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虹

作品数:40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氧化应激
  • 4篇血糖
  • 4篇生物活性肽
  • 4篇黏膜
  • 4篇小鼠
  • 4篇抗氧化
  • 4篇活性肽
  • 3篇营养
  • 3篇食管
  • 3篇肿瘤
  • 3篇小肠
  • 3篇抗氧化作用
  • 3篇老年小鼠
  • 3篇非甾体
  • 3篇非甾体类
  • 3篇非甾体类药
  • 3篇非甾体类药物
  • 3篇META分析
  • 3篇病变
  • 3篇肠黏膜

机构

  • 17篇东南大学
  • 12篇扬州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40篇印虹
  • 16篇孙桂菊
  • 10篇王少康
  • 5篇彭韬
  • 5篇杨立刚
  • 5篇王婷婷
  • 4篇黄桂玲
  • 4篇彭景
  • 3篇宋志秀
  • 3篇张源淑
  • 3篇冯振卿
  • 3篇徐秉栋
  • 3篇杨阳
  • 3篇唐华丽
  • 2篇李晶阁
  • 2篇薛婉芬
  • 2篇潘兴昌
  • 2篇冷静
  • 2篇刘福康
  • 1篇宋晓丹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4篇科技视界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2篇江苏省营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活性肽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结构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国内外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生物活性肽调节肠黏膜免疫作用机制以及对机体肠黏膜结构的综合影响,从而能为生物活性肽对机体肠黏膜免疫健康的促进作用提供有力根据。方法:应用计算机在扬州大学图书馆检索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SCI、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等,收集国内外关于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作用的研究,根据生物活性肽对SIg A的浓度变化以及对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影响的指标数据,将筛选出符合的文献进行数据的合并处理,并利用Stata SE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检索与筛选,共找到相关文献21篇,其中有10篇有效文献符合meta分析要求,得到总的样本量为196,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结构的研究中,对于SIg A浓度变化指标,[SMD=2.643,95%CI=(2.003,3.282),P<0.05];对于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指标,[SMD=2.701,95%CI=(1.891,3.512),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活性肽对肠道SIg A有一定促分泌作用,同时能够增加肠绒毛长度改善肠黏膜结构。因而在促进肠黏膜免疫、改善肠道黏膜结构、减少肠道有害菌群数量和增强肠道生物屏障方面,生物活性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印虹吴雅桐
关键词:META分析生物活性肽黏膜免疫
我国地区乳品抗生素残留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探讨了2000~2014年之间我国地区乳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以及乳品中抗生素检测中SNAP和TTC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问题。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发表文献中的乳品中抗生素残留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地区乳品抗生素残留情况的特点和规律,旨为国内奶农、乳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进行乳品安全管理和乳品抗生素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建议。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中国部地区乳品抗生素残留情况以及SNAP法和TTC法检测情况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乳品抗生素残留情况比西部较好,而北部地区乳品抗生素残留比南部地区较差。对于乳品抗生素检测方法,其meta分析结果显示SNAP方法总体上优于TTC法。我国东南地区乳品抗生素残留情况比西北地区情况好,SNAP法对于乳品中抗生素检测更为精确。
印虹赵宁
关键词:META分析TTC法
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栗香白果酱制作工艺被引量:4
2023年
采用新鲜栗子、白果等作为原料,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栗香白果酱配方。在淡奶油10%、盐2%、炒糯米粉3%、黄豆粉3%、白芝麻粉4%的基础上,选择4个影响因素:栗子添加量、白果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食用油添加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栗香白果酱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栗子添加量26%、白果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10%、食用油添加量13%时,栗香白果酱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5。此时产品气味香醇、口感协调,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
耿吉苏夏青陈方鹏印虹
关键词:栗子白果响应面法
乳源β-酪啡肽-7对老年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观察乳源β-酪啡肽-7对老年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2只老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二月龄雄性昆明小鼠8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用0.9%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d,各剂量组分别灌胃β-酪啡肽-7溶液2×10-7mol/d、1×10-6mol/d、5×10-6mol/d。连续灌胃30 d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肝脏等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β-酪啡肽-7能显著提高老年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活性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低、高剂量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为β-酪啡肽-7有提高老年小鼠肝脏抗氧化应激的可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老年小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关。
印虹丁靖苇刘冀婕
关键词:老年小鼠肝脏氧化应激
苷桔清咽颗粒的抗菌作用研究
2002年
