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达
-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霍小玉传》版本考论被引量:2
- 2018年
- 保存在曾性《类说》中的《异闻集·霍小玉传》梗概与今本有很大差别,尚未引起研究者关注。笔者首先通过梳理《异闻集》《太平广记》《类说》这三个流传环节,基本排除了钞刻之误的可能,认为《类说》保留了《霍小玉传》的原始面貌。通过分析南北宋人对《霍小玉传》的征引与著录,确证了《霍小玉传》存在《异闻集》本和“世传”本两个系统。结合李益生平尤其是婚姻的前人研究,尤其是利用了2008年出土的《李益墓志》与《卢氏墓志》,将其与《霍小玉传》两系统内容进行比对,发现“世传”本与史实相龃龉之处,《异闻集》本皆无明显矛盾。故《霍小玉传》的原始面貌是讲述报应故事的纪实之作,题为《郑氏》更为妥当。《霍小玉传》的版本流变对研究《异闻集》《太平广记》《类说》加工与改造所选小说有重要意义。
- 李远达
- 关键词:《霍小玉传》《类说》
- 从“细推物理”到“灵幻摇动”--《杜诗解》批评话语的三重意蕴被引量:1
- 2018年
- 《杜诗解》在明清杜诗学著作中重在阐发,别具一格。金圣叹批评杜甫诗以主体性与文本间距离之亲疏而论,可分出三重意蕴:人情物理的推求是最贴近文本的细读,家国兴亡的感慨是阐释与文本若即若离的春秋笔法,而"灵幻摇动"的抒怀则是金圣叹杜诗批评乃至整个文学批评主体性张扬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这种阐释模式可以被推广到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西厢记》等作品,三重内涵结构在金圣叹文学批评中是普遍现象,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思维方式上的某种特质。
- 李远达
- 关键词:金圣叹主体性人情物理
- 明清小说中喜脉诊断的叙事伦理困境被引量:2
- 2023年
- “喜脉”诊断叙事挽结了医术、叙事、宗族与伦理诸要素,是探究传统医学叙事伦理困境的绝佳个案。《素问》《灵枢》等传统医学早期文本为临床医患沟通提供了原则性的伦理“指南”,而明清时代《红楼梦》《娱目醒心编》《风月梦》等小说和医案医话等叙事文本则为解决叙事伦理困境提供了具身性的医学情境。首先,上述文本呈现出医生受制于性别秩序等礼法习俗,无法准确辨证,难以兼顾病家颜面与宗族秩序,极易丧失医患互信,造成双输局面的叙事伦理困境;其次,叙述者将喜脉误诊归因于医患地位不平等、患者信息不全面、医生叙事能力差和医德缺位等缘由;最后,明清小说与医案还从讲脉清晰、曲为周全和挑战禁忌三个层次提出了破解叙事伦理困境的诊疗经验。喜脉诊断的叙事伦理困境破解对于叙事医学中国化之借鉴意义,可谓见微知著。
- 李远达
- 关键词:明清小说
- 《百家公案》万卷楼本和与畊堂本关系再探
- 2018年
- 万卷楼本《百家公案》藏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学界关注不多.近日笔者阅读了此本的影印件,从文本、图像、目录三个层面比较它和与畊堂本的差异.万卷楼本在入话诗、叙述文字和回末总评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具体化和劝惩性更强的特点.两本的图像差异最大,与畊堂本上图下文的模式虽然比万卷楼本双面合页连式插图配以联句的方式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但从审美风尚角度看,万卷楼本插图艺术水准远胜与畊堂本,代表了晚明金陵派版画的巅峰水准.万卷楼本的图题与回目严重不符,可能是祖本回目的残留.同时,万卷楼本回目比与畊堂本更具不稳定性.万卷楼本和与畊堂本是同出一个祖本的兄弟版本,二者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书贾根据刊刻风格、审美风尚与市场需求而进行的简单调适与加工所造成的.万卷楼本比与畊堂本保留了更多的祖本信息,学界此前认为万卷楼本更为'雅驯'和文人化是不准确的.
