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云

作品数:17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血小板
  • 7篇细胞
  • 6篇血小板减少
  • 6篇血小板减少症
  • 5篇免疫
  • 5篇免疫性
  • 5篇免疫性血小板...
  • 5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蛋白
  • 3篇调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 3篇节性
  • 3篇活化
  • 3篇发病
  • 3篇TREG细胞
  • 2篇血小板活化
  • 2篇血液
  • 2篇鼠模型
  • 2篇迁移
  • 2篇迁移率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马丽萍
  • 17篇刘红云
  • 9篇王秀菊
  • 8篇谢双锋
  • 7篇吴裕丹
  • 7篇肖洁
  • 6篇聂大年
  • 6篇李益清
  • 5篇刘晓燕
  • 4篇尹松梅
  • 4篇高延民
  • 4篇常建星
  • 4篇张国扬
  • 2篇罗先明
  • 2篇张萍
  • 2篇张伟明
  • 2篇王婕妤
  • 1篇范美婷
  • 1篇黄克智
  • 1篇谢双峰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MGB1对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MGB1对MSC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重组人HMGB1(100、200、400、800和1 000 ng/ml)分别作用MSC 24、48、72 h后,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MGB1对MSC增殖的影响。确定HMGB1对MSC作用的最佳实验药物浓度(200和1 000 ng/ml),进一步用流式细胞术明确HMGB1对MSC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与q PCR法检测HMGB1作用前后MSC中IL-10、TGF-β1、TSG-6、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MSC的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细胞表面表达CD105、CD73、CD90,不表达CD45、CD34、CD11b、CD19和HLA-DR。CCK-8法检测HMGB1对MSC增殖的影响发现,与对照组比较,HMGB1 100、200和400 ng/m L作用于MSC 24、48和72 h可明显促进MSC增殖(P<0.05),以200 ng/ml浓度作用的增殖效果最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MGB1于200 ng/ml时可诱导MSC由G1期进入S期,促进MSC增殖。q 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在HMGB1200 ng/ml作用下,MSC中IL-10、TGF-β1、TSG-6 mRNA较作用前表达增高,IFN-γ表达降低。ELISA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HMGB1 200 ng/ml作用48 h后,MSC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GF-β1、TSG-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HMGB1可促进健康人MSC增殖和影响其细胞因子分泌。
杨硕刘红云娜仁朵兰张国扬刘晓燕杨鹏凤王婕妤马丽萍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
CDIO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CDIO与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份—2017年12月份80例在血液内科轮科的住院医师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DIO结合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方法教学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比较两组笔试成绩及问卷调查评分。结果实验组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问卷调查在教学方式、扩散诊断思维、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DIO结合PBL模式可提高内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应用。
刘红云马丽萍
关键词:CDIOPBL内科教学查房住院医师
CDIO模式联合情景模拟在诊断学问诊的应用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CDIO模式联合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在本科二年级临床医学生诊断学实验小课问诊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6级临床五年制医学生中的4个小组共4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组分为对照组,余下2组为试验组,分别采用CDIO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和单一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进行诊断学实验小课问诊训练,比较两组临床问诊技能及问卷调查评分。结果试验组问诊技能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IO联合情景模拟可提高诊断学问诊能力,值得诊断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刘红云罗颖嘉马丽萍
关键词:CDIO情景模拟诊断学问诊临床思维
成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脾脏HMGB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HMGB1在成人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脾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以"脾切除术"作为治疗手段的成人慢性难治ITP患者20例作为ITP组,创伤性脾破裂的成人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ITP患者脾切除的疗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脾脏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进一步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25例慢性难治ITP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个核细胞(PBMNC)中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TP患者脾切除术前中位血小板(Plt)计数为7.5(0-20)×10~9/L,术后1个月内血小板初始反应率为100%,中位反应时间为1(1-6)d,血小板峰值为448.5(161-1272)×10~9/L;8例患者在中位时间为10(3-30)个月出现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降低。中位随访69.5(22-195)个月,完全反应为12例,有效为4例,无效为4例。ITP脾脏组织中HMGB1表达阳性率为85.0%(17/20),较对照组(15.0%)明显增高(P<0.001)。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恢复不佳的患者显示脾脏HMGB1表达水平增高(r=-0.791,P=0.003)。此外,慢性难治ITP患者血清及PBMNC的HMGB1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脾切除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HMGB1在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的脾脏中高表达,且与脾切除术的疗效呈负相关。
