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亦忠

作品数:71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心脏
  • 20篇外循环
  • 19篇动脉
  • 19篇体外循环
  • 15篇手术
  • 11篇肺保护
  • 10篇心脏病
  • 10篇炎症
  • 10篇先天性
  • 10篇先天性心脏
  • 10篇灌注
  • 9篇炎症反
  • 9篇炎症反应
  • 9篇外科
  • 9篇先天
  • 9篇先天性心脏病
  • 8篇心肌
  • 8篇外科治疗
  • 6篇动脉灌注
  • 6篇主动脉

机构

  • 60篇吉林大学中日...
  • 8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三...
  • 4篇长春市中心医...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省康复医...
  • 2篇蛟河市人民医...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内蒙古蒙医学...
  • 1篇吉林省干部疗...
  • 1篇吉林省中医中...
  • 1篇靖宇县人民医...

作者

  • 71篇姜亦忠
  • 54篇张秀和
  • 47篇张柏民
  • 29篇林柏松
  • 14篇吕民
  • 12篇李哲
  • 12篇孙雪峰
  • 11篇陈立波
  • 9篇赵洪序
  • 9篇符韶鹏
  • 8篇张伯民
  • 8篇王哲
  • 5篇张连仲
  • 4篇宋翔翎
  • 4篇王巍
  • 3篇宋杨
  • 2篇施凯耀
  • 2篇杨秀英
  • 2篇周长玉
  • 2篇李玉林

传媒

  • 13篇中国实验诊断...
  • 1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吉林医学
  • 11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院院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4
  • 1篇199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2例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我科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施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72例,其中保留全部或部分二尖瓣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02例,未保留二尖瓣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7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手术疗效。
孙雪峰吕民张秀和张伯民姜亦忠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机械瓣置换术瓣下结构保留二尖瓣瓣膜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CHD)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1 6例 CHD并发 IE患儿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行心内感染灶清除术和心内畸形矫治术 ,其中7例于感染控制后手术 ,9例于感染活动期手术 ,术后应用抗生素 2~ 6周。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 6个月至 1 0年 ,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尽早手术 ,对于 CHD并发
陈立波张连仲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儿童
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与阿片受体的关系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 ,2 4只鼠心随机分成对照、单纯缺血、缺血预处理、纳络酮处理等 4组。于复灌后 1 0 min记录心脏功能指标和冠状动脉流出液中的心肌肌酸激酶 ( CK)含量。结果 :经过缺血预处理 ,持续缺血后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含量明显下降 ,心肌收缩功能也有明显改善 ,而灌注液中加入纳络酮 ( NAL)使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消失。结论 :在鼠心离体工作模型中经过 2个循环的 5 min缺血和 5 min再灌注即可诱导鼠心的缺血预处理作用 ,此种作用并可被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所阻断 。
符韶鹏姜亦忠张文杰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肌心肌再灌注损伤阿片样
心脏粘液瘤致栓塞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分析心脏粘液瘤致栓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详细分析7例以脑血管栓塞为 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心脏粘液瘤患者可以脑血管栓塞为首发症状,心脏症 状可有或无,容易漏诊。结论 对于栓塞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将心脏超声做为常规检查,以尽早发现心脏粘液瘤而 早期治疗。
张柏民姜亦忠张秀和张小明
关键词:心脏粘液瘤并发症
老年NERD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的疗效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17例老年NERD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9例。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予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口服,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加多潘立酮口服,8w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都有所缓解,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恶心、反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显效率、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伊托必利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是治疗老年NERD的理想药物,方法简便,可靠安全。明显优于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组合。
王哲姜亦忠毛新雨宋威漫张萍邵中新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依托必利
老年患者脑栓塞后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30例老年患者脑栓塞后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老年脑栓塞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3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例患者术后心跳骤停死亡,1例患者术后有呼吸功能不全,经治疗后痊愈。术后早期无脑部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均应用神经营养药物,7例患者术后偏瘫症状缓解。29例患者术后3个月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有所上升。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重视三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律失常的处理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脑栓塞后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孙雪峰张伯民张秀和林柏松姜亦忠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脑栓塞老年患者
体外循环期间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老年单纯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20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h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氧指数(PaO2/FiO2)。结果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20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6h达到最低点,实验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12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h,实验组的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P〔A-a〕O2与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再灌注60min后P〔A-a〕O2与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60min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1)。结论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老年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病人的这种肺损伤。
林柏松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李哲张慧华
关键词: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选择
2000年
陈立波张连仲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
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体外循环期间肺保护液灌注的肺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老年单纯CAPG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经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20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h测得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氧指数(PaO2/FiO2)。结果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20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6h达到最低点(P<0.01);实验组的PaO2/FiO2在体外循环结束后12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0、3、6、12h,实验组的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肺泡-动脉氧压力差(P〔A-a〕O2)与对照组在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再灌注60min后P〔A-a〕O2与体外循环前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60min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1)。结论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体外循环期间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可明显减轻CABG患者的肺损伤。
林柏松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李哲张慧华
关键词: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生脉注射液对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在体外循环术中作为心脏冷停搏灌注液的添加剂使用,对抗体外循环术中心肌缺血性损害及预防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心脏手术患者6 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心脏冷停搏液中加入生脉注射液。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 M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CK- 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5 ) ,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实验组线粒体面数密度及比表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P<0 .0 1)。结论:生脉注射液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作为心脏冷停搏液的添加剂使用,能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对减轻术中心肌损害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吕民姜亦忠张秀和张柏民符韶鹏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再灌注损伤活性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