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如意

作品数:23 被引量:78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蛋白
  • 12篇癫痫
  • 11篇胶质
  • 11篇胶质瘤
  • 9篇高迁移率族蛋...
  • 8篇迁移
  • 8篇迁移率
  • 8篇高迁移率族蛋...
  • 7篇难治
  • 6篇预后
  • 6篇难治性癫痫
  • 5篇致痫
  • 5篇致痫灶
  • 5篇痫灶
  • 5篇瘤组织
  • 4篇术后
  • 4篇疗效
  • 4篇脑胶质瘤
  • 4篇胶质瘤组织
  • 4篇HMGB1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洛阳市中心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3篇杨如意
  • 21篇王新军
  • 11篇武跃辉
  • 9篇周少龙
  • 8篇王振
  • 8篇杨卓
  • 7篇谢井伟
  • 6篇单峤
  • 6篇李培栋
  • 6篇吴建珩
  • 4篇许自强
  • 3篇杨永辉
  • 3篇安全
  • 3篇李俊武
  • 3篇赵普学
  • 3篇郭电渠
  • 3篇梁博
  • 3篇陈超
  • 2篇李晓辉
  • 2篇蒋丰泽

传媒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下调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及移植瘤体积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下调对胶质瘤细胞系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观察胶质瘤LN229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中HMGB1的表达,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实验组用RAGE受体阻断剂FPS-ZM1处理,用同样方法检测上述处理后细胞系中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表达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30只Nu/Nu裸鼠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裸鼠左侧背部相同部位注射上述2种细胞系,于注射后连续6周,共计6次测量裸鼠背部移植瘤体积大小,体积变化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HMGB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细胞系相比,实验组细胞系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接种对照组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MGB1蛋白可能通过RAGE受体参与胶质瘤的生长与侵袭,RAGE受体阻滞剂FPS-ZM1可以明显地降低HMGB1蛋白的表达,抑制移植瘤体积的增长,有望用于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王新军杨卓杨如意周少龙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胶质瘤
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与痫性发作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82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胶质瘤并癫痫组)胶质瘤组织、80例胶质瘤不伴发癫痫的患者(胶质瘤非癫痫组)胶质瘤组织、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非肿瘤癫痫组)致痫灶组织、20例行颅内减压术患者(阴性对照组)的正常脑组织中HMGB1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实验组中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胶质瘤并癫痫组胶质瘤组织中HMGB1表达高于胶质瘤非癫痫组中胶质瘤组织(χ2=16.944,P<0.001),低级别胶质瘤尤甚;高于非肿瘤癫痫组中致痫灶组织(χ2=26.094,P<0.001)。胶质瘤非癫痫组胶质瘤组织中HMGB1的表达(χ2=32.273,P<0.001)、非肿瘤癫痫组致痫灶组织中HMGB1的表达(χ2=22.236,P<0.001)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中正常脑组织。胶质瘤并癫痫组中HMGB1的表达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持续时间(r=0.365,P=0.001)、发作频率(r=0.531,P<0.001)、胶质瘤的病理级别(r=0.265,P=0.016)呈正相关。结论 HMGB1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癫痫发作情况关系密切,胶质瘤组织中HMGB1可能与其相关性癫痫的形成有关。
王新军杨如意单峤李培栋吴建珩武跃辉王振
关键词:HMGB1胶质瘤
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分析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搭桥手术的89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再出血.分析再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再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71.3&#177;10.2)个月,89例患者中,33例(37.1%)再次出血.再出血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出血高峰在40 ~ 50岁,占39.4%(13/33).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至第1次出血的中位时间为13.5(4 ~21)个月,第1次与第2次出血间隔时间为11.5(7~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行意义(P=0.001);第1次出血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中位数为2(0 ~5)分,第2次出血时为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除年龄外(RR=1.288,95% CI:0.991~1.672,P=0.058),侧支血管形成(RR=1.271,95% CI:1.009 ~3.184)、第1次出血时mRS>2分(RR=4.173,95% CI:1.891~7.544)、颅内血肿完全清除至搭桥时间>1个月(RR=2.991,95% CI:2.670~5.978)、脉络膜前动脉扩张(RR=3.316,95% CI:1.135 ~8.741)、后交通动脉扩张(RR =2.971,95% CI:1.653 ~4.465)、合并动脉瘤(RR=3.059,95% CI:1.973 ~ 5.065)、合并高血压(RR =5.587,95% CI:2.345 ~ 10.218)是影响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后再出血的比例较高,再次出血的时间短、病情加重.应尽早预防处理再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
杨卓王新军吴建珩杨如意陈超杨胜蒋丰泽刘岩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疾病特征再出血
癫痫患者血清HMGBI及其受体TLR4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收治的癫痫患者65例为癫痫组,同期体检的20例健康者为正常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ASA)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HMGBl及TLR4水平,分析癫痫患者血清HMGB1及TLR4水平与药物治疗有效程度、癫痫发作平均时间、癫痫发作频率、癫痫病程、癫痫发作类型的关系,同时分析血清TLR4水平与HMGB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患者血清中HMGB1及TLR4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药物难治癫痫患者血清中HMGB1及TLR4水平均高于药物有效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平均时间〉5min患者血清中HMGB1及TLR4水平均高于发作平均时间≤5min患者;癫痫发作频率〉3次/月的患者血清中HMGB1及TLR4水平均高于癫痫发作频率≤3次/月患者;癫痫病程〉2年的患者血清中HMGB1及TLR4水平均高于癫痫病程≤2年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与全身性发作癫痫患者血清中HMGB1、TLR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者血清中TLR4与HMGBl呈正相关(r=0.926.P=-0.000)。结论HMGB1-TLR4在血清中水平与癫痫发病情况、药物治疗有效程度密切相关,可为癫痫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方向。
郭电渠王新军杨如意单峤李培栋吴建珩武跃辉王振谢井伟
关键词:癫痫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
胶质瘤相关性癫癫致痫灶组织HHMG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致痫灶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致痫灶组织...