杨鹏凤张国扬刘红云谢双锋王秀菊刘晓燕王厥陈馨媛杨硕马丽萍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脾切除术
B族链球菌不同菌株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索B族链球菌(GBS)不同菌株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来自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分离鉴定的6株GBS作为诱导剂,分别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流式细胞术、扫描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它们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蛋白CD62P、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用TLR2和TLR4单克隆抗体封闭血小板表面TLR2和TLR4以检测它们与GBS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关系。结果:6株GBS中有3株可诱导血小板聚集,且能明显上调血小板TLR2和CD62P的表达(P<0.05),但对血小板TLR4的表达没有影响;封闭血小板TLR2后,GBS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结论:部分GBS菌株可诱导血小板活化,血小板TLR2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晓燕刘红云高延民谢双锋罗先明常建星徐康马丽萍
关键词:B族链球菌血小板活化TOLL样受体
淋巴瘤并发髓系肿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8年
淋巴肿瘤治疗过程中并发髓系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目前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研究中报道的发生率为6%~9%,但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尚不多见。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淋巴瘤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杨文娟聂大年马丽萍王秀菊吴裕丹谢双锋肖洁王婕好刘红云黄克智
关键词:文献复习髓系肿瘤淋巴瘤并发儿童急性白血病淋巴肿瘤
调节性T细胞在ITP小鼠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是一群具有独特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通过细胞因子IL-10、TGF-β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成熟Treg细胞的标志是Foxp3,转录激活因子5可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成熟,蛋白激...
刘红云聂大年李益清肖洁萧杏娴曾华马丽萍
关键词:TREG细胞小鼠模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E83.单核细胞表面TLR4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作用
刘红云尹松梅马丽萍王秀菊聂大年李益清谢双锋肖洁龙文汀吴裕丹
文献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Allo-PBSCT的SAA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同胞HLA相合供者移植8例,亲缘单倍体供者移植4例,非血缘移植4例;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氟达拉滨或环磷酰胺+白消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联合应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酶酚酸酯;输注单个核细胞(MNC)(5.3~69.5)×108·kg-1,中位数为7.5×108·kg-1,CD34+细胞(0.47~16.1)×106·kg-1,中位数为5.8×106·kg-1。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7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2例患者发生慢性GVHD。无移植物排斥。移植后随访1~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14例患者生存,移植相关死亡2例。预期5年总体生存率为(83±11)%。结论 Allo-PBSCT治疗SAA患者安全有效。
聂大年张伟明李益清尹松梅马丽萍谢双锋王秀菊吴裕丹肖洁刘红云王婕妤范美婷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干细胞
槲皮素调控AMPK活性诱导HL-60细胞自噬与凋亡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变化,探讨槲皮素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电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槲皮素孵育HL-60细胞24、48 h后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水平;检测槲皮素作用后HL-60细胞AMPK、p-AMPK的表达;流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与AMPK小分子抑制剂Compound C共同孵育HL-60细胞后AMPK活化的情况及细胞凋亡、自噬的变化。【结果】槲皮素可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且细胞凋亡率与槲皮素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槲皮素浓度越大,细胞凋亡率越高(P=0.000);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增加(P=0.000);不同浓度槲皮素(25和50μmol/L)与HL-60细胞共同孵育24 h及48 h后,电镜观察到自噬体形成;绿色荧光标记自噬体后用流式细胞仪对荧光强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加(P=0.001);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比值增高(P<0.001);证实槲皮素能够诱导HL-60细胞发生自噬。槲皮素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激活AMPK活性,使得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1)。槲皮素与Compound C联合用药组与单用槲皮素组比较,p-AMPK的表达降低,Compound C能够阻断槲皮素诱导的AMPK磷酸化。槲皮素+Compound C组与单用槲皮素组比较,细胞凋亡率下降(P<0.001);抑制AMPK的活性后,槲皮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减弱。槲皮素+Compound C组LC3Ⅱ/Ⅰ比值低于单用槲皮素组(P<0.001);抑制AMPK的活性后,槲皮素诱导细胞自噬的作用减弱。【结论】槲皮素通过诱导HL-60细胞凋亡与自噬发挥抗白血病作用,AMPK可能是槲皮素诱导细胞凋亡与自噬的重要信号分子。
肖洁尹松梅谢双锋李益清聂大年马丽萍王秀菊吴裕丹刘红云
关键词:槲皮素凋亡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