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降钙素原诊断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血清降钙素原(PCT)已被证明是诊断感染的有用标志物,但应用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尚不清楚,研究目的为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诊断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 李之琛 卢伟杰 陈东峰 刘琦 钱东阳 钟树栅 陈玉书 王鹏鲲关键词:降钙素原 手术部位感染 革兰阳性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皮下或关节腔内引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留置皮下或关节腔内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把本组接受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手术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留置皮下引流组)16例,在缝合深筋膜后皮下留置引流管,接真空负压瓶引流;B组(留置关节腔内引流组)16例,在缝合前将引流管留置在关节腔内,接真空负压瓶,夹闭3 h后开放引流。各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观察记录术后失血情况(引流量、血红蛋白值下降值、需要输血情况等)、局部伤口问题(伤口渗血、皮下瘀斑、肢体肿胀、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和术后关节功能(KSS)评分。结果 A组平均24 h内引流量为(142.5±140.3)ml,明显少于B组(421.2±231.7)ml(t=4.116,P<0.05)。A组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量为(31.2±12.1)g/L,B组为(32.1±14.7)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05)。A组有1例患者(6.25%)术后接受异体血输注,明显少于B组(7例,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67,P<0.05)。术后局部伤口问题出现的例数相同。术后关节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P>0.05)。结论在缝合深筋膜后皮下留置引流管,接真空负压引流的方法可以减少术后显性失血,降低异体血输注率,与常规将引流管留置在关节腔内,接真空负压引流方法比较,带来更大的临床收益,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陈东峰 卢伟杰 李之琛 余楠生关键词:引流术 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伸膝肌力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伸膝肌力影响的差异。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施行的39例TKA与30例UKA,记录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前后可视化疼痛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比较两组间各个观察指标的差异,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及组间术侧屈膝90°、20°位置的伸膝肌力。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2周UK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8,P<0.01);在屈膝90°及20°位的伸膝肌力均显著高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0,9.165;P<0.01)。与术前相比,TKA组术后在屈膝90°与屈膝20°位置的伸膝肌力均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2,10.01;P<0.01)。结论与TKA手术相比,UKA术后早期疼痛轻,对伸膝肌力影响小。 李之琛 陈东峰 赵杰 陈艺 张姝江 卢伟杰关键词:疼痛测定 体质量指数对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短中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短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采用UKA治疗的55例(61膝)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体质量组(A组,BMI 18.50~24.99 kg/m^2)23例(25膝),超重组(B组,BMI 25.00~29.99 kg/m^2)23例(25膝),肥胖组(C组,BMI 30.00~39.99 kg/m^2)9例(11膝)。3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程及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显性失血量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下降量;手术前后采用HSS评分、VAS评分及ROM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显性失血量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均无感染、脂肪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未出现假体脱位及松动,假体位置良好。末次随访时,3组HSS评分、VAS评分及RO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肥胖和超重的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UKA术后可获满意短中期疗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郑冲 卢伟杰 李之琛 周俊洁 陈东峰 吴颖斌关键词:体质量指数 膝关节 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型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型骨折患者,进行假体翻修、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广州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B型骨折患者16例,其中11例为全髋,5例为半髋;男4例,女12例;年龄平均69岁(59-81岁);Vancouver分类B1型3例,B2型5例,B3型8例。B1型骨折采用内固定、或加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B2型骨折选择加长股骨柄翻修、捆扎带环扎;B3型骨折选择加长股骨柄翻修、加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和捆扎带环扎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0个月(5-9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片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患者能自由行走,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0分(76-93分)。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长股骨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陈东峰 卢伟杰 李之琛 余楠生关键词:股骨骨折 生物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生物型固定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紫金县人民医院骨科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94例(206髋)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排除合并髋关节感染、恶性肿瘤、患肢神经肌肉疾病者,随访时间5~13年,平均8.9年,临床观察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并发症、影像学检查评估假体稳定性,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分析,以无菌性松动导致的假体翻修作为随访终点。结果共116例(126髋)获得完整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0.3±13.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6.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01)。