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唐

作品数:51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手术
  • 8篇肺癌
  • 7篇胸腔
  • 7篇胸腔镜
  • 7篇肿瘤
  • 7篇外科
  • 7篇细胞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4篇胸外
  • 4篇胸外科
  • 4篇食管
  • 4篇受体
  • 4篇术后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食管肿瘤
  • 3篇头痛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北省民政总...

作者

  • 39篇郭俊唐
  • 27篇梁朝阳
  • 24篇刘阳
  • 15篇马永富
  • 11篇张涛
  • 8篇褚剑
  • 8篇李捷
  • 7篇李敏
  • 6篇周乃康
  • 6篇杨博
  • 4篇柳曦
  • 3篇于生元
  • 2篇田晓东
  • 2篇初向阳
  • 2篇王领会
  • 2篇周亮
  • 2篇李云婧
  • 1篇叶棋浓
  • 1篇张涛
  • 1篇王云喜

传媒

  • 5篇中华腔镜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40例早期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根治性外科手术对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探讨术后并发症与食管癌复发、转移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24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情况。患者均采用经左侧开胸,胸内或颈部机械吻合术的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及1、3、5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100.00%。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2例(5.00%),心率失常1例(0.42%),胃排空障碍2例(0.83%),胸腔内出血1例(0.42%),喉返神经损伤2例(0.83%),吻合口瘘1例(0.4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240/240)、97.92%(235/240)、95.83%(230/240)。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早期食管癌通过及时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能够获得很好的远期疗效。
马永富褚剑侯晓彬李捷张涛郭俊唐杨博李敏梁朝阳刘阳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生存率
颈部淋巴结超声分析及活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决策的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手术决策的价值及声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拟行肺癌根治术、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恶性并建议穿刺活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与肺部原发灶比较的恶性率;同时比较超声检查显示的淋巴结大小、血流丰富程度、皮髓质间界限清晰程度、有无淋巴门结构和病理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经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恶性率为81.2%,其中转移性腺癌30例,鳞癌18例,淋巴瘤4例,炎性增生12例;癌性淋巴结平均直径(2.1±0.6)cm,血流信号丰富率为57%,皮髓质界限不清占43%,无淋巴门结构61%,癌性与炎性淋巴结在这4个方面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颈部及锁骨上超声检查对明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对患者术前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敏梁朝阳郭俊唐马永富杨公政周亮任明仕刘阳
关键词:肺癌淋巴结超声活组织检查针吸
肋间神经精准冷冻对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术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术中施行精准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组)。术后观察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A组、C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褚剑马永富刘阳李敏李捷张涛郭俊唐梁朝阳
关键词:肋间神经冷冻止痛自发性气胸
FHL家族和EYA2在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FHL家族成员包括FHL1-5,它们参与调节细胞生存、转录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物学功能。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1.探讨FHL1及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可能的机制;2.FHL3在肺癌中的表达;3.EYA2...
郭俊唐
关键词:肺癌抑癌基因癌旁组织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胸外科进修医师教学的实践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胸外科进修医师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入职培训和个体化的三基训练,以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并对其灌输微创手术的理念,并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此外,作者也对未来胸外科进修医生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郭俊唐梁朝阳刘阳初向阳
关键词:胸外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
PLLA/HA复合材料电纺丝覆膜气管支架的制作及力学性能的基础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自行研制羟基磷灰石/聚左旋乳酸(PLLA/HA)复合材料支架,测试机械力学性能;制备PLLA/HA复合纳米纤维膜,观察纤维膜的结构形态。方法将一定比例HA复合于PLLA中,制膜切丝,自制支架,测试支架力学性能;电纺丝法行支架电纺丝覆膜,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果 PLLA/HA复合材料电纺丝覆膜支架的力学性能良好,结构形态符合组织工程材料要求。结论 PLLA/HA复合材料电纺丝覆膜支架可以满足气管内支架置入要求,是气管内支架的一种新型材料。
马永富刘阳梁朝阳郭俊唐张涛
关键词:气管电纺丝聚左旋乳酸机械性能
20例成人肺母细胞瘤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1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肺母细胞瘤2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7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治疗。其中肺叶切除15例,全肺切除2例。3例保守治疗者经穿刺病理确诊,17例手术病例术前均未确诊。免疫组化示4例双相型间叶成分Vimentin(+),3例原始上皮成分AE1/AE3(+),3例SMA(+),2例CgA(+)。平均随访21月,平均生存时间14.8月。结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临床少见,症状无特征性,术前确诊困难,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是治疗的第一选择,但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不佳。
梁朝阳郭俊唐周乃康柳曦田晓东张涛
关键词:肺母细胞瘤外科治疗
胸腔镜前纵隔肿物切除术两种入路方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经剑突肋缘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54例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经剑突下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经肋间入路的前纵隔肿物切除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经肋间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 d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经剑突下组与经肋间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2 d疼痛分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下后期组与经肋间后期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 d VAS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VAS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肋缘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术中有更良好的手术视野和手术安全性,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度过20余例学习曲线后,术后带管时间及引流量明显减少,在加速康复方面较经肋间组有明显优势。
郭俊唐王彬申磊磊梁朝阳刘阳
关键词: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重症肌无力
纵隔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纵隔囊肿的疾病分类、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例纵隔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有临床症状,71例无临床症状。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78.0%,较CT的38.2%高。结果囊肿位于前上纵隔53例,中纵隔34例,后纵隔35例。完整切除103例,大部切除19例。病理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42例,食管及胃肠源性囊肿9例,胸腺囊肿31例,心包囊肿19例,其他囊肿21例。2001年以后的64例病例中常规手术35例,微创手术29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纵隔囊肿以前肠囊肿最常见,术前诊断率低。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是治疗中、后纵隔囊肿的优先选择。
郭俊唐周乃康刘阳梁朝阳
关键词:纵隔囊肿外科治疗微创手术
机器人辅助全胸腺切除术初步报道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全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全胸腺切除手术的35例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三臂法:左侧机械臂为抓钳;右侧机械臂为电凝钩,必要时换为超声刀;中间为观察孔,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切口位置。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手术患者体位、如何选取适宜的手术切口部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9±38.6)min,术中出血量(30.1±23.6)ml,术后24 h胸管引流量(132.2±58.3)ml,术后住院时间(4.4±2.1)d。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显示胸腺瘤30例、胸腺囊肿3例、胸腺增生2例。结论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行全胸腺切除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马永富杨博赵明褚剑晋帅郭楠楠李捷张涛郭俊唐梁朝阳刘阳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胸腺切除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