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玖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脂素、NT-proB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与持续性房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血浆内脂素、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心内科住院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小于7d,n=22)和持续性房颤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7d,n=24),另选择同时期心内科住院无房颤患者(n=15)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内脂素、NT-proBNP、LAD变化。结果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比较,内脂素、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LAD明显增大(P<0.05);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内脂素、NT-proBNP水平以及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水平与LAD呈正相关。结论内脂素、NT-proBNP水平以及LAD与房颤的持续性有关,可以用来预测房颤的转归,指导房颤治疗。
- 于红玖赵敏秦宇吕田
- 关键词: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B型脑钠肽左心房内径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与血脂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尿酸与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超重的OSAS患者(OSAS组)36例及单纯超重者3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生化酶法测定血脂,分析OSAS组患者血清尿酸及血脂的变化。结果OSAS组患者血清尿酸[(490.97±98.78)μmol/L]高于对照组[(398.56±69.45)μmol/L],血清总胆固醇[(6.15±1.18)mmol/L]高于对照组[(5.46±1.03)mmol/L],血清甘油三酯[(4.35±1.14)mmol/L]亦高于对照组[(3.67±1.35)mmol/L]。结论OSA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血脂也明显紊乱。
- 于红玖吕田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尿酸血脂
- 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136住院患者,依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本),分为血压正常组、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组按是否伴有左室肥厚分为2个亚组:单纯高血压病...
- 于红玖
- 关键词:高血压病尿酸水平左室肥厚
- 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浆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LAD)与血浆内脂素、脂联素(APN)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心内科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根据2006年ACC/AHA房颤指南中房颤分类标准,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2例(房颤持续时间<7d)和持续性房颤组20例(房颤持续时间≥7d),另选择同时期心内科住院无房颤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内脂素、APN、LAD变化。结果 (1)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血浆内脂素、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阵发性房颤组、对照组血浆内脂素、AP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LAD增大(P<0.05);(3)LAD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高内脂素、APN水平,LAD增大与房颤的持续存在相关,内脂素、APN、LAD可用来预测房颤的转归,指导房颤治疗。
- 于红玖赵敏吕田
- 关键词:房颤左心房内径脂联素
- 内脂素与冠心病被引量:12
- 2009年
- 内脂素是一种新的脂肪因子,主要来源于内脏脂肪,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内脂素与缺氧、易损斑块、内皮功能紊乱、炎症、血管增生等冠心病,尤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相关。此外,内脂素还能通过延长氧化应激状态下线粒体渗透转运孔(mPTP)的开放时间,发挥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 秦宇吕田于红玖
- 关键词:冠心病炎症动脉粥样硬化
- 老年人用药现状及评价方式被引量:9
- 2017年
- 研究[13]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人均患有7种疾病,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导致多重用药,同时老年人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及其不良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可能存在潜在性不恰当用药(PIM)。PIM亦属于多重用药范畴,PIM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导致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发生,使死亡率、
- 于红玖孙笑林吕田
- 关键词:多重用药
- 血浆内脂素在不同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内脂素水平,并探讨不同BMI冠心病组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49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根据BMI分为非肥胖组(BMI<25kg/m2)和肥胖组(BMI≥25kg/m2)。抽血测定内脂素等,并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等。比较不同BMI冠心病组内脂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①冠心病组内脂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非肥胖冠心病组的内脂素、TG、腰围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0.01),肥胖冠心病组的内脂素水平高于肥胖对照组(P<0.01)。③非肥胖冠心病组和肥胖冠心病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内脂素、Gensini积分逐渐增加(P<0.05,P<0.01)。④非肥胖冠心病组和肥胖冠心病组的相关分析发现内脂素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1=0.513,P1=0.012;r2=0.607,P2<0.01)、Gensini积分(r1=0.576,P1=0.004;r2=0.716,P2<0.01)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组的内脂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肥胖冠心病组内脂素升高的更明显,不同BMI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内脂素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秦宇于红玖李岚吕田
- 关键词:冠心病体质指数GENSINI积分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皮肤溃疡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因指尖皮肤破损半年,咳嗽、咳痰2个月,发热1 d,于2013年4月19日以“肺炎”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干部综合科。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尖皮肤破损,淡红色斑。曾就诊于皮肤病医院,诊断为“皮肤溃疡”给予多种治疗(具体不详),疗效不佳。
- 刘晓颖于红玖吕田
- 关键词:红斑狼疮误诊皮肤溃疡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冠心病CHF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PO,使其血红蛋白浓度≥110g/L。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距离及BNP水平等均改善(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EPO可减轻冠心病CHF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魏明丽于红玖李真吕田丁怀玉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力衰竭贫血冠状动脉疾病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肽素、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变化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CHF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9例(正常组),比较两组和肽素、尿酸水平。[结果](1)CHF组血浆和肽素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和肽素水平在各级心功能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分级逐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功能Ⅳ级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2)和肽素水平及尿酸浓度的升高与LVEDd的大小呈正相关(r=0.43及0.46,P<0.05)。[结论]和肽素和尿酸水平可作为判断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预后的重要指标,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价。
- 于红玖杨明晖吕田
- 关键词:和肽素尿酸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