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危重
  • 3篇重症
  • 2篇预后
  • 2篇片段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危重
  • 2篇患者预后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病房
  • 1篇代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毒素
  • 1篇休克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贵辰
  • 9篇赵松
  • 8篇李文雄
  • 7篇郑悦
  • 6篇隋峰
  • 5篇宋阳
  • 5篇王小文
  • 4篇刘薇
  • 3篇甄根深
  • 1篇隋锋
  • 1篇陈秀凯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亚甲蓝吸收排泄试验评价禁食危重症患者胃肠吸收功能被引量:1
2011年
禁食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预防继发感染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开展肠内营养的时机与患者的胃肠道耐受能力和吸收功能相关。目前使用的胃肠吸收功能评价指标均不能很好满足临床需要。临床上判断上消化道瘘时,患者口服亚甲蓝后,我们观察到患者尿液变为蓝色,而且患者尿液出现蓝色的时间有差异。
王小文宋阳赵松张贵辰李文雄
关键词:危重症胃肠功能
参附注射液对犬内毒素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1.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犬内毒素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作用;2.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犬内毒素性休克血清TNF-a、IL-6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21只犬随机分为3组:A休克组、B多巴胺组、C参附组,经戊...
张贵辰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内毒素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氧代谢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6
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例入SICU后发生脓毒症患者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T浓度,同时进行相应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并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死亡10例,存活46例;死亡组第5、7天血浆PCT水平(3.47±1.57)、(5.12±2.16)ng/ml明显高于存活组(1.07±0.47)、(0.99±0.7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组PCT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存活组呈下降趋势;同时死亡组第5、7天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第5天(16.9±10.1)、(7.9±5.6)分,第7天(19.7±11.4)、(9.7±5.8)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第5天(10.6±7.3)、(3.9±3.7)分,第7天(9.4±6.9)、(3.8±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赵松李文雄王小文郑悦宋阳隋峰张贵辰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危重患者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片段对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片段(NT-pro-BNP)对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住SICU时间≥5天的外科成年患者为研...
赵松李文雄郑悦隋峰张贵辰刘薇
文献传递
SpO_2-Allen's试验在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观察SpO_2-Allen's试验在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对外科加强医疗病房(SICU)的50例清醒危重患者,于桡动脉穿刺前、桡动脉穿刺后3天及拔除桡动脉导管后分别行Allen's试验和SpO_2-Allen's试验,检测尺-桡动脉吻合情况。结果桡动脉穿刺前行Allen's试验阴性患者为42例,而SpO_2-Allen's试验阴性患者为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SpO_2-Allen's试验阴性患者均予以桡动脉穿刺,并于桡动脉穿刺置管后3天及拔管后行SpO_2-Allen's试验与Allen's试验均阴性,提示穿刺侧肢体末梢循环好。结论 SpO_2-Allen's试验简便、安全,假阳性率较低,且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低,SpO_2-Allen's试验可替代Allen's试验,且更适于病情危重、不能配合Allen's试验的患者。
甄根深李文雄王小文赵松张贵辰郑悦宋阳隋峰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
持续和间断镇痛镇静治疗对术后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持续镇痛镇静和间断镇痛镇静治疗对术后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非感染术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A组为持续镇痛镇静组(87例);B组为间断镇痛镇静组(42例).每4 h评价1次Ramsay镇静等级,每24 h评价是否发生SIRS,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4 h两组SIR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A组SIRS发生率[54.02%(47/87)和16.09%(14/87)]均明显低于B组[76.19%(32/42)和45.24%(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持续的镇痛镇静治疗可以降低术后患者SIRS的发生率.
甄根深赵松张贵辰
关键词:镇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监护病房
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片段对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评价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片段(NT-proBNP)对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在2009-01~2009-12期间连续收治、住SICU时间≥5 d的外科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SICU后的第1、3、5天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随访患者入SICU后30 d的生存状况,并根据以上数据构建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第1、3、5天血浆NT-proBN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65例患者中,55例存活,10例死亡.两组第1、3天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第1、3、5天血浆NT-proBNP浓度预测患者入SICU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0.68和0.76 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超过1919 ng/mL时,预测患者入SICU后30 d内死亡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65.5%.结论 外科危重患者在入SICU第5天的血浆NT-proBNP浓度对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血浆NT-proBNP浓度超过1919 ng/mL者预后不良.
甄根深李文雄赵松郑悦隋峰张贵辰刘薇
关键词:脑钠肽预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腹腔灌注压治疗在腹腔高压状态下对肾保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维持目标性腹腔灌注压在腹腔高压状态下对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健康小香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后收集单位时间的尿量,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和肾皮质血流;采用CO2气腹法建立腹腔高压模型,连续监测腹腔内压,获得基线平均动脉压、腹腔内压和腹腔灌注压;两组动物腹腔内压白0mmHg逐步升高至10mmHg、20mmHg和30mmHg,然后在30mmHg水平维持8h后处死动物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动物在腹腔内压30mmHg维持15min后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腹腔灌注压于基线水平为治疗目标,对照组无干预,监测两组动物肾皮质血流、血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尿白细胞介素-18(IL-18)随腹腔内压的变化状况。结果随着腹腔内压的升高,两组动物肾皮质血流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Cr与尿IL-18在腹腔内压30mmHg维持6h后显著升高(P〈0.05),而TNF—α、IL-6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实施目标性腹腔灌注压后,肾皮质血流显著改善(P〈0.01),尿IL-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物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在腹腔高压发生的8h内,目标性腹腔灌注压治疗不影响全身炎性介质反应,而是通过改善肾皮质血流发挥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隋峰李文雄郑悦刘薇张贵辰王小文赵松
关键词:腹腔高压肾循环小香猪动物实验
气囊漏气实验预测严重上气道狭窄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气囊漏气实验预测拔管后发生严重上气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有156例气管插管患者入组,根据气囊漏气实验的情况分为两组,阴性组和阳性组,拔除气管插管后观察两组喘鸣发生与二次气管插管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气囊漏气实验阴性组125例,阳性组31例,拔除气管插管后,有13例患者需再次插管,其中1例患者无法插管,予经皮气管切开。结论:气囊漏气实验是一项简单方便筛查拔管后可能上气道梗阻的方法,如为阴性其因严重上气道梗阻再插管可能性很小,如为阳性则要注意可能发生拔管后上气道梗阻。
隋峰郑悦刘薇赵松张贵辰宋阳李文雄
关键词:气管插管气道梗阻
利奈唑胺在治疗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治疗球菌引起的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合理性及其价值。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7月3例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3例患者均进行了脑脊液培养:第1例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但使用万古霉素不能控制感染;第2例为肠膜明串珠葡萄聚糖亚种,药敏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对利奈唑胺敏感;第3例最初为头状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使用万古霉素3周后感染控制不理想,脑脊液培养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VREF)。3例患者最终均使用了利奈唑胺4~6周并且得以康复出院,随诊未复发。结论利奈唑胺有良好的脑脊液的穿透率,可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尤其在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的价值更为突出,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成功病例的进一步验证。
王小文赵松宋阳陈秀凯张贵辰李文雄郑悦隋锋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革兰阳性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