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香梅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济南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衰竭
  • 5篇肝炎
  • 4篇功能衰竭
  • 4篇肝功
  • 4篇肝功能
  • 4篇肝功能衰竭
  • 4篇病毒
  • 3篇急性肝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米夫
  • 2篇拉米夫定
  • 2篇急性肝衰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州市传染病...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香梅
  • 6篇高海兵
  • 6篇林明华
  • 5篇潘晨
  • 3篇林太杰
  • 3篇陈立
  • 2篇周锐
  • 2篇陈秀敏
  • 1篇黄建荣
  • 1篇林榕生
  • 1篇黄水文
  • 1篇李孝楼
  • 1篇林辰青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S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福州市传染病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SACLF患者106例,按照实际用药分组,其中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研究组)53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53例(对照组),比较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4、12、24周后,其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3、6.01、11.84,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4、12、24周,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PTA则明显上升(P均<0.05);治疗后12、24周,ALB则明显上升(P均<0.05)。但两组间治疗后ALT、AST、TBIL、ALB、PT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亦无病情进展者。研究组2例开始治疗后轻度腹胀不适,对照组2例一过性皮疹,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SACLF,HBVDNA转阴率较拉米夫定增高,但在改善肝功能和短期预后方面与拉米夫定无明显差别。
王香梅
关键词:拉米夫定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演变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准种是由Eigen首先提出的用于描述同种生物遗传异质性的概念,在病毒学研究领域,准种被用于表示感染个体内同种病毒的遗传异质性。HBV具有的准种特性可能是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和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毒学因素。人们发现影响病毒准种构成的因素主要有3个:
王香梅陈立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准种
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确诊为HBV相关ACLF并接受LAM治疗的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凝血指标、人工肝治疗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短期预后的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LAM治疗1个月预后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MELD评分及Alb降低,1个月HBV DNA转阴是保护性因素;分析LAM治疗3个月预后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TBil水平及MELD评分;分析LAM治疗6个月预后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MELD评分及Alb降低。结论 MELD评分及Alb降低是影响LAM治疗HBV相关ACLF患者1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个月HBV DNA转阴是保护性因素,TBil水平及MELD评分是影响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及Alb降低是影响治疗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辰青马华皙高海兵林明华王香梅林升龙陈秀敏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功能衰竭预后分析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续应答的预测因素被引量:4
2016年
慢性HBV感染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疾病将逐渐进展,发展到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各大指南已明确指出CHB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抑制HBV的复制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高海兵林明华潘晨周锐王香梅林升龙陈秀敏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抑制HBV
S-腺苷蛋氨酸对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并评价S-腺苷蛋氨酸对患者QOL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HBV感染相关的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中期患者(其中包括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和非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不同阶段生存质量的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中文版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的SF-36中文版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均下降(P<0.05);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和非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的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的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同期非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P<0.05);对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与治疗2周后比较,各维度分数与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而非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仅生理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及总分值有所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00,P=0.000;t=2.340,P=0.026;t=2.567,P=0.016;t=15.031,P=0.000),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情感职能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5,P=0.083)。结论 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的QOL状况降低,S-腺苷蛋氨酸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QOL状况,且起效较快。
高海兵林明华潘晨林太杰陈立王香梅黄建荣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S-腺苷蛋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a”决定簇变异与HBV基因型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a"决定簇氨基酸(AA)变异与HBV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对99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S基因直接测序,分析HBV基因型及HBsAg"a"决定簇的AA变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B基因型占52.5%(52/99),C基因型占47.5%(47/99),未发现其他基因型;HBsAgAA126Thr存在变异,而AA124、131、133、139、141、145未发现变异及AA122~124未发现缺失或插入,其中AA126Thr占52.5%(52/99),Ile占39.4%(39/99),Ser占4.0%(4/99),Ala占4.0%(4/99);AA126Thr变异为Ile在C基因型中多见(χ2=35.201,P<0.001,OR=48.125)。结论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a"决定簇AA变异多发生在AA126Thr变异为Ile,且基因型C较基因型B更易发生AA126Ile变异。
林太杰高海兵林明华潘晨王香梅黄水文
关键词:基因型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期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中期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便于临床预防干预。方法287例HBV相关ACLF中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糖尿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肺部感染、Alb、球蛋白、TBil、ALT、AsT、7-T、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胆碱酯酶、血Cr、PTA、国际标准化比值、甲胎蛋白、HBVDNA载量、血钾、血钠、WBC、PLT等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钾(B=2.006,P=0.000,0R-0.135,95%CI:0.051~0.353)、血清钠(B--0.096,P-0.014,OR-0.908,95%CI:0.841~0.981)、肺部感染(B=1.648,P-0.018,OR-5.199,95%CI:1.326~20.386)、甲胎蛋白(B=.010,P-0.024,OR-0.990,95%CI:0.982~0.999)与肝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相关。结论低钾血症、低钠血症、肺部感染、甲胎蛋白不升高是HBV相关ACI。F中期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明华高海兵潘晨周锐林太杰王香梅李孝楼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住院的HBV相关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生化指标、凝血指标、HBVDNA载量、临床分型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676例肝衰竭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并发SBP者占71.0%(480/676),仅高胆红素血症、低ALT/AST、低钠血症与肝衰竭并发SBP相关(P=0.014、P<0.001、P=0.041),TBil>380μmol/L、ALT/AST≤0.4、血钠≤125mmol/L发生SBP的风险分别高于TBil≤380μmol/L、ALT/AST>0.4、血钠>125mmol/L[P=0.026,OR(95%CI)=1.469(1.047~2.060);P=0.033,OR(95%CI)=2.388(1.049~5.434);P=0.001,OR(95%CI)=4.244(1.664~10.829)]。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低ALT/AST、低钠血症是肝衰竭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明华高海兵潘晨林榕生陈立王香梅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腹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