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4篇修补术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部
  • 2篇手术部位
  • 2篇手术部位感染
  • 2篇多中心
  • 2篇腹部
  • 2篇腹部手术
  • 2篇腹部手术后
  • 2篇腹股沟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前疝修补...

机构

  • 12篇自贡市第四人...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郴州市第一人...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2篇南充市中心医...
  • 2篇自贡市第一人...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2篇绍兴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杨华
  • 6篇张发强
  • 4篇金心富
  • 3篇舒仕龙
  • 3篇王俊伟
  • 3篇杨玉辉
  • 2篇罗苏明
  • 2篇付蔚华
  • 2篇李光义
  • 2篇姚宏亮
  • 2篇李曦
  • 2篇王培戈
  • 2篇李勇
  • 2篇李蜀华
  • 2篇胡建昆
  • 2篇张建文
  • 2篇雷跃华
  • 2篇赵杰
  • 2篇贾宝庆
  • 2篇张海洋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国多中心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30家医院2018年5月份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的相关数据及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d内SSI发生率。SSI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标准分为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器官(或间隙)感染。次要结局变量为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30d病死率及治疗费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I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6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别来自: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63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40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87例)、四川华西医院(77例)、广东省人民医院(74例)、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1例)、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71例)、江苏省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64例)、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56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56例)、山东省立医院(56例)、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2例)、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52例)、湘雅二医院(48例)、解放军总医院(48例)、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4例)、湖南省人民医院(38例)、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36例)、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30例)、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30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7例)、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2例)、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8例)、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15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一医院(12例)、湖南省肿瘤医院(11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0例)。全组男性1019例,女性647例,年龄(56.5±15.3)岁。术后80例(4.8%)患者发生SSI,其中浅表切口感染39例,�
王之伟陈军任建安王培戈揭志刚金炜东胡建昆李勇张建文李蜀华涂建成张海洋刘宏斌商亮赵杰罗苏明姚宏亮贾宝庆陈凛任泽强李光义张浩吴志明王道荣郜永顺付蔚华杨华谢文彪张二雷彭勇王仕琛陈杰张军强郑涛王革非黎介寿
关键词:腹部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经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置入临时滤网经导管灌注溶栓,对照组按照外周静脉给药溶栓。结果:住院时间(5.52±1.48)d、并发症发生率(7.41%)、复发率(7.4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81.48%)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对DVT患者实施经导管溶栓是安全、快速有效治疗方法。
王俊伟金心富张发强杨华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指导价值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5例。对照组直接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实施MSCTA三维重建,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与腹主动脉分叉点的距离(D1)、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与腹主动脉分叉点发出第一分支的距离(D2)平均长度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淋巴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5.3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前,采用MSCTA三维重建有助于提升定位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小D_(1)、D_(2)长度,帮助施术者制定准确手术方案,且并发症减少,值得推广。
毛伟鉴杨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腹腔镜三维重建并发症
原发性胃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腺鳞癌(A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例原发性胃A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9例原发性胃ASC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43~70岁,中位年龄63岁。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另3例患者分别表现为反酸、腹胀及黑便。7例患者行根治性近端或远端胃切除,2例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后共4例患者接受放、化疗。所有患者均发生淋巴结转移,6例患者转移的淋巴结中均为腺癌成分,1例均为鳞癌,余2例证实为腺、鳞癌两种成分。肿瘤TNM分期,ⅡB期1例,ⅢA期2例,ⅢB期1例,ⅢC期3例,Ⅳ期2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范围1~41个月),共8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中位无进展时间为6.5个月。共6例患者死亡,其中因肿瘤进展死亡5例,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原发性胃ASC的腺癌和鳞癌成分均可发生远处转移,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上应早期手术,同时结合放、化疗。
王俊伟张发强金心富杨华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腺鳞癌临床病理预后
