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欢

作品数:29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卒中
  • 10篇心脏协会
  • 10篇美国心脏协会...
  • 9篇溶酶
  • 9篇纤溶
  • 9篇纤溶酶
  • 9篇纤溶酶原
  • 9篇急救
  • 8篇心脏
  • 8篇卒中协会
  • 8篇组织型
  • 8篇组织型纤溶酶...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急救医疗
  • 8篇急救医疗服务
  • 7篇诊疗指南
  • 7篇溶酶原激活剂
  • 7篇纤溶酶原激活
  • 7篇纤溶酶原激活...

机构

  • 29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9篇鲍欢
  • 15篇李刚
  • 15篇黄东雅
  • 14篇王少石
  • 11篇郝俊杰
  • 10篇王选
  • 10篇左联
  • 10篇杨玉梅
  • 9篇胡晖
  • 8篇徐霞红
  • 6篇张靖
  • 5篇徐晓云
  • 5篇张玥
  • 5篇安荷娣
  • 5篇肖亚平
  • 4篇王悦
  • 4篇陆静
  • 3篇朱雯霞
  • 3篇许嗣漪
  • 2篇余飞

传媒

  • 10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家庭用药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EG、MRI和CSF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15-50%,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本文将通过病例分析初步探讨脑电图(EEG)、核磁共振(MRI)和脑脊液(CSF...
余飞安荷娣鲍欢朱雯霞黄东雅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EEGCSFMRI
PU-060缺氧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环境变化的实验研究
鲍欢
后循环缺血的MRA表现及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MRA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9例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进行头颅CT/MRI、MRA、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其血管病变类型及部位,并观察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有38例患者MRA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病变,病变部位最常见在V2段,其次在V4段和椎动脉起始段(V0),同时伴有颈内动脉病变者19例(48.7%);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分别为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和肢体乏力。结论:MRA是检测后循环缺血简便有效的方法,能提供可靠的临床信息。
安荷娣黄东雅鲍欢徐霞红左联徐晓云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MRA
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的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住院号单双数的随机化原则分入阿司匹林治疗组或氯吡格雷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片,0.1g·次-1·d-1,口服或鼻饲.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片, 75 mg·次-1·d-1,口服或鼻饲.其他治疗原则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予以处理.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21d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if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再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病死率;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药物费用、药占比.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21d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21(4)比0~15(3)(z=-4.826,P=0.000),氯吡格雷组0~15(7)比0~14(3)(z=-3.086,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1d mRS评分较入院时也均有改善,阿司匹林组0~5(3)比0~6(2)(z=-3.240,P=0.001),氯吡格雷组0~5(4)比0~6(2)(z=-2.547,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21d 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再发率、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
南朝涛郝俊杰李刚王选王少石鲍欢
关键词:心房纤颤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疗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第六部分)被引量:21
2013年
背景与目的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 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方法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结果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结论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李刚鲍欢郝俊杰左联肖亚平杨玉梅王悦胡晖黄东雅王少石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急救医疗服务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的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化原则分入抗血小板组或抗凝治疗组。抗血小板组给予阿司匹林片,100 mg,qd,口服或鼻饲。抗凝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4 100 AXa IU,q12 h,皮下注射。其他治疗原则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予以处理。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21 d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再发、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比较两组病死率;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及治疗总费用、药物费用、药占比(药物费用/治疗总费用)。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21 d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抗血小板组:3.00(1.00,7.25)分vs.4.00(2.00,21.00)分(z=-5.882,P<0.05);抗凝组4.50(1.00,10.25)分vs.8.50(3.00,13.25)分(z=-3.298,P<0.05)]。抗血小板组21 d m RS评分较入院时无改善(P>0.05),抗凝组21 d m RS评分较入院时有改善;但两组的21 d 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病死率(8.7%)高于抗血小板组(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出血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再发率、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物费用及药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
李会龙郝俊杰李刚王选王少石鲍欢
关键词:心房颤动脑梗死抗凝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失眠——鲜为人知的中风诱发因素
2014年
吴老师是一名艺术工作者,由于长期夜间加班工作.让他患上了失眠,年轻时他不以为然,但40岁以后,经常出现整夜难以入睡,睡眠时易惊醒、
鲍欢
关键词:失眠中风艺术工作者
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第四部分)被引量:5
2014年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还包括各种特殊病因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妊娠等的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肖亚平郝俊杰余飞杨玉梅朱雯霞许嗣漪张艺王选陆静李刚励冬斐鲍欢黄东雅王少石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心房颤动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
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的临床特点1例报道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国内文献报道的结核性脑膜脑炎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等,逐渐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等脊髓受累表现,脑脊液检查提示初压高,蛋白、细胞数增多,糖降低,磁共振提示颅内及脊髓病灶伴脑脊髓膜强化,抗结核药物联合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出现脊髓病变症状体征,需警惕并发结核性脊髓神经根炎,脑脊液结果及增强磁共振有助于诊断。
左联胡晖鲍欢徐晓云李颖安荷娣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性脑膜脑炎
血清十二项细胞因子与急性脑梗死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血清12项细胞因子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9例,依据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在发病48 h检测其血清12项细胞因子浓度,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α干扰素,γ干扰素,TNF-α,并检测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12项细胞因子是否为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发病48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00(8.75,17.25)分vs 3.00(2.00,6.00)分]、IL-6[39.58(16.35,125.73)ng/L vs 11.61(3.92,29.81)ng/L]、IL-10[3.60(2.50,6.96)ng/L vs 2.50(2.50,2.50)ng/L]、白细胞计数[9.43(7.63,12.31)×10^(9)/L vs 7.78(6.10,9.11)×10^(9)/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1.21(0.81,1.67)×10^(9)/L vs 1.62(1.25,2.02)×10^(9)/L]和血清白蛋白[(39.0±5.2)g/L vs(41.9±3.6)g/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48 h NIHSS评分(OR=1.101,95%CI:1.015~1.195,P=0.02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R=1.257,95%CI:1.002~1.576,P=0.048)、血清白蛋白(OR=0.875,95%CI:0.770~0.994,P=0.040)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细胞因子不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病48 h 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和血清白蛋白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刘俊峰鲍欢李刚陈建郝俊杰
关键词:脑梗死细胞因子类预后LOGISTIC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