- 李远达
- 关键词:《百家公案》
- 国内外叙事医学患者干预效果研究进展回顾被引量:2
- 2023年
- 以叙事医学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为引,从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干预方式、干预效果评价方式、测量工具和指标、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刊物、研究者身份和主要研究单位等方面回顾分析国内外叙事医学患者干预效果研究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在上述各方面差异较大,且部分研究存在规模有限等显著缺陷,尚未形成叙事医学患者干预实践和研究范式。研究可为叙事医学患者干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启发临床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优化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改善患者临床结果。
- 李俊李远达黄蓉邹佳函乔玉玲毛旭郭莉萍
- 关键词:医学人文
- 袁小修私人写作中的生命意识
- 2018年
- 生命意识是近年来文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热点话题,而日记这种独白文体因其私密性,能够更好地反映作家的生命意识。明末公安派殿军袁中道在其日记《游居杮录》中,集中表现了其对疾病、死亡,以及轮回与聚散的感慨,视角独特,在同时代散文家中堪为代表。袁中道私人写作中呈现出的毫无掩饰精神痛苦,在此前的文学传统中是不多见的。究其原因,除了公安派"性灵"主张外,最根本的是在晚明"王纲解纽"的末世之中,有志士人的普遍困顿与抱负难伸。因此,《游居杮录》不仅可以作为研究晚明士人精神生活史的一手材料,而其中所折射出的文人之厄,时至今日,仍有意义。
- 李远达
- 关键词:死亡叙事
- 金圣叹文学批评中的佛学思想转关——以其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金圣叹的佛学思想以明清易代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崇尚天台宗,后期转向禅宗,他存世的文献中有诸多实例可以证明这种转关的存在。佛学思想的转关反映在文学批评上表现为:前期的金批《水浒传》重视"因缘生法",而后期的金批《西厢记》则总体上强调"无"与"空"。转关的原因很可能与金圣叹活泼不羁的个性和明清鼎革对士人的心理创伤有关。
- 李远达
- 关键词:禅宗
- 《红楼梦》补药叙事与明清温补风俗被引量:4
- 2021年
- 《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以来世情小说中的滋助药叙事,创造性地将其与清代的温补风俗相结合,将补药知识运用到小说情节结构中。小说着重展现了作为病态进补的补药叙事、作为财富与权力象征的补药场景以及作为典型小说意象的补药药方等三重网状叙事模式。补药构思从结构上与补天、补裘等相互照应,补天无才、补裘无功与补药无益三者互为表里,事实上构成了社会-家族-身体毁灭的叙事结构。小说家不仅敏锐呈现出清中叶补药文化的丰富细节,而且将其与小说叙事、人物和结构紧密结合,艺术性地变补药知识为补药叙事。
- 李远达
- 关键词:红楼梦
-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真伪补证被引量:1
- 2017年
- 万历野获编》"金瓶梅"条包含了丰富的《金瓶梅》早期流传信息,是《金瓶梅》文献研究的重要出发点。笔者通过梳理《万历野获编》版本系统,认为"金瓶梅"条最早见于钱枋重编的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陈奕禧校阅钞本。此条很可能是钱枋"割裂排缵"、分门类编时窜入,并非《万历野获编》原编原貌,有《顾曲杂言》传承系统作为旁证。但现有文献无法否定沈德符对"金瓶梅"条的著作权,其写作时间应迟至天启、崇祯年间。
- 李远达
- 清末民初药性剧的文本流变与兴衰探微
- 2022年
- 药性剧是晚清民国时期在晋、冀、鲁、豫等北方省份流行的一类民间戏曲。药性剧清初即有李渔评点的《香草吟》,其起源则是药名文字游戏,沈约以下代有药性诗,转而入联、人戏、人谜,如法炮制。乃至写入民间文艺作品,传承不绝。
- 李远达
- 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文字游戏民间戏曲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