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民缨

作品数:77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突变
  • 21篇基因
  • 17篇肌营养不良
  • 17篇肌营养不良症
  • 17篇不良症
  • 15篇家系
  • 10篇营养
  • 10篇护理
  • 10篇肌萎缩
  • 9篇肢带型
  • 9篇肢带型肌营养...
  • 9篇肢带型肌营养...
  • 9篇突变分析
  • 8篇基因突变
  • 7篇硬化症
  • 7篇表型
  • 6篇基因突变分析
  • 6篇肌萎缩侧索硬...
  • 6篇侧索硬化
  • 5篇基因型

机构

  • 7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廉江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市惠阳区...

作者

  • 76篇郑民缨
  • 42篇张成
  • 38篇李亚勤
  • 37篇操基清
  • 36篇杨娟
  • 33篇利婧
  • 28篇张惠丽
  • 11篇姚晓黎
  • 9篇陈菲
  • 8篇王艳云
  • 7篇孙毅明
  • 6篇黄永青
  • 6篇詹益鑫
  • 5篇吴婉玲
  • 5篇孔杰
  • 5篇冯善伟
  • 4篇曾缨
  • 4篇卢锡林
  • 4篇冯慧宇
  • 3篇徐评议

传媒

  • 13篇第六届广东省...
  • 8篇首届中国遗传...
  • 8篇第十二次全国...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新医学
  • 2篇现代临床护理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当代护士(中...
  • 2篇广东省医师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6篇2014
  • 32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LGMD2A)一家系报道
目的 分析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Limb-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A,LGMD2A)一家系的遗传特点,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类型,探讨LGMD2A型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选择2...
操基清张成杨娟李亚勤利婧张惠丽朱瑜玲梁结华郑民缨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冯慧宇徐评议张成郑民缨黄永青刘焯霖
关键词: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静脉注射海洛因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SF-36量表测定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SF-36量表测定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寻找良好的疾病严重度评估标准。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比较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组间,眼肌型与全身型患者之间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8个维度方面的区别。结果 (1)重症肌无力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或接近0.7;健康对照人群组除活力(VT)和社会功能(SF)维度外,其他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2)健康对照人群组躯体角色(RP)、情绪角色(RE)、活力(VT)、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重症肌无力患者。(3)眼肌型患者与全身型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F-36测定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
黄泂冯慧宇郑民缨
关键词:生活质量SF-36量表重症肌无力信度
高血压病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两个疾病,偶然发现或新的表型
目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是一种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肉疾病.位于常染色体15q15.1-q21.1的CAPN3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肌细胞中钙依赖的中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lpain-3功能异常是其病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
操基清张成杨娟李亚勤利婧张惠丽朱瑜玲梁结华郑民缨
关键词: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移码突变高血压病先证者
文献传递
大活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附100例报道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接受复方血栓通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一疗程,停药7 d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活络胶囊4颗,每日3次。两组皆治疗2个疗程。视两组患者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脱水、降血压、降糖等治疗,严禁使用其他扩张血管药和脑细胞代谢活化药及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结果:治疗组患者基本痊愈39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21例,无变化12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6例,无变化46例,总有效率为54%。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对比54%,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9.8±1.0对比16.7±2.6,P<0.001)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活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显著,不良反应少。
徐评议孙丛丛郑民缨魏磊骆飞飞
关键词:大活络胶囊急性脑梗死
一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基因新的剪接位点突变报道
目的 探讨一例第26号内含子点突变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实验室血清指标、肌电图、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检查,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
张惠丽张成朱瑜玲操基清杨娟李亚勤利婧梁结华郑民缨
关键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心脏彩超内含子DMD剪接位点
文献传递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2012年
目的探讨3种肌肉特异性microRNAs(miRNAs):miR-1、miR-133和miR-206在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在肌肉组织中和血清中的动态表达。方法局部注射0.75%盐酸布比卡因(BPVC)制作小鼠腓肠肌损伤模型,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注药后不同时间点3种miRNAs在肌肉组织中和血清中的表达量。结果小鼠一侧腓肠肌注射BPVC后,该侧后肢的活动能力明显较对侧下降;肌肉组织中miR-1、miR-133和miR-206的表达水平均于注射BPVC后先下降后明显上升、维持一段时间后又恢复至接近注药前水平;正常小鼠血清中3种miR-NAs的表达量均很低;血清中miR-1、miR-133和miR-206均于肌肉注射BPVC后早期表达上调,其中miR-1于注药后6~12h表达上调,miR-133于注药后6~24h表达上调,而miR-206于注药后6h表达轻微增高。结论对C57BL/6小鼠而言,局部注射60μl BPVC可制作出稳定的腓肠肌损伤模型,肌肉特异性miRNAs可能在骨骼肌的再生过程中发挥了一定调控作用,有望成为肌肉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骨骼肌损伤时释放miRNAs到血清中,肌肉特异性miRNAs有望作为肌肉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宋佳曾缨郑民缨张成
关键词:骨骼肌坏死MICRORNA
抗分枝杆菌治疗逆转鼻咽癌放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迟发性放射性损伤(DRI)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应用抗分枝杆菌疗法(AMT)治疗DRI,探索AMT是否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颞叶坏死(TLN)有治疗作用以及探讨放射性脑病与分枝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21例患者入组。治疗组10例应用AMT方案,对照组11例采用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和治疗24个月,应用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并随访脑磁共振检查,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脑DRI病灶的改变。应用Kaplan-Meim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治疗组AMT可快速改善患者的头痛、头晕、抽搐和认知功能障碍。AMT治疗组的BI在2年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U=13.0,P=0.001)。8例患者磁共振检查显示颞叶病灶逐步缩小至消失。而对照组总体病情恶化,颞叶病灶扩大,BI下降(P=0.003)。两组的生存曲线有明显的差异(χ2=6.423,P=0.011),显示AMT治疗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AMT可有效治疗DRI,提示颅底部的放射治疗可能会损伤局部脑组织的免疫防御功能,诱发分枝杆菌感染,导致迟发型放射性脑病的产生。临床试验注册国际标准随机对照试验(ISRCTN04023349)
丰岩清张为西郑民缨国宁陈曦黄帆
关键词:鼻咽肿瘤
血脑屏障指数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指数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HLD患者(初诊29例,复诊6例,初诊病例中包括脑型23例、肝型6例,入选前均未接受青霉胺治疗)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对HLD患者及20名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检测,并计算血脑屏障指数。35例HLD患者中,16例患者接受青霉胺治疗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另测定与比较29例HLD初诊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脑脊液铜、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铜水平。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分析初诊29例患者血脑屏障指数与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29例HLD初诊患者的血清铜、脑脊液铜、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血脑屏障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其中脑型及肝型HLD患者上述4项指标数值相当。统计学分析显示,初诊29例患者的血脑屏障指数与血清铜含量呈正相关(r=0.319,P〈0.05)。16例HLD患者接受青霉胺治疗3个月后,10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其血脑屏障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HLD患者存在血脑屏障的损伤;血脑屏障指数可反映铜对血脑屏障的损害程度;接受青霉胺治疗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的患者,存在血脑屏障损伤的加重,提示该类患者应避免使用青霉胺,改用其它药物治疗。
周香雪李洵桦梁秀龄陈红英郑民缨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指数脑脊液青霉胺
高血压病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两个疾病,偶然发现或新的表型
目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A型是一种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肉疾病.位于常染色体15q15.1-q21.1的CAPN3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肌细胞中钙依赖的中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lpain-3功能异常是其病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
操基清张成杨娟李亚勤利婧张惠丽朱瑜玲梁结华郑民缨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