目的 通过甘桔清咽颗粒抗菌、抑制变态反应作用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药物抗菌作用;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观察药物对变态反应的作用。结果 苷桔清咽颗粒对临床分离的金葡球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B群溶血性链球菌、表葡球菌、卡他球菌的MIC分别为 0 12 5g ml、0 2 5g ml、0 12 5g ml、0 12 5g ml、0 5g ml,大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苷桔清咽颗粒各剂量组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有明显影响。结论 苷桔清咽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对I型变态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其除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影响机体免疫能力而起到抗菌作用。
傅万玉印虹郭萍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抗菌药理实验
人细胞增殖相关激酶plk3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人细胞增殖相关激酶基因plk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RV),观察该基因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plk3基因亚克隆至pMSCV-puroR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制备高滴度的RV,以流动感染法高效感染,半固体集落培养法测定基因导入率:用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K562-plk3-puroR和HL60-plk3-puroR细胞。以野生型细胞和导入空载体的K562-puroR和HL60-puroR细胞作为对照,用PCR鉴定基因的导入,并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等,研究plk3基因导入对细胞的影响:结果:获得pMSCV—plk3-puroR质粒并经酶切和测序证实。对K562和HL60细胞的基因导入率,分别达82.3%±3.70%和62.9%±4.94%(n=3)。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转基因细胞的阳性率〉99%。K562-plk3-puroR和HL-60-plk3-puroR转基因细胞的增殖曲线比对照细胞降低(P〈0.01);而导入空载体的K562-puroR和HL60-puroR细胞的增殖曲线与野生型细胞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与K562细胞相比较,常规培养时,处于G0~G1期的K562-plk3-puroR细胞增多[(49.7±3.38)%vs(43.9±2.34)%,P=0.03].以无血清培养堆培养10h后,进入S期的K562-plk3-puroR细胞减少[(43.6±3.74)%vs(54.5±1.52)%,P=0.02],凋亡率降低[(1.3±0.31)%vs(3.4±0.37)%,P=0.01],结论:构建了plk3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发现plk3基因的导入叮延缓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进入增殖周期.
江汕冯振卿江千里李玉华彭韬印虹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细胞周期
我校营养学本科专业学生培育的困境与思考——以扬州大学为例
2018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营养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而高校在营养学本科生的培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营养学专业为例,剖析问题,供兄弟院校的学习与探讨,目的是更好了培养营养学专业的学生。
印虹彭景
关键词:本科培养
乳源β-酪啡肽-7对老年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2019年
本文研究了β-酪啡肽-7对老年小鼠肾功能可能的影响。50只雄性昆明小鼠,按组分别灌胃0.90%的生理盐水和低、中、高剂量的β-酪啡肽-7。连续灌胃30 d后,收集所有小鼠的血清及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β-酪啡肽-7对老年小鼠的肾脏组织老化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高剂量组小鼠的肾小体肿胀似乎没有减轻,并且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现象。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肌酐(CRE)水平、肾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分别增加了22.16%、69.02%、71.26%(p<0.05)和24.41%,而高剂量组分别增加了13.12%、64.88%、67.33%(p<0.05)和17.90%。提示β-酪啡肽-7可以调节老年小鼠的肾功能,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但不是剂量依赖式作用。此外,干预低中剂量β-酪啡肽-7小鼠的MDA含量都比模型组低(分别降低了15.40%、3.17%),但高剂量组反而提升了16.08%,说明高剂量组小鼠肾脏的氧化有所加重。上述结果表明,β-酪啡肽-7有改善老年小鼠肾功能异常的可能,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来改善衰老引起的老化损伤,但摄入过多β-酪啡肽-7似乎会加重肾脏负担。
杨丹刘冀婕崔丹丹印虹
关键词:衰老肾功能氧化应激
小麦肽对大鼠氮代谢以及胃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灌胃小麦肽对于大鼠氮代谢、胃肠形态和小肠黏膜酶活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小麦肽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100、500mg/(kg.d))和小麦蛋白组20mg/(kg.d)),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d。分别于第10、20、30天用代谢笼采集大鼠24h粪、尿样品。灌胃30d后断颈处死大鼠,取血清、胃和小肠黏膜,观察氮代谢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胃肠内表面扫描电镜、小肠黏膜酶活等的变化。结果:灌胃30d后,低剂量小麦肽能显著提高大鼠蛋白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P<0.05);低、中剂量小麦肽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5);低、中、高剂量小麦肽均能显著增加大鼠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低、中剂量小麦肽大鼠胃肠道上皮细胞较空白对照组饱满、连接紧密,排列整齐有序;低、中、高剂量小麦肽均能显著上调大鼠小肠黏膜氨基肽酶活力(P<0.05);中、高剂量小麦肽均能上调大鼠小肠黏膜Na+-K+-ATP酶活力(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小麦肽能提高大鼠对于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其可能的途径是:促进胃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小肠黏膜氨基肽酶、Na+-K+-ATP酶活力的上调。
潘兴昌印虹谷瑞增徐亚光蔡木易孙桂菊
关键词:氮代谢氨基肽酶NA+-K+-ATP酶
血清叶酸和VB_2水平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叶酸和VB2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1∶1配对的106例食管癌患者、106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10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叶酸和VB2水平。结果食管癌组与食管癌前病变组的血清叶酸、VB2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5);食管癌组的血清叶酸水平均低于食管癌前病变组(P<0.05),而食管癌组与食管癌前病变组的血清VB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和VB2的缺乏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鲍刘莉彭景黄桂玲王少康印虹王婷婷刘福康孙桂菊
关键词:叶酸食管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