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小枫

作品数:68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菌群
  • 19篇肠道
  • 12篇胰腺
  • 12篇烧伤
  • 11篇坏死
  • 9篇胰腺炎
  • 9篇腺炎
  • 9篇坏死性
  • 8篇坏死性胰腺炎
  • 8篇急性坏死
  • 8篇急性坏死性
  • 8篇急性坏死性胰...
  • 7篇皮肤
  • 7篇微生态
  • 7篇细菌易位
  • 7篇肠道细菌
  • 6篇动物
  • 6篇休克
  • 6篇皮肤菌群
  • 6篇膜菌群

机构

  • 39篇解放军总医院...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天施康医...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68篇祝小枫
  • 47篇熊德鑫
  • 25篇盛志勇
  • 18篇黎沾良
  • 16篇施志国
  • 9篇陆连荣
  • 9篇吴承堂
  • 8篇盛志勇
  • 7篇马诺山
  • 6篇于勇
  • 4篇姚咏明
  • 4篇高维宜
  • 4篇邓群
  • 4篇郭振荣
  • 4篇常国友
  • 4篇王荫槐
  • 4篇赵军
  • 3篇马楠
  • 3篇黄少磊
  • 3篇吕国平

传媒

  • 27篇中国微生态学...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实验动物与比...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8篇1998
  • 11篇1997
  • 8篇1996
  • 5篇1995
  • 7篇1994
  • 10篇1993
  • 5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生素对肝脏和胰腺组织穿透能力及杀菌效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目的测定7种抗生素对肝脏和胰腺组织的穿透能力,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小鼠静脉注射或灌服抗生素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及肝、胰组织标本,按微生物琼脂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浓度。测定抗生素对6种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0)。计算出抗生素对组织的穿透率(组织浓度/血清浓度)及在组织中的杀菌指数(组织浓度/MIC90)。结果抗生素对肝、胰组织的穿透率分别是:氨曲南4729%和827%,头孢唑肟990%和446%,头孢三嗪924%和220%,头孢哌酮4088%和333%,头孢布烯172%和0,乙基西梭霉素58%和87%,万古霉素116%和90%。氨曲南、头孢唑肟、头孢三嗪和头孢哌酮对肠道杆菌的杀菌指数都>100。结论上述4种抗生素适用于肝、胰细菌感染。头孢布烯、乙基西梭霉素和万古霉素在肝、胰组织中浓度低,难望有好的疗效。
黎沾良邓群陆连荣祝小枫吕国平马楠熊德鑫
关键词:抗生素药代动力学肝脏胰腺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易)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三)肠道细菌易位和生态防治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我们使用带标记(耐氨苄青霉素)的大肠杆菌制备的急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大肠杆菌易位和生态防治的研究,结果证实双歧杆菌合剂和中药具有预防内源性感染的作用。
熊德鑫吴孙堂祝小枫黎沾良
关键词:创伤肠道菌群细菌易位
几种药物用于烧伤大鼠局部抗感染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在烧伤大鼠创面接种绿脓杆菌(109CFU/ml,)使用银锌霜、磺胺嘧啶银霜,生态霜及空白霜膏抗感染实验,结果发现:生态霜作用与磺胺嘧啶银、银锌霜效果相当,既能拮抗绿脓杆菌感染,又对创面有保护作用,如先使用生态霜效果更好。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郭振荣高维宜贺立新
关键词:烧伤绿脓杆菌
创伤后肠道菌群移位与微生态防治研究(一)被引量:10
1997年
为了深入地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物屏障作用,我们使用Wistar大鼠制备烧伤动物模型,定量地分析了烧伤大鼠肠道粘膜和内容物中5类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烧伤大鼠48h菌群变化明显,烧伤大鼠48h血培养阳性率为50%,细菌移位率达41%,烧伤24h血浆内毒素升高,二胺氧化酶活性和结肠IgA水平下降,发生了内源性感染症。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郭振荣高维宜贺立新
关键词:创伤烧伤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微生态
头孢唑肟的体外抗菌活性
1991年
测定了头孢唑肟等11种抗生素对447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头孢唑肟对临床分离频度较高的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变形杆菌具有极高的抗菌活性,在所选用的抗生素中最强;头孢唑肟对拟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仅次于甲硝哒唑,在其余的10种抗生素中最强,因此认为头孢唑肟适于治疗上述细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由于头孢唑肟对绿脓杆菌和金葡球菌特别是来源于烧伤创面的金匍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强,故不宜单独用来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
于勇田惠民王亚平祝小枫施志国
关键词:头孢唑肟体外抗菌活性
双歧杆菌制剂对腹泻动物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7
1996年
实验证明四联双歧活菌制剂大、中剂量对腹泻动物保护作用达71.2%,小剂量为57.1%,3个剂量组都无动物死亡,而氟哌酸治疗组保护作用为28.6%,生理盐水治疗组为14.3%,死亡率分别为14.3%和28.6%,这提示双歧四联活菌制剂在维持宿主的正常免疫功能和提高定植抗力方面具重要作用。
熊德鑫黄少磊赵小燕祝小枫
关键词:双歧杆菌制剂微生态制剂腹泻
喂服双歧杆菌制剂对烧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变化的影响
2001年
熊得鑫张蓉祝小枫盛志勇梅龙李建秋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双歧杆菌烧伤
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2年
生态制剂(ecolgical preparation)是一类新型的生物制剂。它是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及其促进物质,经发酵等工艺制备成活具有一定生态效应的微生物制剂。 生态制剂不同于抗生素,抗生素是通过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而生态制剂在于扶持生理性微生物,充实和坚固膜菌群,提高定植阻力,拮抗致病微生物,获得防治疾病的效果。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越明显。抗生素在抑杀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机体内的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格局,使微生物群落紊乱,引起微生态平衡失调,临床上易出现病情反复或缠绵不愈,或严重的二重感染症。抗生素使用引起耐药菌的产生。
熊德鑫祝小枫
关键词: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
几种革兰氏阳性菌质粒的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分析了诸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芽胞杆菌等几种革兰氏阳性菌的质粒,发现几株菌携带有质粒,这一分析工作对于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菌种的选育非常有意义。
熊德鑫祝小枫许振国
关键词:革兰氏阳性细菌质粒
使用悉生大鼠建立肠道膜菌群的分析方法被引量:6
1993年
为了深入地研究肠道菌群的生物屏障作用,我们使用悉生动物,建立了肠道膜菌群的研究方法,此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选择效果好,而且各类菌的活菌计数量高。使用悉生动物的研究结果表明:空肠膜菌群杆菌数为5.09±0.09.肠球菌数为4.49±0.23,乳杆菌数为5.82±0.07,类杆菌数为5.56±0.43,双歧杆菌数为5.19±0.24。回肠膜菌群数依次为6.07±0.29,6.57±0.11,7.40±0.13,6.56±0.09,7.68±0.08。盲肠的膜菌群数依次为6.11±0.45,6.40±0.17,7.04±0.31,7.57±0.22,7.51±0.11。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黎沾良
关键词:肠球菌活菌计数生物屏障兼性厌氧菌需氧菌稀释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