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肠道
  • 2篇血气
  • 2篇血气指标
  • 2篇血生化
  • 2篇粘膜
  • 2篇人工哺育
  • 2篇微核
  • 2篇微核率
  • 2篇微生物
  • 2篇菌群
  • 2篇肠道粘膜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代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损...
  • 1篇正常值
  • 1篇脂酶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12篇王玉琢
  • 11篇王荫槐
  • 6篇孙淑华
  • 3篇祝小枫
  • 3篇盛志勇
  • 2篇施志国
  • 2篇黎沾良
  • 2篇吴桂林
  • 2篇赵军
  • 2篇王安京
  • 1篇张永容
  • 1篇颜光涛
  • 1篇马莉
  • 1篇徐坚
  • 1篇周爱莲
  • 1篇徐世豪
  • 1篇徐晶
  • 1篇蒋观成
  • 1篇郭金微
  • 1篇吕艺

传媒

  • 7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北京实验动物...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已知菌Wistar大鼠血液血清生化正常值的测定被引量:16
1992年
测定已知菌(GN)Wistar大鼠血液血清生化正常值34项,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王荫槐孙淑华王玉琢王安京
肠道正常菌丛对轮状病毒感染拮抗作用的病理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新生无菌BABC/L小鼠投以6种肠道正常细菌,于第5日龄感染鼠轮状病毒,每日处死动物2只,直到第5天,实验2组动物(肠道正常菌丛+,轮状病毒+)较实验1组动物(肠道菌丛-,轮状病毒+)腹泻出现晚、恢复快,肠绒毛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轻、范围小、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张永容马晓彤黄澜张蒋观成蒋观成王玉琢魏强张原
关键词:轮状病毒拮抗作用
五联悉生大鼠的人工构建和肠道粘膜菌群分析被引量:2
1992年
用五联菌人工接种无菌大鼠培育悉生大鼠,建立肠道粘膜菌群分析方法,检测各肠段微生态状况。实验结果表明,五联菌定植状态好,厌氧菌定植数量大,细菌无肠外易位,人工接种及微生态分析方法稳定,重复性好。
赵军黎沾良施志国祝小枫盛志勇王荫槐王玉琢
无菌大鼠普通化后血生化、血气指标的变化
1992年
无菌(GF)大鼠的培育成功,不仅为生物医学研究的各领域提供了特殊的实验模型,也为净化和建立不同等级的实验大鼠种群提供了前提。本文研究了GF大鼠普通化后,微生物水平改变与血生化、血气等基础生理指标的关系,着重检测了与免疫功能、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有密切关系的19项指标。其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KP)和血液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4项指标非常显著地下降(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细胞(WBC)、血小板(PUT)。
孙淑华王荫槐王玉琢
关键词:血气指标普通化二氧化碳分压蛋白质代谢总蛋白
微生物和丝裂霉素C对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微核与染色体损伤有关,凡能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或使染色体与纺锤体连结遭到破坏的遗传损伤,都可用微核试验检测。该方法自Evans等(1959)之后,被广泛用于检测各种理化因子对染色体损伤的影响。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至今未见国外有关生物因子——微生物对实验动物微核率,即对实验动物遗传物质稳定性影响的报道,本实验不仅对无菌(GF)
王玉琢王荫槐孙淑华李振杰郭金微
关键词:嗜多染红细胞染色体损伤微核率微生物影响纺锤体
无菌大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995年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验动物的质量是急待解决的难题。为加速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加速实验动物标准化进程,我们在人工哺育无菌兔、无菌豚鼠成功的基础上。
王荫槐王玉琢吴桂林
关键词:实验动物科学人工哺育清洁级人工哺乳
无菌大鼠的人工哺育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哺乳动物从降生的一瞬间,微生物便迅速侵袭其体内外,并栖息于适宜的场所,形成微生物群落,与宿主构成生物复合体,参于整个生命活动。法国微生物学家Pasteur,在研究了宿主与菌群相互关系后认为:哺乳动物肠道菌群作用极为重要,没有肠道菌群的参于,生命的维持将是困难的。从此引发人工培育无菌(GF)动物的实验研究,以证明动物的生存是否必须依赖微生物。
王荫槐王玉琢
关键词: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微生物群落实验动物抗原刺激
肿瘤坏死因子致伤无菌大鼠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1992年
本研究应用重组人的肿瘤坏死因子a型(rh-TNF-a)腹腔注射致伤无菌大鼠观察其症状。致伤72h后处死,观察血液、胸水、腹水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脑、肝组织膜磷脂酶A_2及β-受体变化,对肺、肝、回肠巯基的影响以及部分致伤无菌大鼠腹腔液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致伤组动物症状酷似实验动物的内毒素血症;大体解剖肝、脾、肺、脑、肠均有明显变化;膜磷脂酶A_2及β-受体均明显上升。肝、肺、回肠组织中巯基下降;IL-1水平上升。血液胸水、腹水TNF水平均显著上升。表明TNF对机体影响甚大,可影响多个脏器。
盛志勇徐世豪施治国于湧王亚萍颜光涛祝小枫吕艺孙世荣王怀宾田惠民王荫槐王玉琢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磷脂酶A2受体
无菌大鼠的人工培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所经数年努力,在国内首先培育成功无菌(GF)大鼠,结束了高质量实验大鼠依赖进口的历史。本研究旨在为GF大鼠的饲养管理和各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值。一、GF大鼠的人工培育与繁殖剖腹产6只普通(CV)孕大鼠,选取39只GF仔鼠,以吮吸法饲育于无菌隔离器。以改良的RF89灭菌人工乳,每日哺乳5次,日哺乳量约占体重20%。哺乳期温度28℃~34℃,饲育期温度21~27℃;湿度60~70%。隔离器换气为2~10/h。GF仔鼠2~3日龄张耳、
王荫槐王玉琢孙淑华王安京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仔鼠乳量微核率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
两代五联悉生大鼠培育及其肠道粘膜微生态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以五联菌人工接种无菌大鼠培育悉生大鼠,采用肠道粘膜菌群分析方法检测其各肠段微生态状况。经检测,五联菌定植稳定后,五联菌可由亲代传给子代。实验结果表明,两代大鼠五联菌定植状态良好,各类菌定植量基本相同。厌氧菌定植数量大,细菌无肠外易位,提示厌氧菌对需氧菌及兼性菌的肠外易位起抑制作用。人工接种及微生态分析方法稳定,重复性好。本实验为国内培育和应用悉生大鼠,开展肠道粘膜菌群检测技术提供了经验。
赵军黎沾良施志国祝小枫盛志勇王荫槐王玉琢
关键词:细菌肠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