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翠翠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PM21
  • 1篇异附加系
  • 1篇同源
  • 1篇普通小麦
  • 1篇区试
  • 1篇种质
  • 1篇偃麦草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系...
  • 1篇小麦种
  • 1篇小麦种质
  • 1篇麦区
  • 1篇麦种
  • 1篇抗白粉病
  • 1篇抗白粉病基因
  • 1篇黄淮
  • 1篇黄淮南片
  • 1篇黄淮南片麦区
  • 1篇基因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省新乡市...

作者

  • 4篇任翠翠
  • 3篇李小军
  • 3篇茹振钢
  • 2篇宋杰
  • 1篇原静云
  • 1篇原连庄
  • 1篇李淦
  • 1篇董娜
  • 1篇张亚娟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SSR标记的49个大白菜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扩增条带清晰且覆盖白菜10个连锁群的33个SSR标记分析了49个大白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2对引物在供试材料间表现多态,11对引物表现单态扩增,多态引物频率达到66.7%,其中A1、A3、A8和A9连锁群上多态引物比例相对较高。多态引物共扩增出68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8个,平均3.09个;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0.05-0.88,平均0.48;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异为0-0.93,所有成对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51,UPGMA聚类结果与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其农艺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
原静云李小军任翠翠原连庄
关键词:大白菜SSR
354份小麦种质中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本课题组现有种质资源中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共分离分子标记SCAR1400和SCAR56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54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54份种质中,携带Pm21的有21份,分别为‘石H083-366’、‘BH50890-1-1’、‘06Y06’、‘南农02Y393’、‘09P80’、‘09P131’、‘09P283’、‘黔麦18号’、‘黔早麦15-3’、‘黔979-1’、‘黔9963-3’、‘黔9961-2’、‘YN06’、‘绵杂麦168’、‘MR168’、‘09品A6’、‘09品E6’、‘内麦836’、‘内麦9号’、‘绵阳39’和‘绵麦367’,检出率为5.9%,其中,8份来源于四川,来源于江苏和贵州的各有5份,河北、陕西和云南的材料中各有1份;仅有1份种质‘中大01’携带Pm13,来源于河南,检出率为0.28%。本研究结果可为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董娜李淦张亚娟任翠翠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PM21
黄淮南片麦区区试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Pm21和1BL/1RS分子检测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解当前黄淮麦区区试品种(系)的遗传特征,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的96对SSR标记分析2016年参加黄淮南片麦区品种试验的78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Pm21基因和1BL/1RS易位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6对SSR引物中有80对(83.3%)在所有材料表现多态,共检测到307个等位变异,变幅为1~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3.84个等位变异;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0~0.83,平均0.62;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4~0.16,平均0.58。78个材料均不含有Pm21基因,69个(88.5%)材料属于1BL/1RS易位系。
高晓慧任翠翠宋杰李小军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1BL/1RSPM21
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标记鉴定
2014年
利用分布于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的1 246对引物对15个可能的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4个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86对SSR、209对EST-SSR和22对STS引物能够在长穗偃麦草中扩增出不同于其他3个小麦亲本的特异条带,其中18对引物可以在14个附加系中的1-7个附加系扩增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带,说明它们可能添加长穗偃麦草的遗传物质。5个附加系(1-3、1-8、1-27、2-6和2-22)可能含有长穗偃麦草第7同源群染色体,4个附加系(5-10、5-20、6-23和6-18)可能含有长穗偃麦草第6同源群染色体。附加系1-13可能附加2条不同同源群的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发现,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及其后代衍生过程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间可能发生遗传重组。
宋杰李小军郎艳民任翠翠茹振钢
关键词:小麦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