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 作品数:38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探究价格变动的奥秘”教学实录
- 2018年
- 1.课程标准分析本课内容在新课标选修课程模块1《财经与生活》“货币与市场”中的“1.3说明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旧课标中必修课程《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中的“1.2归纳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 李金荣陈红
- 关键词:价格变动教学实录《经济生活》课程模块必修课程服务价格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抗疫”课程设计——以思想政治学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学校的教育转变为课程,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思想政治教师要对课程建设有高度的敏感性,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当下我国“抗疫”战的指挥所发出的每一个“政令”都是一部鲜活的推进“国家治理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教育素材。以此为主题,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借助SWOT分析工具,建构“抗疫”课程,并提供课程设计。
- 陈红
-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 杨冬冬与我的教学设计
- 2009年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典型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和研究,这样能促使教师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发展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有效地进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
- 张小娟陈红王兰涛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过程道德发展水平思维方式教师
- 基于核心概念的史地政跨学科综合课程构建与实施——以“一带一路”主题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针对跨学科课程往往存在学生活动流于形式、内容表浅、学生实际获得感差,并多以学科"拼盘式"呈现等问题,聚焦"一带一路"主题,通过以问题和概念为两端,凝练聚合史地政相关内容的跨学科核心概念——"全球联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转化为各学科核心概念进行跨学科整合的课程构建;再围绕对应学科核心概念的核心问题进行追问,将核心问题分解为具体问题,进而在问题的追问中获得"一带一路"相关学科概念和"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度理解,从而达到追求理解的跨学科课程实施。
- 张素娟季苹曾早早陈红
-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设计跨学科整合
- 活用学科大概念
- 2024年
- 学科大概念揭示了学科的本质,在教学中要贯彻始终。笔者以大概念统领,把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单元进行了划分,第一、二课为一个单元,以“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基础,揭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形成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四课为一个单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大概念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概念,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的实践历程以及由此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陈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
- 整体把握培训内容 提升高中骨干教师学科素养被引量:2
- 2012年
-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不是指对高中学科教学内容的全面涉及,而是突出学科及学科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其实质是用学科统领性(核心)知识来规划统整学科教学内容,以使学科中每个具体知识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高中生学习的科目注重学科知识丰富性、抽象性,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的要求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
- 陈红尚九宾
- 关键词:教学内容
- 试析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被引量:20
- 2010年
- 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为增进民族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的国际理解教育,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受到基础教育的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以学科渗透方式在许多学校展开。国际理解之所以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是因为国际理解无论在知识、技能,还是在情感态度培养上都在某些基本点上与学科教育相契合。找准国际理解教育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可以增进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
- 陈红何妮妮
-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文化多样性
- 《读本》教学中的悟理与践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课为例
- 2023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相关内容与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思政课教学应注重使两者有机融合,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者的统一,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 赵军霞陈红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实现“综合”——“以问题和概念为两端”的设计框架被引量:8
- 2019年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难题是如何实现“综合”。“综合”之所以成为难题,是因为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大多不是靠单一视角、单一学科、单一知识来解决的,需要综合即整合各学科知识。什么样的问题才可以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在这里,“问题”是一端,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知识的基本单位就是概念,所以,“概念”为另外一端,“以问题和概念为两端”作为解决问题的设计框架,可以破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何以实现“综合”的难题。
- 季苹陈红
- 关键词:学科问题
- 教学要全面深入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生产与消费”一课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10多年了,“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耳熟能详的核心理念。许多教师也因此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已知经验,发现学生学习的未知,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中,架起学生由“此岸”到“彼岸”的学习桥梁。但是在“架桥”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科知识、非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的全面需求。
- 陈红
- 关键词:教学学科知识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