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强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预后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癌患者
  • 2篇放疗
  • 2篇癌患者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推量
  • 1篇中晚期
  • 1篇晚期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分析
  • 1篇放疗预后
  • 1篇癌症

机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龙强
  • 2篇姜庆丰
  • 2篇李英
  • 2篇罗弋
  • 2篇黄维
  • 2篇田丽娟
  • 2篇肖英
  • 1篇张涛
  • 1篇刘晓娅
  • 1篇张玲
  • 1篇陈绪元
  • 1篇代晓波
  • 1篇张菊
  • 1篇谭本旭

传媒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与同步推量调强放疗预后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77例中晚期未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其中70例行IMRT,207例行SIB-IMRT。比较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IMRT与SIB-IMRT后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法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IMRT组与SIB-IMRT组的随访率均为100%。与IMRT相比,SIB-IMRT未增加患者直肠及膀胱的急性毒性反应(χ^2=0.306和0.971,P均〉0.05)和远期毒性反应(χ^2=0.014和0.381,P均〉0.05)。IMRT组及SIB-IMRT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100%和99.5%,3年OS分别为75.0%和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和0.674,P均〉0.05)。患者年龄和治疗前淋巴结状态是所有入组患者(χ^2=7.971和15.938,P均〈0.05)及SIB-IMRT组患者(χ^2=7.503和10.048,P均〈0.05)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SIB-IMRT技术安全可行,且可以减少后装治疗次数,减轻患者后装治疗的不适及痛苦。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SIB-IMRT是一种可尝试的外照射技术。
黄维李英龙强鲁文力姜庆丰谭本旭田丽娟罗弋肖英方文姬
关键词:预后调强放射治疗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不同调强放疗临床疗效分析
黄维李英龙强鲁文力姜庆丰田丽娟肖英罗弋刘晓娅
癌症病人伴发精神障碍的类型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癌症病人伴发精神障碍的类型与预后。方法 采用CCMD -2 -R诊断标准对 2 38例癌症病人进行再诊断。结果 本文病例中有 30 .2 5 %符合CCMD -2 -R中相应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结论 提示癌症伴发精神障碍最常见的诊断类型是适应性障碍、疑病症、人格改变和谵妄状态 ,并影响其预后。
张玲龙强陈绪元代晓波张涛张幸年张菊
关键词:癌症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