,探讨其对乙烯的敏感性,以杏鲍菇为试材,研究常温条件下((20±1)℃、相对湿度70%~80%)杏鲍菇子实体内源乙烯释放规律及不同剂量(1、10、100、1 000μL/L)外源乙烯对其内源乙烯释放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采后乙烯释放量随子实体的继续发育逐渐增加,分别在贮藏的12 h和36 h各出现一次释放高峰,释放量分别为贮藏前的12.53倍和7.57倍;同时外源乙烯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子实体内源乙烯的释放,并推迟乙烯跃变启动时间,促进多酚氧化酶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褐变程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加快可溶性糖及蛋白的降解,降低子实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加速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并使子实体的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含量相比对照组保持在较低水平。由此说明,外源乙烯处理能够加速杏鲍菇的采后衰老进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杏鲍菇采后衰老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黎春红张雷刚罗淑芬周宏胜胡花丽李鹏霞
关键词:杏鲍菇
一种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鲜剂,包括如下组分,漆蜡10~50g,Tefose?2000乳化剂15~25g,橙皮甙50~100g,辛弗林10~50g,柠檬酸10~30g,硬脂酸甘油酯10~30g。先将1份漆蜡添加到30~50份水中,...
王毓宁李鹏霞胡花丽高建晓罗淑芬
文献传递
莲蓬壳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生物活性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确定莲蓬壳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莲蓬壳提取物分为正己烷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5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及对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莲蓬壳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同时还考察了莲蓬壳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莲蓬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于其他萃取相部位提取物;正己烷相提取物和二氯甲烷相提取物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何静吴磊李鹏霞胡卫成张闫闫刘帅刘恩雪尤龙王新风白羽嘉冯作山
关键词:自由基细胞增殖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一氧化氮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为探明NO处理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NO对采后绿芦笋叶绿素、VC、总糖、木质素、总黄酮含量,膜透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NO处理对绿芦笋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可减缓采后绿芦笋叶绿素、VC、总糖、总黄酮含量的下降,延缓木质素、膜透性的增加,提高总抗氧化能力。主成分分析表明,贮藏12d之后,对照绿芦笋的综合品质急剧下降,而NO处理可使绿芦笋贮藏期限延长4d左右。因此,NO处理可作为一种维持采后绿芦笋品质的理想措施。
邵明灿胡花丽王毓宁黄开红李鹏霞
关键词:一氧化氮绿芦笋贮藏品质主成分分析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