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安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小麦
  • 6篇遗传学
  • 6篇细胞
  • 6篇细胞遗传
  • 6篇细胞遗传学
  • 6篇细胞遗传学研...
  • 5篇普通小麦
  • 3篇新麦草
  • 3篇杂交
  • 3篇华山新麦草
  • 2篇选育
  • 2篇玉米
  • 2篇杂种
  • 2篇旱地
  • 2篇倍体
  • 1篇代换系
  • 1篇性状
  • 1篇性状改良
  • 1篇异代换系
  • 1篇异附加系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0篇张安静
  • 7篇傅杰
  • 7篇陈漱阳
  • 5篇杨群慧
  • 4篇侯文胜
  • 2篇潘新社
  • 1篇徐霞

传媒

  • 6篇Journa...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自然资源

年份

  • 2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小麦与华山新麦草的杂交被引量:57
1991年
华山新麦草是分布在秦岭山脉华山段的1个特有种,经细胞学鉴定为二倍体种(2n=14)。利用普通小麦与之杂交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了杂种,杂交结实率为0.19%,幼胚培养出苗率为33.3%。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中间型,杂种F_1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每细胞平均0.99个二价体,26.01个单价体。杂种花粉粒败育,以小麦花粉与杂种回交时获得了种子,回交结实率为2.5%。回交一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9,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多数为2Ⅲ+7Ⅰ。
陈漱阳张安静傅杰
关键词:小麦新麦草远缘杂交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8
1997年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31.91%,二体代换的分离率为19.37%,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34%;二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85.26%,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9.21%;PMCMI染色体构型为20.76”+0.31’+0.03"+0.01””,相对紊乱系数为0.01,2n=21”的细胞占86.09%。选育的二体代换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多花、优质、抗多种病害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傅杰徐霞杨群慧陈漱阳张安静侯文胜
关键词:小麦小麦细胞遗传学
滦平试区农作物引种试验研究
1996年
经1992-1993年引种试验研究,从众多的作物品种中筛选出了几个优良品种,玉米品种主要有"农大60"、"辽单19"、"矮112",大豆品种主要有"84018-13"、"铁丰24"、"铁丰25"。这些品种表现出了极好的丰产性状,丰富了滦平县的种质资源。
潘新社苏陕民张安静祁文举郎俊明马路侠
关键词:旱地玉米大豆引种试验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选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44
1996年
利用普通小麦与华山新麦草(2n=14,NN)杂交与回交产生的七倍体杂种(AABBDDN,2n=49),再与普通小麦回交,即产生单体附加(2n=43),当以七倍体作父本时,产生单体附加的频率(24.2%)高于七倍体作母本的频率(12.28%)。单体附加自交产生二体附加的频率为7.19%。不同附加系的细胞学稳定性有差异,并随着逐代选择而有所提高。
陈漱阳侯文胜张安静傅杰杨群慧
关键词: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细胞遗传学
利用异源细胞质对小偃6号农艺性状改良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通过以山羊草等23种不同异源胞质的中国春为母本,以小偃6号作父本,经过七代核置换回交,培育成功了23种不同细胞质的小偃6号核质杂种.和对照小偃6号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异源细胞质对小偃6号的抽穗期、条锈抗性、结实率等9个农艺性状都有着较明显的影响.其中,还获得了几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核质杂种系,为杂种小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张安静杨群慧
关键词:小偃6号异源胞质核质杂种
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2
1996年
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加和单体附加后代异染色体丢失严重,分别为65.79%和61.99%,双单体附加分离出单体附加占10.53%,单体附加的传递率为26.92%,单体附加后代分离出的二体附加为5.56%,二体附加自交世代中,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03%,传递率为56.45%;PMCMI染色体构型为21.70Ⅱ+0.05Ⅰ+0.02Ⅲ+0.01Ⅳ,2n=22Ⅱ的细胞占88.96%。选育的附加系及具42条染色体的株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大粒、优质、抗病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傅杰陈漱阳张安静侯文胜杨群慧
关键词:小麦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
滦平试区春玉米水肥─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讨论了滦平试区春玉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肥料─产量效应和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分─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水分─产量效应接近显著水平,而肥料─产量效应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均为正效应。作者认为,在目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是肥而不是水。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当地春玉米合理种植具有一定价值。
潘新社苏陕民张安静祁文举郎俊明马路侠
关键词:玉米旱地春玉米水肥效应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选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43
1997年
利用缺体小麦与小麦-华山新麦草七倍体杂种(2n=49,AABBDDN)杂交,F1再与相应’的缺体小麦回交2次,在BC2F1境检选出2n=41的植株,同时套袋自交,选育出5A和3D两种异代换系。单体代换植株自交产生二体代换植株的频率为23.16%。5A代换植株在减数分裂中期121Ⅱ的出现频率平均为84.52%,3D代换植株21Ⅱ的出现频率平均为62.61%。异代换系均生长旺盛,结实正常,说明异染色体能较好地补偿所缺失的小麦染色体。
侯文胜张安静杨群慧傅杰陈漱阳
关键词: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细胞遗传学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育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7
1989年
通过杂种幼胚无性系培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F_1,经秋水仙碱处理,合成了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属间双二倍体(AABBDDVV)。其形态特征除株高、穗长、小穗数,籽粒大小和育性明显增加,生育期延长外,分别与各自的再生植株F_1相似。双二倍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为48—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2n=28Ⅱ的细胞占56.82%,每个细胞平均有27.10个二价体,1.44个单价体,0.08个三价体,0.03个四价体。经过连续两代单穗单株选择,结实率由15.91%提高到36.52%。
傅杰陈漱阳张安静
关键词:小麦双二倍体无性系
八倍体小滨麦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42
1993年
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的八倍体小滨麦(AABBDDJJ或AABBDDNN)。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2—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8Ⅱ的细胞占45.38—48.89%,染色体构型为1.69Ⅰ+27.07Ⅱ+0.06Ⅲ。株高89—105厘米;穗长13—16厘米;小花数96—108个;籽粒红色、大粒、不饱满,千粒重44.5—51克;自交和天然结实率分别为27.70—54.58%,49.48—58.63%;成熟期偏晚;耐寒耐旱;抗条锈、秆锈、叶锈、赤霉和白粉病。
傅杰陈漱阳张安静
关键词:八倍体小麦细胞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