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娅玲

作品数:45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8篇地震
  • 19篇震源
  • 11篇震源机制
  • 8篇震级
  • 8篇震源机制解
  • 8篇震源深度
  • 6篇余震
  • 6篇发震
  • 6篇M
  • 5篇地震震源
  • 5篇地震震源机制
  • 5篇震群
  • 4篇地震震源机制...
  • 4篇震级偏差
  • 4篇震相
  • 4篇台网
  • 4篇发震构造
  • 3篇地震波
  • 3篇断裂带
  • 3篇震波

机构

  • 45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太原大陆裂谷...

作者

  • 45篇魏娅玲
  • 14篇苏金蓉
  • 14篇吴微微
  • 13篇蔡一川
  • 10篇吴朋
  • 5篇黄春梅
  • 4篇梁明剑
  • 3篇陈学芬
  • 3篇王宇航
  • 3篇孙玮
  • 2篇宫悦
  • 2篇陈天长
  • 2篇彭涛
  • 2篇龙锋
  • 2篇程万正
  • 2篇唐涛
  • 1篇杨志高
  • 1篇管勇
  • 1篇赵晶
  • 1篇李大虎

传媒

  • 16篇四川地震
  • 5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天津科技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华南地震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学术出版与传...
  • 1篇中国八级大震...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地区地震波衰减、记录场地响应对区域震级测定的影响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互相衔接的三段地震波几何衰减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 和Mereu 方法,分别反演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及攀枝花—西昌地区的介质品...
吴微微苏金蓉魏娅玲吴朋
关键词:非弹性衰减Q值震级偏差
印尼苏门答腊巨大地震活动特征被引量:1
2008年
主要使用了USGS全球地震查寻结果,对比研究了本世纪至今印尼苏门答腊地震的构造背景、巨大地震及其余震的活动特征,其主要结果如下:①巨大板块地震很少在原地重复发生,有迁移性和明显的填空特征;2000年之前的四次巨大地震具有明显向北迁移的特征,2000年之后三次巨大地震具有明显向南迁移和填空的特征;②2000年8.3级地震余震区南段存在约170 km的5级空段;③2004年9.0级地震余震填充了在巽他海沟东侧长约1 000 km的8级空段,其余震区南段存在约200 km的5级空段,沿板块边界形成的余震带具有明显向北迁移的特征;④2005年8.7级地震发生在2004年9.0级地震的200 km的余震空段上,余震分布不但填充了2000年8.3级地震170 km余震区5级空段,而且其余震区南段还存在约200 km和300 km的2个5级空段;⑤2007年8.5级地震发生在2005年8.7级地震约300 km余震空段的最南端,其7.9级最大余震发生在2005年8.7级地震约300km余震空段的最北端,使约300km余震空段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⑥2005年8.7级地震约200km余震区5级空段内的能量有可能还未得到释放,该地区是否还会发生一次巨大地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魏娅玲蔡一川
关键词:余震序列余震区迁移填空
承德地震监测中心站数字观测仪器原始数据实时绘图APP研发
2021年
利用Java与C++语言,基于C/S架构实现手机APP对承德台数字化仪器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S端(即计算机端)实现12小时原始数据实时汇集、保存与传输,C端(即手机端)采用数据浏览器的方式对仪器原始数据进行即时绘图,满足本单位工作人员随时查看仪器原始数据状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台站仪器监测能力和运维质量。
马广庆张玉林郭亚亚魏娅玲
关键词:C/S架构JAVAC++
川滇活动块体中-北部主要活动断裂带现今应力状态的分区特征被引量:16
2017年
恢复2009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川滇活动块体中-北部1012次2.0≤M_L≤5.0地震的震源谱,计算标量地震矩M_o、震源尺度r和应力降△_σ等震源参数并拟合各参数间的定标关系,基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活动断裂展布以及地震活动的成丛分布将研究区划分成四个统计单元,分别讨论各构造单元的应力分布特征、地震应力降随地点位置的变化以及应力-应变加载作用与区域变形的动力学过程的关联.结果显示: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_σ在0.1~10 MPa;标量地震矩M_o与近震震级M_L呈现较好线性关系(lgM_0=0.92M_L+10.46);应力降与地震大小的关系与Nuttli的增加应力降(ISD)模型比较吻合(1g△_σ=0.31 1gM_0-3.92).震源应力降结果显示:①金沙江断裂端部为低应力区,断裂单元整体滑动速率较高、强震活动极少,不具备强震发生的应力高度集中条件;在3条次级断裂构成的条带断裂结构中,理塘断裂上的应力-应变加载作用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减弱,相对闭锁的北西段较其他部位更易积累应变.②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应力降以康定为界南低北高,南段(康定-石棉)短期内难以积累较高应变,北段(甘孜-康定)应力水平较高,已发生的中强地震尚未能填充地震矩释放的亏空区,段落局部仍有较高的应力积累.③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上高应力降地震事件集中,该单元的应变积累强、应力水平最高,地震危险性大.④丽江—小金河断裂上不同震级地震的应力降特征并不相同,推测与当地复杂的构造背景有关,具体原因尚需深入探讨;木里地区应力背景较低,可能受当地构造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应力降随地点位置而系统变化,高应力降地震事件多发生在断裂与断裂的交汇部位,而断裂无闭锁条件、断裂以蠕滑为主且断面松弛、断裂端部为高温或破碎塑性变形带时,多以低应力降地震事件为主;与通常所认为的"走滑�
吴微微吴朋魏娅玲孙玮
关键词:震源参数应力降
