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震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肺疾病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心病
  • 2篇疾病
  • 2篇肺心病
  • 1篇地平
  • 1篇队列研究
  • 1篇胸部X线检查
  • 1篇血循环内皮细...
  • 1篇循环内皮细胞
  • 1篇预后
  • 1篇中度慢性阻塞...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重度慢性阻塞...
  • 1篇重症

机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5篇姚震
  • 4篇程显声
  • 3篇向平超
  • 3篇张二明
  • 2篇李清
  • 1篇姚佩心
  • 1篇张莹
  • 1篇陈炽贤
  • 1篇刘国华
  • 1篇张鑫
  • 1篇武阳丰
  • 1篇丁彦
  • 1篇华毅
  • 1篇鞠立新
  • 1篇宋丽萍
  • 1篇李景周
  • 1篇谢高强
  • 1篇刘玉清
  • 1篇李亚辉
  • 1篇阮英茆

传媒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值的变化。方法重度COPD(稳定期)组3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CEC,重度COPD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平均压。结果重度COPD(稳定期)组血CEC值[(18.42±10.87)个/mm^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4.42)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CEC值与血氧分压呈显著性负相关(r=-0.235,P=0.021),与肺动脉平均压呈显著性相关(r=0.183,P=0.015)。结论重度COPD患者血CEC值明显增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结构明显受损,缺氧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主要原因。
向平超阮英茆姚震张二明姚佩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循环内皮细胞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2例生存因素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3年对 2 0 2例重症COPD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血气、肺功能、心电图、肺阻抗容积波图和 6min行走距离等检查 ,并进行 7年 (1993~2 0 0 0年 )随访 ,记录生存状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资料发现 :(1)随访 198例 ,随访率98 0 % ,总病死率 2 8 8% ;(2 )回顾性比较 :生存组与死亡组基线年龄、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心电图差异有显著性 ;(3)前瞻性单因素分析 :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4)Cox生存时间分析 :控制基线年龄、性别、干预与否后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等级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COPD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张二明程显声姚震李清向平超谢高强武阳丰
关键词: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自然史
慢性阻塞性肺病流行病学研究:胸部X线检查及其评价被引量:11
1996年
目的:评估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人群防治流行病学调查。材料与方法:分析经临床病史和肺功能检查诊为COPD的283例胸片的X线所见并与肺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或/和吸烟等入选原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病例X线检查37.1%无异常,62.9%示有肺气肿或/和间质改变等异常征象。结论:X线胸片对显示构成COPD肺功能损害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仍是简便易行而重要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两者结合,则更能全面地提高COPD诊断的准确度。
刘玉清陈炽贤程显声李景周李景周刘国华姚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X线流行病学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的长期疗效被引量:8
1997年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剂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观察了硝苯地平控释片对COPD、肺心病患者[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47.35%±8.10%]的2年疗效。在202例患者中,硝苯地平组102例(20mg/片,每日2次),安慰剂组100例(1片每日2次)。结果二组均衡性检验有可比性。2年随访率分别为94%和89%。硝苯地平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呼吸困难、疲乏、体力活动量等症状好转者明显增多(P<0.05);FEV1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恶化不明显(P〈0.05);反映肺血管顺应性的肺阻抗容积图B-Y1改善明显(P<0.05);病死率降低(P=0.051)。但某些心电图右室负荷指标(QRS电轴右偏、P11和RaVR电压)恶化。结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安全、方便、具有提高COPD、肺心病患者生命质量,并可能减少病死率的药物,可作为COPD、肺心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一项辅助治疗。
程显声姚震李清姚佩心律晔华毅王楠李亚辉
关键词:阻塞性肺心病硝苯地平控释片
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预后随访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及其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评估 COPD 的病情和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固定队列研究方法,于1993年5月对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医院管理的居民区内191例老年中度 COPD 患者进行基线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X 线胸片及6分钟行走试验(6MWT)等检查,对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进行长达12年的随访。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存活率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 方法;对所选的基线因素行 COX 比例风险模型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12年因原址迁移失访10例,26例死于非 COPD 疾病、52例死于 COPD 疾病。5年存活率为81.7%(156/191),12年存活率为56.9%(103/181)。COX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老年中度 COPD 患者预后有关因素有体重指数[BMI,相对危险度(RR)=0.916,95%可信区间(95%CI)为0.841~0.996]、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RR=0.999,95%CI 为0.998~1.000)、动脉血氧分压(PaO_2,RR=0.929,95%CI 为0.892~0.967)、6MWT(RR=0.997,95%CI 为0.995~1.000)、肺性 P 波(RR=4.081,95%CI 为1.567~10.624)。结论基线 BMI、FEV_1、PaO_2、6MWT、肺性 P 波是预测老年中度 COPD 患者生存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向平超姚震程显声张二明张鑫宋丽萍鞠立新丁彦张莹
关键词:预后队列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