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德鑫

作品数:110 被引量:85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新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6篇菌群
  • 21篇肠道
  • 16篇胰腺
  • 15篇胰腺炎
  • 15篇微生态
  • 15篇腺炎
  • 15篇坏死
  • 14篇坏死性
  • 14篇急性坏死
  • 13篇坏死性胰腺炎
  • 13篇急性坏死性
  • 13篇急性坏死性胰...
  • 12篇烧伤
  • 12篇杆菌
  • 10篇皮肤
  • 10篇肠道菌群
  • 9篇皮肤菌群
  • 8篇厌氧菌
  • 8篇双歧杆菌
  • 7篇动物

机构

  • 73篇解放军总医院...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黑龙江省医院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解放军152...
  • 3篇航天医学工程...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北京东方百信...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0篇熊德鑫
  • 47篇祝小枫
  • 20篇盛志勇
  • 17篇黎沾良
  • 15篇吴承堂
  • 10篇盛志勇
  • 9篇陆连荣
  • 9篇李建秋
  • 8篇王继德
  • 8篇姚玉川
  • 6篇徐殿霞
  • 5篇吴晓岩
  • 5篇冯天杰
  • 5篇郭振荣
  • 5篇梁明
  • 5篇马诺山
  • 4篇申民强
  • 4篇赵江华
  • 4篇高维宜
  • 4篇邓群

传媒

  • 51篇中国微生态学...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17篇1998
  • 12篇1997
  • 10篇1996
  • 5篇1995
  • 8篇1994
  • 9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被引量:16
2001年
熊德鑫
关键词:微生态学研究微生态制剂
猪烧伤后肠通透性改变和内源性感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严重烧伤后由于肠屏障功能受损,引起肠通透性改变,肠道内异常增殖的细菌和毒素移位至肠系膜淋巴结和许多脏器,易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脓毒症甚至发生MSOF,为探讨烧伤后肠通透性改变和内源性感染的关系,制备了小型猪的烧伤模型,进行初步研究。1材料与方法1.1...
熊德鑫高维宜盛志勇祝小枫贺立新
关键词:烧伤肠通透性
肠道菌群失调的腹泻动物模型的制备被引量:15
1996年
本研究使用氨苄青霉素(15-40g/kg)喂服SPF小鼠8小时后,再喂服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107~109CFU/ml),制备成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模型稳定,肠道菌群失调明显,可用于微生态制剂的保护性实验中。
熊德鑫祝小枫赵小燕黄少磊
关键词:腹泻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失调
一种新的稀释定量方法在标本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8年
我们使用注射器装入小金属棒在磁力搅拌器上作连续定量稀释方法与传统的吸管或移液器稀释方法,用于含菌量大的粪便标本及含菌量较小的烧伤病人创面和血液标本进行标本细菌的定量分析,结果证实两种方法结果较准确,重复性好,且无统计学差异。鉴于我们建立的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李建秋熊德鑫于治洲徐殿霞
关键词:标本分析正常菌群血培养
几种级别动物的膜菌群分析和比较被引量:2
1993年
在我们的研究中,分析和比较了普通大鼠、SPF大鼠及悉生大鼠的盲肠膜菌群和内容物菌群中的5类菌,其中悉生大鼠的盲肠内容物中肠杆菌数为8.09±0.26,肠球菌数为7.59±0.26,类杆菌数为10.1±0.34,乳杆菌数为9.62±0.58,双歧杆菌数为10.32±0.18;而普通大鼠盲肠内容物的5类菌分别为5.79±0.52、6.13±0.84、8.76±0.5、9.74±0.68和10.10±0.78,其中肠杆菌和类杆菌数差异显著(P<0.01)。SPF大鼠盲肠内容物中5类菌分别为5.29±、3.47±0.93、8.48±0.71、8.40±0.48和10.06±0.44,与悉生大鼠相比肠杆菌及肠球菌差异显著。
祝小枫熊德鑫赵军施志国陈荣京符振华
关键词:膜菌群
几种活菌的定植性研究被引量:20
1995年
由无菌动物和普通动物的实验证明,喂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可以在体内定植,双歧杆菌在构成膜菌群中起重要作用,其定植数为108~108CFU/ml,在盲肠内容物中其定植数为108~109CFU/ml,乳杆菌的定植数为108CFU/ml,肠球菌的定植数为106~107CRFU/ml。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郑理君赵小键黄少磊
关键词:膜菌群微生态制剂活菌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道微生态改变与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6年
5只杂种犬于定植耐氨苄青霉素大肠杆菌(携带质粒PUC18的JM109)后,随机分组。实验组(n=8)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引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对照组(n=7)仅作单纯剖腹术。7d后活杀。定量分析腑道粘膜及内容物中的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胰腺炎组肠粘膜及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计数高出对照组10~300倍,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则明显减少(P<0.05);肠粘膜厌氧菌与需氧菌比值严重倒置(P<0.05)。脏器和血培养结果,胰腺炎组所有动物均出现了肠道细菌移位,以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移位率最高(87.5%~100%),且大部都能找到术前人工定植于肠道的耐药质粒菌。第1、2天血培养用性率分别为75%和62.5%,而对照组全部阴性。本研究证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道出现明显的微生态失调,以过度生长的G^-杆菌为主的腑道细菌移位到胰腺及其它脏器,成为胰腺及胰周感染的根源。
吴承堂黎沾良熊德鑫祝小枫陆连荣马诺山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疾病微生态环境细菌移位生物屏障
部分正常菌群分离菌株的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测定被引量:5
1993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部分正常菌群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我们测定了这些菌株的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变化,发现皮肤常住菌的分离株的混合培养时,SOD活性增加,说明它们具有协同作用。此外,对其它菌株SOD活性测定结果可知,类杆菌和双歧杆菌的SOD活性最低,其它菌株也有一定的SOD活性,如乳杆菌的SOD活性为47.47~98.98μg/ml,大肠杆菌的SOD活性为127.12μg/ml肠球菌的SOD活性为172.5μg/ml。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常国友
关键词:超氧化歧化酶活性正常菌群
脆弱类杆菌基因探针初步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使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对36株厌氧菌和需氧菌检测,用细菌直接点样滤膜与深针杂交结果,对脆弱类杆菌呈阳性反应,对其它厌氧菌和需氧菌呈阴性反应,其敏感性为89%,其特异性为91.7%,对脆弱类杆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PgDNA和104CFU细菌。
熊德鑫祝小枫盛志勇郑理君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基因探针脆弱类杆菌
谈谈合生原制剂被引量:1
2007年
对微生态调节剂所属的三个译名probiotics(益生菌)prebiotics(益生元)和symbiotics(合生素,合生元),熊德鑫教授提示出新的译法。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进行广泛讨论,本刊将进行全面介绍。
熊德鑫
关键词:制剂合生素益生元合生元译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