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离子束
  • 5篇血液相
  • 5篇血液相容性
  • 5篇氧化钛
  • 5篇相容性
  • 4篇心脏
  • 4篇氧化钛薄膜
  • 4篇人工心脏
  • 4篇离子注入
  • 3篇心脏瓣膜
  • 3篇热解碳
  • 3篇人工心脏瓣膜
  • 3篇瓣膜
  • 2篇生物材料
  • 2篇离子束合成
  • 2篇离子束增强沉...
  • 2篇金红石
  • 2篇金红石型
  • 1篇氮化
  • 1篇氮化钛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上海市心血管...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4篇张峰
  • 11篇柳襄怀
  • 10篇郑志宏
  • 4篇李昌荣
  • 4篇黄楠
  • 4篇王向晖
  • 3篇陈安清
  • 3篇蒋振斌
  • 3篇杨萍
  • 3篇陈宇
  • 3篇林梓鑫
  • 2篇李炜
  • 2篇奚廷斐
  • 2篇王湘
  • 2篇王曦
  • 2篇陈猛
  • 2篇王春仁
  • 2篇陈静
  • 2篇雷学会
  • 2篇俞柳江

传媒

  • 4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核技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99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钛薄膜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本文研究了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制备的氧化钛薄膜的血液相容性与薄膜的结构、成分、表面能,以及蛋白质在薄膜表面的吸附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血液相容性是表面能和功函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表面能决定蛋白质的吸附量,功函数决定蛋白质的变性。
张峰黄楠郑志宏杨萍曾小兰杨萍刘芳艳毛应俊周美英朱德彰刘芳艳王中尧陈安清
关键词:人工心脏氧化钛血液相容性
低剂量注水形成SOI结构与注入能量的关系研究
采用无质量分析器的离子注入机以低能量低剂量注水的方式代替常规的SIMOX注氧制备SOI材料.这种新技术具有注入时间短和降低成本的优点,是未来低价商用SOI材料制备可选方法之一.在剂量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注入能量对SOI...
陈静陈猛王湘董业民郑志宏张峰李炜王曦
关键词:SOI结构离子注入机
文献传递
离子束辅助沉积金红石型氧化钛薄膜的择优取向控制被引量:6
1999年
用用性气体(Ne+、Xe+)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技术,合成了金红石型氧化钛薄膜在薄膜生长过程中,离子束以45°角轰击薄膜.通过增加离子原子到达比γ,实现了金红石型氧化钛薄膜从(110)择优取向向(100)择优取向的转变研究了取向转变的机制,择优取向的转变是表面能和沟道效应竞争的结果估算了晶面的表面能,发现(110)面具有最小的表面能当γ较小时,表面能控制薄膜的取向,此时薄膜表现为具有最小表面能的晶面(110)择优生长;随着γ的增加。
张峰郑志宏柳襄怀
关键词:离子束辅助沉积氧化钛金红石型
氧分压对动态离子束辅助沉积合成的氧化钛膜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的方法,改变氧分压,在硅基体表面制备出了不同组分及不同取向的 氧化钛薄膜。采用 XRD,掠角衍射以及 XPS分析方法对薄膜的成分、结构和取向进行了分析,并 通过 RBS分析计算出了薄膜的 O/Ti比。实验结果发现,所制备的氧化钛薄膜为具有一定择优取 向的多晶膜,薄膜内 TiO、 Ti2O3和 TiO2共同存在。当氧分压低于 8.4× 10-4 Pa时,氧化钛薄膜的 成分以 TiO为主,且 TiO的取向随氧分压的增加从( 220)向( 031)转变,氧分压对薄膜取向的影响 较大。当氧分压高于 8.6× 10-4 Pa时,氧化钛薄膜的成分以具有( 100)择优取向的金红石型 TiO2 为主,含有少量其他结构的 TiO2和低价 Ti,其成分及取向相对较为稳定,对氧分压的变化不敏感。
王向晖张峰李昌荣郑志宏陈莉芝王惠民柳襄怀
关键词:氧化钛离子束增强沉积氧分压
金红石型氧化钛覆膜热解碳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用离子束增强沉积 (IBED)方法 :即在氧气氛中 ,通过惰性气体Xe+离子轰击和Ti的电子束蒸发进行了氧化钛薄膜的合成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合成的薄膜为金红石结构 ,具有 ( 10 0 )择优取向 .用背散射技术分析了薄膜的成分 ,发现薄膜的O/Ti基本上接近 2∶1.薄膜中含有一定量的Ti2 +和Ti3+.体外试验及动物体内试验结果表明 ,金红石型氧化钛薄膜具有比目前临床应用的热解碳更好的血液相容性 .并认为 ,金红石型氧化钛覆膜热解碳极可能成为新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 .
