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玫
- 作品数:107 被引量:1,01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晚发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被引量:4
- 2007年
- 陆炜王晓红曾玫孙卫华罗飞宏杨毅王艺胡锡琪
- 关键词:晚发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长发育迟缓
- 上海市蒙得维的亚沙门菌流行特征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蒙得维的亚沙门菌的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上海市针对人群和食源、环境沙门菌的监测基线,分析蒙得维的亚腹泻和食源环境株的耐药表型和分子型特征。结果蒙得维的亚在本地区的人源和食源沙门菌型数据库中列第24位(32株)和32位(13株)。经实验室确诊的28例蒙得维的亚病例均符合食源性感染特征,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和20~60岁男性,城郊地区高发。人源和食源株均发现对三代头孢(头孢他啶)耐药株,近5年中食源株的多重耐药(MDR)明显增多,28.1%的人源株对环丙沙星处于耐药临界值,来自境外动物制品的蒙得维的亚菌株对抗生素多数敏感。32株人源和13株食源株的分型聚类提示存在优势克隆簇,包括3起经回顾性鉴别诊断的蒙得维的亚的成人暴发,其中2起为多重耐药(MDR-ACSSuT)的克隆暴发。MDR-ACSSuT的人源流行株与甲鱼株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同源性,与境外输入菌株间的耐药和分子型特征差异较大,2个不同克隆簇之间存在遗传进化关系。结论蒙得维的亚尚未在本地区成为优势种型,但其已通过贸易等方式不断输入国内,逐渐定殖于沿海地区的甲鱼养殖产业链和人群的消费食物链中,最终进化成稳定的MDR和非MDR克隆容易形成分散而隐蔽的食源性暴发。
- 李勇王春唐海丰王爱敏黄峥石维敏胡雪明顾宝柯曾玫史贤明阚飙许学斌
- 关键词:分子分型多重耐药
- 上海地区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A组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腹泻最重要的致病原,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87万名儿童死于重型轮状病毒腹泻,虽然在发达国家轮状病毒感染很少引起死亡,但高发病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轮状病毒感染广泛,几乎5岁以下儿童都经历...
- 曾玫
-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病流行病学儿童
- 上海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临床分析被引量:47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09至2010年我院传染科收治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寻找重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及2010年因手足口病住院,且临床分期2期及2期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共7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8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2009年271例,危重症3期17例(6.3%)。2010年477例,3期7例(1.5%),3期危重病例比重较2009年降低(x2=12.836,P〈0.01)。临床表现2期患儿724例,3期危重症24例,其中7例死亡,3期患儿病死率与2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470例(62.8%),女278例(37.2%),男女比为1.7:1。年龄3个月10d-12岁9个月,中位年龄25个月,以1~4岁为主,达577例(77.1%)。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期患儿热程(4.10±1.40)d,3期为(5.05±1.05)d,3期热程较2期长(t=3.173,P〈0.01)。四肢抖动(57.0%)及呕吐(62.3%)是重症患儿病程中最常见的伴随症状,肺水肿、肺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3期患儿血白细胞计数(14.8±6.25)×10^9/L,血糖(8.63±3.51)mmol/L,与2期患儿血白细胞计数(11.8±4.23)×10^9/L,血糖(5.51±2.14)mm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期和3期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例患儿行头颅MRI检查,表现异常者37例(20.3%),主要表现为脑干(11例)等部位的高信号,有1例3期重症死亡患儿表现为脑水肿。结论手足口病的流行有一定的区域性及季节性,与家庭经济、卫生条件和性别都有一定的关系。1~4岁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高热持续不退,是重症危险因素。而外周血白细胞、血糖水平的升高,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作为实验室预警指标。
- 严秀峰葛艳玲谢新宝沈军朱燕凤曾玫杨天娇王晓红俞蕙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儿童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被引量:4
- 2017年
- 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可极大降低人群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肿瘤、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慢性病的患儿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影响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及儿童时期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使这部分免疫低下的特殊儿童成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本文综述了免疫抑制剂对儿童疫苗免疫保护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 李晶晶曾玫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疫苗接种免疫保护儿童
- 上海地区儿童下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了解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上海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情况。方法采集2004年8月-2005年1月秋冬季节我院479例因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cALRTIs)住院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对直接免疫荧光法常规检测病毒阴性的259份标本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hMPV M基因。对PCR阳性产物随机挑选23份直接作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 tar软件对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59份标本中hMPV检测阳性例数为59例(22.8%),占总例数的12.3%。冬季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季(31.3%vs 7.5%,P<0.01)。5岁及以下儿童53例(89.8%), 5岁以上儿童6例(10.2%)。23份hMPV阳性标本目标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hMPV M基因同源性达82.8%-100%,部分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0%-100%,对核苷酸序列作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存在2种不同的基因型,以Bj1816组为代表的基因型14株,以Bj1887组为代表的基因型9株。结论hMPV是上海地区儿童CALRTIs的重要致病原,上海地区儿童感染的hMPV同时存在2种不同的基因型。