其中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松动(7例7髋)、脱位(3例3髋)、深静脉血栓(1例1髋)、异位骨化(11例11髋),手术部位浅表感染(3例3髋)。以无菌性松动导致的假体翻修作为随访终点,髋臼假体13年累计生存率为88%,股骨假体13年累计生存率为100%。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的中期生存率满意,并发症少,临床结果好。 何平 龚翰 陈东峰 卢伟杰关键词:关节形成术 存活率 降钙素原诊断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背景:骨科大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已被证明是诊断感染的标志物之一,但其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SSI的效果尚不清楚。目的目的:评价PCT诊断骨科大手术后SSI的作用。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骨科大手术后伤口渗液患者53例,根据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清创手术结果分为非感染组与SSI组,检测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血清PCT诊断SS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结果:SSI组31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54.8%(17/31),血PCT值为(0.498±0.753)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0.133±0.164)ng/ml(P<0.05)。以0.5 ng/ml作为SSI的诊断阈值,血清PCT诊断骨科大手术后SSI的敏感性为26.7%,特异性为95.5%。结论结论:PCT鉴别骨科大手术后伤口渗液病例中SSI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差,不适合作为骨科大手术后SSI的诊断指标。 李之琛 卢伟杰 陈东峰 刘琦 钱东阳 钟树栅 陈玉书 王鹏坤关键词:降钙素 革兰氏阳性菌 45°侧卧位微创前外侧入路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结果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总结45°侧卧位下经微创前外侧入路(OCM)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经验以及短期结果回顾。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45°侧卧位经微创前外侧入路(OCM)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及1年随访结果,包括可视化疼痛评分(VAS)和髋关节Harris评分,血红蛋白下降值,异体输血率,住院时间等,进行影像学评价,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以及股骨假体内外翻与沉降程度,并与同期常规后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病例进行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别进行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比较。结果 OCM组术后48 h VAS评分,术后1周Harris评分,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平均住院日均优于后入路组;术后1年OCM组平均Harris评分为(93.74±1.80),后入路组(92.2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P<0.05)。两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间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比较无差异,股骨假体沉降距离,内外翻角度无差异。结论经OCM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轻,失血少,康复快,具有快速康复的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需期待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及远期效果报道。 李之琛 Olivier Bringer 陈东峰 赵杰 卢伟杰 钱东阳 严广斌 陈玉书关键词:并发症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单次与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前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LIA)联合单次收肌管阻滞(single adductor canal block,SACB)或连续收肌管阻滞(continuous adductor canal block,CACB)的早期镇痛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配至SACB组或CAC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以及术前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VA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LIA联合SACB或CACB多模式镇痛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相关指标(静息以及活动VAS评分,发生突破性疼痛例数及时间,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关节功能相关指标(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OKS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术后阻滞并发症、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SACB组随访时间为(9.70±4.93)个月、CACB组为(12.23±5.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CACB组术后24 h静息VAS评分低于SA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B组9例(30.00%)发生突破性疼痛,较SACB组17例(56.67%)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突破性疼痛发生时间和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CB组4例、CACB组7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B组术后1、2 d膝关节活动度优于SACB组(P<0.05);两组术后0 d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OK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刘典琦 黄文彬 翟文润 李颖芬 陈东峰 郑仕聪 吴颖斌 卢伟杰关键词:局部浸润麻醉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镇痛 关节功能 基于应用智能预控外科平台对规培医生医教研综合能力效果分析评价 2022年 目的:探究应用智能预控外科平台对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进行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规培的16名规培医生的各项考核评分。根据是否使用智能预控外科平台进行临床教学(大于半年)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4名,研究生学历比例75.00%,入科成绩87.25±2.22分,对照组有12名,研究生学历比例83.33%,入科成绩86.17±3.56分。对所有规培医生的入科教育考核评分、全国水平测试分数、全国与省排名及规培医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调查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16名规培医生均按照要求进行医院规培基地培训并完成国家水平测试。两组规培医生学历比例、入科教育成绩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医院基地培训后,与未使用智能预控外科平台进行临床教学的对照组规培医生相比,使用智能预控外科平台进行临床教学的试验组规培医生在国家水平测试分数、国家水平测试省内排名占比、国内排名占比及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评分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智能预控外科平台对骨科规培医生进行临床教学具有良好效果,可提升骨科规培医生的临床知识水平,提高规培医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吴颖斌 卢伟杰 陈东峰 李之琛 林敏颖 刘典琦关键词:临床教学