张峰陈宇郑志宏黄楠柳襄怀陈安清蒋振斌
关键词:氧化钛薄膜血液相容性人工心脏瓣膜热解碳
低剂量SIMOX圆片研究
用剖面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以及化学增强腐蚀法和Cu-plating表征了低剂量SIMOX圆片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选择恰当的剂量能量窗口,低剂量SIMOX圆片表层Si单晶质量好、线缺陷密度低、埋层厚度均匀、埋层硅岛密度低...
陈猛陈静张峰李炜徐彦芬陈可炜王湘刘相华王曦
关键词:SOI材料SIMOX圆片
文献传递
离子注入红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及其机理初步研究被引量:55
1997年
用40~60keV、剂量1×1011~5×1014ions/cm2的N+离子注入红霉素产生菌后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一定范围内红霉素产生菌的正向突变分布百分数与离子注入剂量正相关,离子注入后红霉素产生菌的菌落形态和孢子颜色发生变化,经筛选得到了高产突变菌株,摇瓶发酵表明高产突变菌株产量可提高20%以上。与紫外线诱变相比,离子注入诱变具有突变范围广和突变程度高的特点。ESR测试表明离子注入产生的自由基对生物效应基本上无影响,离子注入生物效应主要应由注入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直接作用引起。对离子注入诱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陈宇林梓鑫张峰毛应俊柳襄怀汤建中朱卫民黄勃
关键词:离子注入突变诱变
Ti-O/Ti-N复合薄膜的离子束合成及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等方法在热解碳、钛及钴合金等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表面制备Ti-O、Ti-N及其复合薄膜。对薄膜的成分、结构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材料的电阻率,对薄膜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薄膜具有优于热解碳的血液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提出了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机理模型。
黄楠杨萍曾小兰蔡光军陈元儒柳襄怀张峰郑志宏周祖尧奚廷斐王春仁田文华雷学会
关键词:人工心脏氮化钛离子束合成
离子束合成Ti-O薄膜对热解碳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被引量:23
1997年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在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碳表面进行了Ti-O薄膜合成研究,获得了化学计量比及非化学计量比的TiO2薄膜,采用动态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行为研究、全血动态接触研究、溶血率测定等方法进行了血液相容性评价,用声发射薄膜结合力测定、针盘磨损试验及显微硬度分析研究了热解碳表面薄膜的力学性质。研究表明,经Ti-O薄膜沉积,热解碳的血液相容性和表面力学性质获得了改善,提出了血液相容性机理模型。
黄楠杨萍曾晓兰刘志农柳襄怀张峰郑志宏周祖尧奚廷斐田文华王春仁雷学会
关键词:离子束热解碳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
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碘标记及其在选择人造器官材料氧化钛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Iodogen为氧化剂,成功地对人血清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进行了碘化标记。然后用这些标记化合物分析和比较了4种二氧化钛材料对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吸附性质。发现样品日能够较多而又稳定地吸附白蛋白,而吸附纤维蛋白原则较少,表明其血液相容性优于其它几种样品。
刘芳艳周美英张峰
关键词:碘标记白蛋白纤维蛋白原人造器官二氧化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