腹腔镜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及特点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统计分析了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120例初次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患者,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60)和开放式手术组(n=60),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术后12 h内,2组间患者总体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4,P=0.198),但2组患者VAS评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86,P=0.000),进一步对每个时间点2组间的VAS评分进行成组t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87.038,P=0.000),提示2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受分组的影响。2术后7 d内,VAS评分在2组间(F=46.358,P=0.000)以及各时间点间(F=576.387,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对每个时间点2组的VAS评分进行成组t检验分析,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从术后第2 d开始,开放式手术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0),腹腔镜手术组的VAS评分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开放式手术组;同时分组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19.454,P=0.000),提示VAS评分随时间点变化的趋势受分组影响。3开放式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术后7 d内疼痛部位及疼痛特点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08,P=0.001;χ^2=7.144,P=0.028),开放式手术组患者疼痛主要体现在伤口区域的锐性疼痛,而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腹部钝痛的比例更高而伤口区域锐性疼痛的比例更低;整个住院期间使用止痛药物的剂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386)。结论 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式在减轻腹股沟疝�
杨华王俊伟彭雪峰金心富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疼痛腹股沟疝
CT虚拟内镜精准肿瘤定位在腹腔镜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CT虚拟内镜三维重建左半结直肠的影像对在腹腔镜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前制定详细精准的手术方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40例中高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利用CT虚拟内镜结肠重建来制定降结肠游离范围及肿瘤远、近端切除范围,并通过肠系膜下动脉CTA提前预判肠系膜下血管走行及变异。对比术前、术中所得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术前CT三维重建的准确性。结果40例患者左半结肠-直肠平均长度预测值为(68.3±7.5)cm,实际长度(68.2±6.6)cm,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2,P=0.725)。肠系膜左动脉发出部位距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距离术前评估为(3.84±0.78)cm,术中测定为(3.81±0.7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5,P=0.453)。术前预测左结肠动脉分型准确率为97.5%(39/40)。结论左半结肠CT虚拟内镜三维重建在中高位直肠癌术前精准定位中的应用,可作为中高位直肠癌术前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环节,提高手术效率及促进术后康复。
兰柯卢凯舒适龙杨华张发强
关键词:直肠肿瘤
闭孔疝11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7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1例闭孔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误诊9例,误诊率82%(9/11)。结论闭孔疝术前极易误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对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患者,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杨玉辉张发强杨华
关键词:闭孔疝手术治疗
HALS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HALS,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微创性及可行性。方法将31例消化道肿瘤根治患者分为两组,16例行手助腹腔镜肿瘤根治术,15例行传统开腹肿瘤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手助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14.3min vs.205.8min)和切缘距肿瘤边缘(4.22cm vs.4.1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助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6ml vs.106.5ml,P<0.05),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5cm vs.22cm,P<0.01)。手助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4d vs.3.27d,P<0.05)。手助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0.35d vs.12.8d,P<0.05)。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助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杨玉辉杨华李曦雷跃华
关键词:手助装置腹腔镜术消化道肿瘤
中国急诊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腹部手术(EAS)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现状,并讨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6家医院2018年5月行EAS的293例成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围手术期数据和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EAS术后SSI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住院时间、ICU入住率、ICU住院时间、术后30 d病死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293例EAS病人中,22例(7.5%)术后发生SSI。SSI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率为36.4%(8/22)。发生SSI的病人较未发生病人的总住院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延长,ICU入住率和治疗费用显著提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30)和手术时间(P=0.007)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P=0.022)是发生SSI的保护因素。结论 EAS后SSI发生率为7.5%,SSI导致病人的医疗负担显著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腹腔镜手术可减少EAS后SSI的发生,对男性病人EAS后的切口须给予相对更多关注。
李泽温士康王执帅吴昌亮王培戈任建安金炜东胡建昆李勇张建文李蜀华涂建成张海洋刘宏斌商亮赵杰罗苏明姚宏亮贾宝庆任泽强陈凛李光义张浩吴志明王道荣部永顺付蔚华杨华谢文彪彭勇王仕琛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T”形切开法横断疝囊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完全性阴囊疝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介绍一种横断疝囊的新方法,探讨此种方法在完全性阴囊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二科30例疝内容物掉入阴囊,行TAPP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T"形切开法横断疝囊。总结其处理疝囊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阴囊积液、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缺血性睾丸炎等)、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结果:全部患者均采用"T"形切开法横断疝囊完成手术;无肠管、精索、输精管损伤。处理疝囊时间为(11.0±3.0)min,手术时间为(50.0±5.0)min,出血量为(2.0±0.5)ml。均在术后第3天出院,患者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缺血性睾丸炎;出现1例腹股沟积液和2例阴囊积液,给予热敷后均在14 d内消退。结论:"T"形切开法横断疝囊在TAPP术完全性阴囊疝的疝囊处理简单快捷,降低疝囊处理难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舒仕龙杨华张发强金心富兰柯
关键词:腹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