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芙蓉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电离层
  • 1篇电离层响应
  • 1篇统计特征
  • 1篇抗震
  • 1篇抗震设计
  • 1篇隔震
  • 1篇隔震技术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篇王芙蓉
  • 1篇李美
  • 1篇康春丽
  • 1篇解滔
  • 1篇张晓东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震电离层响应异常时空演化统计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运行约6.5年总离子浓度数据和期间全球发生Mw 4.8以上地震参数,自动检测距震中1500 km范围内、震前15天出现电离层扰动,统计电离层扰动异常随地震临近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特征以及异常变化幅度随震级变化规律.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K_p指数以去掉部分因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统计结果显示,地震探测率及电离层响应异常幅度随震级增大而增高.大地震能引起强电离层扰动,扰动幅度可超过背景值1倍以上.全球范围,电离层存在变化活跃区,小幅度电离层扰动趋向于背景变化.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是有利的地震电离层响应监测区.地震相关电离层扰动异常出现频次随地震临近而增高,主要出现在震前一周.空间上,扰动有随地震临近向震中运移的趋势.
李美王芙蓉张晓东谭悍东康春丽解滔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响应统计特征
隔震技术的开发应用是抗震设计的补充和发展
2012年
隔震技术首先在新西兰进行开发,后来相继在日本、台湾得到发展。中国是在六十年代出现沙垫层基础隔震方法,并广泛应用在建构筑物、设备、桥梁、电器仪表、大型计算机系统等领域,在经历大地震的考验后,人们确认隔震技术在减轻地震灾害中发挥了抗震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隔震技术的开发应用是抗震设计的补充和发展。
王芙蓉
关键词:隔震技术抗震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