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尧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6篇反复性脑缺血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3篇创伤
  • 3篇大脑
  • 2篇蛋白
  • 2篇兴奋性
  • 2篇兴奋性氨基酸
  • 2篇应激
  • 2篇应激障碍
  • 2篇CAMP
  • 2篇CNS
  • 2篇ET
  • 2篇创伤后
  • 2篇创伤后应激
  • 2篇创伤后应激障...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变化

机构

  • 14篇成都军区总医...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

作者

  • 15篇欧阳尧
  • 6篇曹仁存
  • 6篇郑彩梅
  • 4篇嘉莉
  • 4篇王庆松
  • 3篇陈曼娥
  • 2篇甘韶雨
  • 2篇李宏云
  • 1篇张克俊
  • 1篇胡威夷
  • 1篇董为伟
  • 1篇谭庆荣
  • 1篇杨惠文
  • 1篇莫非凡
  • 1篇王伟文
  • 1篇张建华
  • 1篇张建华
  • 1篇吴保仁
  • 1篇朱国标
  • 1篇颜真

传媒

  • 6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K-801对反复性脑缺血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研究MK - 80 1对反复性脑缺血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比观察大鼠反复性与单次性脑缺血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病理损害及应用MK - 80 1治疗后的影响。结果 :反复缺血组皮层损害明显重于单次缺血组 ;MK - 80 1能显著改善反复脑缺血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和超微结构损害。结论
曹仁存郑彩梅欧阳尧
关键词:脑缺血大脑皮层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MK-801
创伤反应性神经体液ET_1表达与CNS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1997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局部肢体创伤中枢神经系统(CNS)应变内环境紊乱的某些病理生理基础,揭示了大脑应激受损的可能作用机理,为创伤后反应性神经、精神异常等CNS反应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本研究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仿应激模型,采用被免分析、RNA斑点杂交、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内皮素-1(ET1)在神经体液中的表达与释放进行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结合CNS超微结构早期病理形态学观察,深入探讨了CNS应变效应。结果发现,低速组脑脊浚(CSF)、血浆ET1伤后6h,高速组下丘脑、海马区ET1-mRNA表达增强(P<0.05),ET1释放增多((P<0.05);病理形态学观察仍以高速组下丘脑、海马区明显,主要表现为神经纤维微等微丝排列紊乱,部分纤维肿胀、层面分离现象及神经纤维均匀一致性改变,髓鞘脱失.结果表明局部肢体严重创伤,虽未直接位及大脑,但对CNS确有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间接损害作用;且不同应激强度对CNS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下丘脑、海马区选择性易损,可能为反应性CNS受损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王庆松欧阳尧嘉莉陈曼娥
关键词:ET1超微结构创伤
反复性脑缺血神经元选择性易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反复性脑缺血神经元选择性易损性。方法应用45Ca放射自显影及光镜对比观察大鼠反复性与单次性脑缺血神经元损害的密度和分布。结果 单次缺血易损部位主要为海马、新皮层、纹状体、丘脑、小脑、脑干等;反复缺血易损区的分布与单次缺血基本相似,但下丘和小脑对反复缺血抵抗,而丘脑腹侧和海马呈现显著的累积性损害。结论 反复性脑缺血神经元选择性易损性及其机制均有别于单次性脑缺血。
曹仁存郑彩梅欧阳尧
关键词:反复性脑缺血
反复性脑缺血丘脑神经元损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反复性脑缺血丘脑神经元的病理损害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45Ca放射自显影及光镜对比研究大鼠单次性和反复性脑缺血及 NMDA受体拮抗剂 MK- 80 1治疗后丘脑钙积聚和神经元损害的病理改变。结果 :反复缺血组丘脑异常钙积聚与神经元损害明显重于单次缺血组 ;MK- 80 1能显著减轻和改善丘脑钙积聚与组织病理损害。结论 :反复非致死性短暂脑缺血导致丘脑腹侧神经元显著累积性损害 ,兴奋性氨基酸及 Ca2 +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曹仁存郑彩梅欧阳尧
关键词:反复性脑缺血兴奋性氨基酸
反复性脑缺血致大鼠大脑皮质损伤与cAMP、SOD及MDA含量的变化
1995年
本实验动态对比观察单次性15mim和反复性3×5min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大脑皮质cAMP、SOD和MDA含量的变化及相应的病理改变、发现反复性脑缺血及再灌流早期cAMP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则延迟性持续显著增高;反复性缺血组皮质神经元损害显著重于单次缺血组。结果提示cAMP和自由基均可能参与了反复性脑缺血神经元损害的病生机制。
曹仁存郑彩梅欧阳尧
关键词:反复性脑缺血CAMP自由基
红光经眼刺激治疗偏头痛
1995年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采用偏头痛治疗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甘韶雨欧阳尧李宏云杨士柏朱国标张克俊
关键词:偏头痛
肌营养不良蛋白在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症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检测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症肌组织中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方法用针对dystrophin棒状区第15~18重复区域的多克隆抗血清Anti5~7,对22例Duchenne型(DMD)和4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及11例无神经肌肉疾病的急诊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的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对照组肌细胞中dystrophin存在着可达检测水平的表达,并特异地定位于肌细胞膜上。19例DMD没有可达检测水平的dystrophin表达,3例DMD存在着dystrophin表达。4例BMD肌细胞膜上则呈现出斑片状、不连续dystrophin弱阳性表达。结论dys-trophin的缺乏是造成DMD/BMD表型的基本生化因素,此方法为临床上对DMD/BMD患者作出确诊提供了直接的特异生化测试指标。
王伟文吴保仁颜真颜真欧阳尧谭庆荣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全文增补中
“洁尔阴”治疗较大面积褥疮1例
1995年
患者男性,44岁,因鼻咽癌伴腰椎转移于1992年12月28日收入院。入科后查体发现患者全身营养极差,T11以下痛觉消失,肌张力减低,右侧股骨头隆突处有一30cm×15cm褥疮,中央区有一化脓性沟槽形成,其边缘部较新鲜。
徐灵欧阳尧向秀琳冯淑琼
关键词:大面积褥疮洁尔阴神经科痛觉消失全身营养化脓性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理探讨
1992年
本文对接受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的22例脑血管病人,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动态观察,结果显示,随血液粘滞性改变,甲皱微循环的异常率亦随之降低。认为本疗法是脑血管病防治及康复的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法。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李宏云欧阳尧王尊禹甘韶雨莫非凡
关键词: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血液流变学甲皱微循环
反复性脑缺血大脑皮质LTC_4、cAMP和OFR的代谢变化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反复脑缺血大脑皮质白三烯(LTC4)、环腺苷酸(cAMP)和氧自由基(OFR)的代谢变化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大鼠反复性与单次性脑缺血大脑皮质LTC4、cA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相应的病理改变。结果:反复缺血及再灌流早期LTC1、cAMP的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延迟性持续显著增高,皮质神经元损害显著重于单次缺血组。结论:LTC4、cAMP和 OFR均参与了反复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机制,可能与 Ca++介导的花生四烯酸(AA)瀑布效应有关。
曹仁存郑彩梅欧阳尧
关键词:脑缺血白三烯环腺苷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