新震级国家标准在四川台网的应用——宽频带面波震级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国内2009—2016年间的217次地震事件,重新测定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面波震级M_S和部分矩震级M_W,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M_S与M_(S(BB))差值分布为-0.1~0.6,其中97%的地震M_S较M_(S(BB))偏大,通过正交回归分析,M_(S(BB))较M_S系统偏小0.27左右;(2)M_W与M_S差值为-0.8~0.35,其中M_W与M_S差值在±0.3以内的地震数约为74%,由正交回归分析4.0≤M≤8.0时M_S整体偏大,且偏差值随着震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偏大范围为0.1~0.4之间;(3)M_W与M_(S(BB))差值分布为-0.5~0.55,差值在±0.3以内地震占87%,正交回归分析出4.0≤M≤5.0时M_W较M_(S(BB))偏大,偏大范围为0~0.13,而5.0≤M≤8.0时M_W较M_(S(BB))偏小,偏差值均在0.23以内。总体来说,相较于M_S,M_(S(BB))与M_W的偏差更小,M_(S(BB))更接近地震矩震级M_W,更能准确评估地震震级。
黄春梅苏金蓉唐淋魏娅玲吴朋王宇航
四川测震台网M_(L)震级特征研究
2023年
基于2013—2022年四川测震台网记录到的四川及邻区2.0≤M_(L)≤5.5的36693次地震事件观测资料,利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得到59个区域台站的单台ML震级与台网平均ML震级的偏差、各单台记录地震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结果显示:震级偏差统计直方图基本呈正态分布,相对集中于-0.5~0.5;单台M_(L)震级偏差沿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分区特征明显,呈现“东高西低”,即川西高原地区台站M_(L)震级偏小及四川盆地台站M_(L)震级偏大特征;从ML震级随震中距的变化曲线来看,当震中距<150 km时,单台测定的M_(L)震级较台网平均震级偏小,当震中距≥200 km时,单台测定的ML震级较台网平均震级偏大。
黄春梅罗勇魏娅玲王宇航
基于sPL震相测定山西地区的震源深度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利用sPL震相计算了山西及周边地区50 km之内的39次ML≥3.0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显示:震源深度分布在6~30 km,优势震源深度为11~25 km,呈现出山西北部地震的震源深度比中、南部浅的趋势。将本文得到的39个地震的震源深度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编目的深度结果相比较,发现除极个别的地震事件外,两种方法得出的深度结果差值不大。
梁向军魏娅玲张东亚刘林飞
关键词:震源深度
四川北川川41井动水位动态特征及干扰分析
2023年
本文收集和梳理了四川北川川41井(以下简称川41井)2017—2022年动水位资料,分析了该井所处构造地质背景、环境干扰因素、固体潮效应以及动水位年变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川41井动水位、中层水温受降水影响显著,年变形态受气压、固体潮效应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不同观测仪器记录显示中层水温存在相似的年变动态特征,相同仪器记录显示动水位、中层水温多年年变形态略有不同,其原因可能与降雨量有关。通过分析,可以为数据跟踪分析和地震异常识别提供支撑。
梁慧张映赵德杨魏娅玲王迪胡俊明刘华姣王斌赖康建
关键词:动态特征
四川地区介质衰减、场地响应与震级测定的讨论被引量:23
2016年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互相衔接的3段地震波几何衰减模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和Mereu方法,分别反演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及攀枝花—西昌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采用Brune的ω平方模型约束震源位移谱,使用Moya方法联合多台多地震数据求得各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根据波形数据和观测报告,计算出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10535次2.5≤M_L≤4.9近震单台震级测定值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差,绘制各次地震的单台震级偏差空间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四川盆地介质衰减模型呈现高Q_0和低衰减系数γ的特点,攀西地区表现出低Q_0和较高衰减系数γ;岩石台基对地震波信号在不同频率点的放大作用不相同;单台震级偏差优势分布基本一致,在构造稳定的四川盆地,介质品质因子高(低衰减),地震波在该区域能有效传播,盆地表层松软沉积层对入射波有放大作用,造成该区域单台震级高异常;川西大部分地震台站台基增益较大,但单台震级明显偏低,推测与松潘-甘孜块体地壳深度软流圈的物质流动及该区域低Q_0异常(高衰减)有关;攀西地区断陷拉张、流体侵入及沉积填充等损耗地震波能量,常使该地区台站测定的川西藏东地震震级偏小,但同样台站测定的龙门山断裂带上中强地震震级常较台网平均震级更大,可能是受盆地边缘强烈不对称高幅值带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四川地区介质衰减对地震射线振幅的影响较地震台站的台基增益大,因此校正四川区域地震台网单台震级时,应结合介质衰减及台站场地响应的空间特性进行考虑。
吴微微苏金蓉魏娅玲吴朋李俊孙玮
关键词:Q值震级偏差
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区流域地貌特征与控制因素研究
2023年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位于强烈隆升的龙门山及其西缘高原腹地过渡地带,断裂构造复杂,水系发育,小震与中强地震活动频发。基于90 m×90 m空间分辨率的SRTM3数据,利用数字地貌分析方法提取了马尔康6.0级震群所在的脚木足河流域坡度、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和河道陡峭指数等地貌参数,结合降水和岩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脚木足河流域坡度、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和河道陡峭指数整体表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构造活动是导致区域地貌参数呈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地貌参数高值主要分布于龙日坝断裂两侧,沿松岗断裂两侧展布,龙日坝断裂东侧是构造变形与差异性隆升强烈的龙门山地区;龙日坝断裂西侧是多条断裂交汇的构造复杂区,中强地震活跃,地貌破坏与重塑作用相对强烈,这可能是地貌参数高值的主要原因。
周文英梁明剑魏娅玲魏娅玲廖程宫悦杨力薛莲毛泽斌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