- 曾玫陆权钱渊朱汝南顾兰琴
- 关键词:人类偏肺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儿童
- 上海地区2009至2011年儿童诺如病毒腹泻病的监测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 监测2009至201 1年上海地区儿童诺如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及流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连续采集2 288份门诊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诺如病毒GⅠ和GⅡ基因组,对部分GⅡ基因组阳性标本经RT-PCR扩增诺如病毒部分衣壳蛋白(VP1)和多聚酶蛋白(RdRp)序列,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2 288份门诊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531份(23.2%)标本系诺如病毒阳性,GⅠ和GⅡ基因组阳性标本分别有4份(0.75%)和527份(99.25%).诺如病毒每月检出率7.7% ~ 47.3%,每年7至10月份检出率高于年平均检出率.4岁以下儿童累积病例数占95.2%,4岁以下腹泻患儿的诺如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4岁儿童(24.4% vs.10.7%,x2=10.66,P<0.05).239株诺如病毒的VP1分型包括7种基因型,依次为:154株(64.4%)为GⅡ.4[9株为2009(New Orleans),145株为2006b变异株],66株(27.6%)为GⅡ.3,7株(2.9%)为GⅡ.2,6株(2.5%)为GⅡ.6,4株(1.7%)为GⅡ.12,GⅡ.7和GⅡ.14各1株(0.4%).244株RdRp分型包括7种基因型,依次为:189株(77.5%)为GⅡ.4[14株为2009(New Orleans)变异株,175株为2006b变异株],47株(19.3%)为GⅡ.12,GⅡ.16、GⅡ.b和GⅡ.g各2株(0.8%),GⅡ.2和GⅡ.6各1株(0.4%).GⅡ.4-2010变异株自2010年6月被首次检测到,随后散发流行.198株诺如病毒的VP1和RdRp同时测序分型,56株(28.3%)存在不同的RdRp/ VP1基因型组合,以GⅡ.12/GⅡ.3(69.6%)和GⅡ.4/GⅡ.3(8.9%)常见.结论 诺如病毒是上海地区儿童腹泻常见的病原,诺如病毒腹泻全年流行.上海地区诺如病毒流行株具有多种基因型,存在不同基因型间重组株.GⅡ.4-2006b型变异株仍然为优势流行株,并未被新的变异株GⅡ.4-2009(New Orleans)所取代.
- 姚玮蕾蔡洁皓王相诗葛艳玲朱启镕曾玫
- 关键词:腹泻儿童基因型诺如病毒
- 人类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进展被引量:6
- 2007年
-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类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被广泛地认为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致病原,是全球急性非细菌性暴发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原。由于人群普遍对NoV易感以及NoV容易在人群传播,NoV暴发感染通常很难及时控制,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NoV感染暴发流行,对公共健康和社会安全带来危害,GⅡ.4基因型在全球优势流行和不断变异导致NoV感染不断暴发,全球已积极开展并将加强NoV的流行病学监测。
- 曾玫王晓红朱启镕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上海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A群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和比较上海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A群链球菌(GAS)耐药、克隆分型、emm分型、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携带等分子特征,为感染控制及治疗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39株成人(13株)和儿童(26株)患者分离的GAS,用K-B纸片法测定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克隆分型;采用编码M蛋白的emm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不同emm型菌株的基因组特征;采用半定量生物膜形成试验分析其生物膜形成。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0个包括超抗原在内的GAS主要毒力基因。结果 39株GAS主要基因型为emm12-ST36(64.1%),emm1-ST28(17.9%);成人和儿童均以emm12-ST36为主。儿童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成人(P=0.008 7)。相同emm分型-克隆分型菌株在PFGE脉冲场带型中呈现高度聚集。生物膜形成与emm1型菌株明显相关(P=0.005),与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密切相关(P=0.000 3),儿童菌株的生物膜形成强于成人菌株(P<0.000 1)。毒力基因speG、speB、sdaB、Mac全部阳性;speA、speJ、spd3与emm1型菌株有明显相关(分别为P<0.000 1、P=0.005 5、P<0.000 1);speI、sic与emm12型菌株有明显相关(均为P<0.000 1);speH、ssa在emm12和emm1型菌株中有明显分布差异(分别为P=0.036 4、P=0.025 8);20个毒力基因在成人和儿童emm12型菌株中均没有明显分布差异(均为P>0.05)。结论 emm分型与克隆分型、PFGE、毒力基因有很好相关性。成人和儿童菌株在耐药情况、生物膜形成中均存在差异。特定emm型菌株与抗生素耐药和致病力密切相关,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重要毒力基因将是未来研制新型疫苗降低GAS感染的新型靶标。
- 蒋浩琴陈明亮李天铭朱元军刘红曾玫李敏
- 关键词:A群链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毒力基因
- 2010年-2014年上海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监测
- 目的 了解2010年~2014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肠道病毒.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0年~2014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季节分布以及社区和住院病例的肠道病毒分型结...
- 葛艳玲郑雅旭潘浩毛盛华李月芳夏爱梅朱启镕胡家瑜曾玫
-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