杨如意周少龙杨永辉武跃辉王振谢井伟梁博王新军
关键词:致痫灶发病机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文献传递
脑胶质瘤组织SNAT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人钠耦合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human sodium coupled 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SNAT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印迹法观察89例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和瘤周组织中的SNAT1的表达与分布,其中低级别胶质瘤55例(WHOⅠ-Ⅱ),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34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蛋白质印迹中SNAT1的表达,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SNA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观察SNAT1的不同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建立Cox回归模型。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SNAT1的表达明显高于瘤周组织(t=-9.803,P=0.001),高病理级别组织中SNAT1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t=-6.682,P=0.003);SNAT1的表达与胶质瘤直径,病理级别有关(χ-2=4.963,8.527,P〈0.05);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病理级别,SNAT1蛋白不同表达为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NAT1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胶质瘤生物学特征及评价患者预后的分子新靶点。
王新军杨卓杨如意袁小威孙利坤牛晓阳
关键词:胶质瘤病理参数预后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8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8(NEDD8)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及瘤周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中NEDD8的表达与分布,分析NEDD8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NEDD8的表达明显高于瘤周组织(t=-9.801,P=0.001),WHO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NEDD8的表达明显高于WHO低级别胶质瘤组织(t=-6.684,P=0.003)。NEDD8的表达与肿瘤直径、WHO分级有关(χ^2=5.381、10.186,P<0.05)。结论NEDD8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WHO病理分级相关。
曾凡涛王新军杨卓王修成杨如意周少龙张旭阳袁小威
人脑胶质瘤组织HMGB1表达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7-01-01-2009-12-30,手术治疗的82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实验组)、80例胶质瘤不伴发癫痫的患者(阳性对照组)和20例行颅内减压术患者(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实验组、阳性对照组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中正常脑组织HMGB1的表达,统计分析HMGB1的表达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中胶质瘤组织HMGB1表达阳性率为100.00%(82/82),高于阳性对照组的81.25%(65/80),P<0.001。实验组中HMGB1的表达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持续时间(r=0.365,P=0.001)、发作频率(r=0.531,P<0.001)和胶质瘤的病理级别(r=0.265,P=0.016)呈正相关。HMGB1在正常脑组织中少量表达(0.263 1±0.134 7),在实验组胶质瘤组织的表达(1.633 5±0.147 6)较阳性对照组(0.924 7±0.135 8)高,P<0.001。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HMGB1的表达与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生和癫痫发作情况关系密切,其可能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生和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新军杨如意单峤李培栋吴建珩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胶质瘤组织
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与致痫灶切除术远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组织中的表达与致痫灶切除术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致痫灶切除术的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80例,术中留取致痫灶组织标本;选取同期行颅内减压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术中留取颅内减压的正常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患者术后随访2 a,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癫痫患者致痫灶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率(100%)高于对照组(25%)(P<0.001);患者术前癫痫病程>3 a[OR(95%CI)=3.999(1.535~10.417)]、致痫灶组织中HMGB1强阳性表达[OR(95%CI)=3.483(1.459~8.317)]是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2 a癫痫控制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MGB1可能成为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诊疗研究、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郭电渠王新军杨如意武跃辉王振谢井伟梁博周少龙李晓辉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远期预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痫性再次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9例胶质瘤相关性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行肿瘤及致痫灶切除术,记录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Engle分级评分,其差别行组内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制作痫性再发风险曲线,并对癫痫再次发作相关因素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术后癫痫再发率为26.97%(24/89),术后1周Engle分级评分为2.966±0.081,术后1月为2.202±0.080,术后3月为1.730±0.093,术后6月为1.313±0.0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_(时间)=96.076,P<0.01);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累及部位(RR=2.908,CI:1.083~7.806),术后水肿形成(RR=4.769,CI:1.737~13.096)以及肿瘤复发(RR=8.309,CI:3.379~20.432)是癫痫再次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后患者的癫痫发作减少甚至消除,长期疗效优于短期疗效,对癫痫再次发作相关因素应尽早处理,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
杨卓王新军杨如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