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 作品数:89 被引量:835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温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基于差异的初中学生媒介信息素养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东阳市为例 被引量:1 2016年 媒介信息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以差异视角为研究切入点,分别从性别差异、城乡地域差异以及年级差异对沿海地区的初中学生的媒介信息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初中学生在媒介使用、网络信息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为进一步缩小这些差异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切实改善与提升初中学生媒介信息素养。 李婧 单增杭 杨刚关键词:初中生 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中文古文对学习内容识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本研究采用古文《师说》作为实验的素材,对24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12人)采用纯文字和运用思维导图两种呈现方式来呈现古文。在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方式中,设计了可视化的图形策略,利用眼动仪和Tobii Studio配套软件分析学习者浏览不同策略可视化图形时的眼动轨迹特点和结合声音数据分析浏览效果(对两组声音数据,将声音效果从语速、重复率与错误率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段分析)。眼动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和纯文字在注视时间、注视热图、注视点顺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声音数据分析也可看出有思维导图呈现方式比纯文字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实验者获取信息,并且更有助于观察者记忆。另外基于眼动轨迹和注释热图的分析研究还表明,在记忆的首尾效应方面,纯文字呈现方式存在首尾效应,而思维导图呈现方式首尾效应不明显。 叶新东 陈卫东 许亚锋 杨刚关键词:思维导图 古文 基于增强现实的PBL-CD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以《写观察日记》为例 2022年 为促进增强现实技术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增强现实的PBL-CD教学模式,借助AR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可视化的特征促进学生协作问题解决,模式分为情境导入、提示回忆、沉浸探究、评价反馈四个阶段。作者以习作《写观察日记》为例,进行具体案例分析,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开展实验研究,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以期为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李倩 杨刚 郑晓倩 韩苗 李学亮关键词:写作教学 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对数字化阅读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数字化阅读本质上是一个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过程。文章基于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图式理论,采用双因素实验和眼动分析,探讨语言图式与内容图式对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过程中眼动行为和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表明:语言图式丰富者阅读成绩与动画区域的回视次数显著相关;内容图式与图片区域的观察时间存在显著相关;两种图式在文本和动画区域的观察时间、回视次数指标上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在测试成绩指标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电子课本资源的设计开发以及阅读指导具有借鉴意义。 赖文华 王佑镁 杨刚关键词: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 眼动实验 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 被引量:39 2016年 在技术创新驱动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创客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席卷孕育了新的教育形态——创客教育,成为社会创新教育的新范式。当前创客教育在社会和学校领域的深入开展衍生出两种教育模式,即基于利益驱动的社会创客教育链和基于专业驱动的学校创客教育链,虽然两者在目标定位、价值意义、资源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通过内聚耦合的方式可以形成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创客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素养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现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呈现出螺旋动态特征,强调内聚耦合关系和多维协同机制,反映了社会教育实践创新的新取向。为保障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各要素的协调运行,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持、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支撑和合作的创客教育联盟支助。 杨刚关键词:模型构建 国际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演进趋势与启示 被引量:4 2020年 为厘清国外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研究演进趋势,以"Virtualreality"和"Education"为中心关键词,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04-2019年间收录的65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国外虚拟现实教育研究演进趋势呈现局部到整体、整体再到局部的发展态势。由此提出我国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研究发展方向应集中于3个方面:①深化虚拟学习,通过在线虚拟仿真教育打造校际间深度学习共同体;②优化学习空间,构建多功能化虚拟学习环境以实现特殊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融合;③落实教育理念,利用跨学科虚拟学习资源促进教育个性化、多样化和开放性发展。 陈雨婷 杨刚 徐佳颖关键词:虚拟现实 可视化分析 SVVR支持下的学习参与和写作学习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球面视频虚拟现实(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SVVR)所创设的拟真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写作素养的培养,在写作学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文章采用准实验研究,将73名小学四年级学生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在SVVR、PPT学习环境下开展写作学习活动,以探究不同学习参与程度的两组学生在写作成绩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VVR的写作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学习,并对学生写作的修辞表达性和立意创新性具有促进作用;低参与程度的学生在SVVR写作环境下的成绩提升最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提出,可为SVVR在小学写作课堂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雨婷 杨刚 杨健关键词:写作学习 双循环教学理念下SVVR支持写作学习的效果研究--以小学作文课堂为例 2021年 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学生缺乏对于真实语境体验和感知的问题,而球面视频虚拟现实(Spherical Video-based Virtual Reality,SVVR)所创设的拟真学习环境能够给学生营造多感知特性的沉浸式三维模拟环境,支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写作素养的提升。因此,文章通过采用准实验研究,融入双循环教学理念,将97名小学五年级学生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在SVVR、PPT学习环境下开展写作学习活动,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探究不同学习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VVR的写作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对学生的主动表达和同伴之间的反馈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双循环教学理念的融入更加促进了SVVR在写作课堂的应用,使得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共同提高。 郑晓倩 杨刚 曾群芳 李倩 韩苗关键词:写作学习 一种基于VR视频的课程自主在线学习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线学习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VR视频的课程自主在线学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建立;S2、用户注册;S3、建立科目;S4、上传资料;S5、设定考试;S6、学习科目:学生通过学生专用的客户端App登录... 杨刚文献传递 中小学编程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3 2021年 编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思维技能、共情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本研究提出促进中小学编程教育改革的T^(3)CE策略,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U-G-S-C协同发展模式,以期助力中小学编程教育的有序推进。 徐佳艳 张银荣 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